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雨霖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品鉴意象,体味情感
2、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品味意象、把握情感;鉴赏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手法
三、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四、
教学过程:
1、导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壮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与董大之间的“慰别”;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王维与元二之间的“酒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是白居易与客人之间的“惨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苏轼与其亡妻之间的“梦别”。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柳永,一起去感受他笔下的离愁别绪,共同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
2、 作者及背景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雨霖铃》此词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他心爱的人难舍难分的痛苦之情,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3、介绍词牌名《雨霖铃》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词牌本身含有哀伤的成分。象征:离愁别恨
4、整体感知诵读指导朗读分为三个阶段
音读—读音无误字正腔圆准确清晰
义读—自然流畅停顿科学重、拖音合理
情读—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词人的情感
请一位学生读,正音。
第一、要注意断字。如“对长亭晚”
第二,有几个地方要把感情读到位,如寒蝉凄切--“凄”字要读得长,“切”要读得短,要读出词的凄切之感: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读对的地方加以肯定,没有读出的地方加以补充)听读,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作者的心声吧。(注听节奏、语气和情感)自读,体会感悟词人的情感
5、研读、鉴赏手法
(一)《雨霖铃》是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情人的惜别之作词中自然饱含着离别之情。这种离别之情是如何抒发呢?引导学生说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你认为哪些意象最能触动人的离愁与相思呢?任选一两处进行赏析!
鉴赏诗词要点
内容运用哪些意象?营造什么意境?情感抒发什么情感?技巧运用什么手法?
语言如何赏析品味语言?
赏析思路
表现手法+意象+意境+情感或表现手法+翻译+情感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分析:“寒蝉”:特指秋天的蝉,天气转凉,此时的蝉生命即将终止,再也不像夏天时没日没夜嘶叫不已,它的叫声凄凉悲切。
“长亭”: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负责给驿转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味,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如:唐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享更短亭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骤雨初歇”: 一阵急雨刚停。赏析:这句诗句运用了融情于景的手法(手法)寒蝉、长亭、日暮、雨歇,(意象)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凄清萧瑟的送别氛围(意境)。这一句点出了别离的季节(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长亭)、具体时间(雨后阴冷的黄昏),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感情基调。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分析: “烟波”是波面像轻烟笼罩着,是愁人的景象。“暮霭”是傍晚的云气。“沉沉”是重重下压,极深邃的样子。从汴京南下是古代楚国的地方,所以说“楚天阔”,这两句是别离的情绪也是暗淡的。
作者在这种景色中,那暗淡的情绪就变得越发暗淡了,更何况渺茫的前途?于是就把所有的景色都涂上了更加暗淡的色彩,这样一来,给予读者的感受就不光是自然的颜色,更深刻的是这种景色中充塞着茫无边际的离愁别恨。
赏析:这一句运用了融情于景,虚景写实情的手法,词人借用想象之景:浩渺的烟波,沉重的暮霭,望不到边际的楚天,营造了一个迷蒙辽阔的意境。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词人分别后抑郁难舍、孤独寂寞的感情。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分析:柳:“柳”的谐音是“留”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在许多送别诗中都会出现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晓风:拂晓的风凄冷,用凄冷的风写凄冷的情。残月:月有阴时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两者即为相似。词人面对一钩残月,唤起了他孤独意识、月光清辉,与人的凄凉心情颇为相似,词人引入月亮加以渲染,烘托离愁别绪。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千古传唱的名句,作者把“杨柳”“风”“残月”三种最能触动离愁的意象集中成一幅画面,让人体会到愁更愁。这几句也是作者的想象,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是虚写之景。
赏析:此句为词人想象之景,是虚景,融情于景。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酒、杨柳、晓风、月影,集中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面面,用酒的愁苦、柳的寂寥、晓风的清冷、残月的破碎来烘托离人形只影单、孤零惆怅的心境。词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抒情含蓄,的确应为千古名句。(二)词人写景时运用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还运用了什么手法?虚实结合。何为虚?何为实?实写,是写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虚写就是写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1)幻想: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2)想象:设想的未来之境
(3)回忆:已逝之景之境(4)联想:由此及彼
6、课堂总结: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有景,才使万物美丽;惟有物,才使万物丰富;惟有人才使万物生灵;而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作者笔下的情景是有机交融的(情景交融),作者将眼前之景与未知之景相融(虚实结合),如此这般,才有了这份凄楚哀婉。
举报/反馈
上一篇:「解读绝密」陕西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二503自命题创作高分攻略
下一篇:“医学界”年度医学院校排行榜,协和位居榜首,北大医仅排第三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