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完整版)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物质基础的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工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产过程说明

  A.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D.事物的产生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8.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的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A.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D.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19.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A.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服务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

  D.杰出人物们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20.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

  A.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

  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2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

  A.公众生活规制

  B.公共事业规制

  C.社会经济规制

  D.反托拉斯法

  22.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当前,我们之所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重视人才用好人才,是因为人才是

  A.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B.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C.第一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

  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因素

  23.到2012年底,我国仍在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家庭约1.9亿户,所经营的耕地面积占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92.5%:仍实行由集体统一经营的村,组约有2000个;已发展起农业专业合作社68.9万个,入社成员5300多万户;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0余万个,带动的农户约1.18亿户;约有2556万亩耕地由企业租赁经营,上述现象表明在我国农村

  A.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

  B.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已经发生变化

  C.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最基本的经营形式

  D.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承包权

  24.与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比,十二届人代会在代表结构与组成上,呈现"两升一降"的变化,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01名,占代表总数的13.42%,提高了5.1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0名,占代表总数的20.42%,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42名,占代表总数的34.88%,降低了6.93个百分点。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有利于

  A.推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解决

  B.调动基层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C.保证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

  D.更为充分地发挥全国人大的民意反映与监督职能

  25.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为7.4%,其中第三季度增长为7.3%,创下了200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总体上看,虽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变,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可能性仍然较大。这是一种趋势性的变化,是经济到了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种新常态。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

  A.经济増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B.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需求减弱

  C.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D.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上一篇:2018广东高考录取本科优先投档分数线(理科)
下一篇:PV重磅直播 | 药物警戒体系主文件(PSMF)撰写指南及实践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