![](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COP15七彩交响|保护绿孔雀,也是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多样星球#
第130期
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多样星球”融媒体报道组特别策划推出《COP15七彩交响》人物专访栏目,谨取七位科学家,向躬身行走在云岭大地上的生物多样性专家们致敬!
从1932年植物学家蔡希陶来到云南开展植物调查到现在,90年光阴一瞬而过,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走遍云南的山山水水,一个又一个“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奠定了云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科学基础。
“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美丽的彩虹,“哆来咪发唆拉西”,七个音符构成优美的旋律;“山水林田湖草沙”,七种生态系统构成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侯先光、裴盛基、杨宇明、龙勇诚、杨君兴、杨晓君、孙卫邦,七位生物多样性专家命运合奏,一起在云岭大地唱响万物和谐的生命之歌。
保护绿孔雀,也是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杨晓君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01:42杨晓君专访
受父亲影响,杨晓君从小喜欢种花养鱼,他1983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繁殖与利用专业,期间对鸟类研究产生浓厚兴趣,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鸟类分类知识。
1985年杨晓君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1987年开始做鸟类研究。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省份,杨晓君到云南开展动物研究,如同“鸟儿飞回了天空”。
1987年,受研究所鸟类组负责人杨岚之邀,杨晓君调入鸟类组,走上专业研究鸟类之旅。此后20多年里,他又从事了绿孔雀、黑颈鹤等珍稀鸟类野外研究,并参与了《云南鸟类志》的编写工作。
杨晓君
随着时间的流逝,杨晓君逐渐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鸟类学科研工作者,不但了解云南鸟类的物种资源状况、分布规律和特点,还掌握了云南鸟类区系特征、演化规律和云南鸟类的地理区划。
1991年杨晓君接受了杨岚先生负责的林业部绿孔雀种群数量调查项目,杨岚先生在生前,把“一定要见到绿孔雀”的希望交代给了他。但在崇山峻岭寻找绿孔雀,谈何容易?
杨晓君一面实地调查,一面翻阅历史文献,寻找绿孔雀的踪迹。1991年的一天,杨晓君在景谷做调查,向导说绿孔雀就是在这里活动,并说“这次一定会让您看见”,杨晓君有些不相信。但刚说完话,前方10米的地方,一只雄孔雀就飞了起来,“看见它奋翅起飞,整天都觉得心里美滋滋的,让我惊艳的不光是它五彩斑斓的颜色,还有那优美的姿态。”
杨晓君
上世纪90年代,杨晓君团队用4年时间完成了对绿孔雀的调查,结论是中国仅在云南省9个州(市)34个县还有绿孔雀分布,估计种群数量约在800只到1100只左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绿孔雀的减少,并非完全是由气候变化造成。人类活动使栖息生境不断消失及滥捕滥猎,是导致绿孔雀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杨晓君表示。
由于对绿孔雀的研究,2000年,杨晓君被推选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雉类专家组委员。
2017年,杨晓君迫切地对各个社会群体诉说:绿孔雀因全球数量急剧下降和栖息地急剧缩小,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为濒危(EN)物种。
2018年,云南再次组织对绿孔雀进行调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参与了调查活动。调查结果堪忧,云南仅有8个州(市)22个县(市)还分布有绿孔雀,估计野外种群数量不足500只。20年时间,数量减少了一半,栖息地减少1个州12个县(市)。根据调查结果,杨晓君等人提出了加强栖息地保护、科研监测、宣传、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开展人工繁育和野化研究等多条建议和具体实施措施。
2020 年 12 月,云南法院判令对绿孔雀栖息地可能造成损害的一个在建水电站项目停工,以司法方式有效保护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这是中国首例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为了一种美丽的生灵,我们在学会放弃。
现在,由于相关部门加强了保护,在楚雄州双柏县和玉溪新平县等地依然保存了一定数量的绿孔雀种群和较大面积的绿孔雀适宜栖息地,而随着人工繁殖技术日趋成熟,绿孔雀种群增长和恢复有了希望。
在杨晓君看来,保护绿孔雀的意义还可以延伸到文化保护上来,“一个物种保留下来,对文化也起到保护作用。如孔雀,被认为是百鸟之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绿孔雀被誉为高贵和圣洁之物。不管是敦煌莫高窟上的壁画,还是明清三品文官官袍上的补子图案,以及清代官帽上的孔雀翎,都源自绿孔雀,而不是蓝孔雀。如果绿孔雀消亡,和它相关的文化也成了无源之水。”杨晓君说。
资料显示,目前云南共有鸟类945种,占全国68.8%;我国所记录的1253种鸟类中,有112 种仅分布于云南,绿孔雀便是仅有的种群之一。
杨晓君表示,科学家是凭着实证的知识来做判断,保护不能凭着一腔热血,“绿孔雀的生活也是讲究的,本来在山上生活得那么好,山上求偶地方有,沙浴的地方也有,它为什么非要下到河滩边?因为上面针叶林太密了,不好找水,但山箐沟里有清泉水。只要把这几个因素一解决,绿孔雀就一定能保存下来。”
第一期,与侯先光教授探秘亿万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时期的生命世界。(←点击阅读)
第二期,与植物学家裴盛基一起进入植物的世界。(←点击阅读)
第三期,与杨宇明教授一起追踪亚洲象的踪迹。(←点击阅读)
第四期,与“滇金丝猴之父”龙勇诚一起守护雪山精灵。(←点击阅读)
第五期,与鱼类学家杨君兴一起拯救“滇池古董”滇池金线鲃。(←点击阅读)
本期,与鸟类学家杨晓君一起找寻绿孔雀的身影。
下一期,与植物学家孙卫邦一起捕捉华盖木开花瞬间。
敬请期待!
“多样星球”是云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创立的一档以“生物多样性系列精品影像”为主的融媒体专栏,旨在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理念,从讲述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的角度出发,向世界展现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该栏目已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产业发展项目。
【#多样星球#栏目】
出品人:和亚宁
总编辑:孔维华
总编审:李晓风
监 制:尹 凡
策 划:卢 钢
制片人:曹诚博
统 筹:杨维涵
宣 推:杨维涵、盛雪梅、赵小强、彭明辉、孙安然、韦福娟、江雨微
编 务:朱文津
【本期】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多样星球”融媒体报道组
作 者:卢 钢、盛雪梅、杨维涵
视频编导:刘 莹
视频拍摄:张 翔、孟春辉、周永燕、佘 蕊
视频剪辑:付 琳、魏千怀、孙安然
编辑:杨维涵
宣推:赵小强
主编:盛雪梅
终审:卢 钢、胡 滨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