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雷事变”,西电论文造假事件发酵,应届生泪如雨下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导语:2019年刚过春节,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博士后在采访时被问到:“请问您的论文在知网上能看到吗?”,而这位北大的博士后居然反问道:“知网是什么?”。短短几秒的采访,一流传到网上,网友瞬间炸开了锅。该事件的发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北大的相关人员被问责处分,甚至扒出了很多高等院校的黑历史。

  

  你以为这事就这么完了吗?当然不是,自那件事以后,高等院校对学生毕业设计和论文的要求越来越高,论文查重率一降再降,查重费也高的离谱。造成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凭借一己之力改革论文审核制度的男人,叫做翟天临。

  每到毕业季,他的微博评论区下清一色都是毕业生们的“亲切问候”。作为演员的他并没有凭借优秀的作品大红大紫,反而因为一句“知网是什么”一朝成名天下知。

  

  “卢雷事变”,西电论文造假事件发酵,应届生泪如雨下

  转眼已经到了天临四年,毕业季没完成论文的苦哈哈们还不忘在翟天临的微博下嘘寒问暖。尽管那段学术造假的风波已经过去很久了,谁又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贴吧用户举报了两位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大四学生,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卢雷事变”。

  

  这两位应届毕业生在某平台上找了一个枪手为自己撰写论文,一顿胡搅蛮缠向枪手提了一堆要求,结果却把枪手威胁到去学校贴吧举报的地步。学校闻讯后立即暂停了两位学生的论文答辩工作,并对该事件展开深入调查。

  调查结果向全社会公布属实,并对两位学生给予处分。这两位学生,其中一位已被保研,这算得上是相当优秀的学生了,可是居然被曝出有这样弄虚作假的行为。如此一来,不仅保研会被取消,连毕业证和学位证书都可能拿不到,甚至会在个人档案里留下被处分的恶劣行为记录。

  

  当下各大高校的水平差距较大,因而学术界对毕业生论文的质量要求也参差不齐,但最基本的底线是要求毕业设计及论文务必原创,严禁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座实力不容小觑的211院校,当然不可能容许这样藐视学术、破坏公平的行为发生。论文造假事件的主人公卢某和雷某已经接受了应有的处分,可这不单纯只是社会舆论平息后就被大众忽视的事件。

  

  每一件事发生后,都有与其对应的后果,尤其是发生在这样备受瞩目的高等院校里的学术造假事件。对于很多在学位上苦苦钻营的学子来说,自己辛辛苦苦换来的学术成果,有的人随便就能剽窃了去、或者用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就能轻易取得,公平何在?攻读学位的意义又何在?岂不让天下莘莘学子心寒?

  因而,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严格要求,其实是一种捍卫公平的行径,也是对在学术界付出心血成果的人的尊重。官方加强对毕业生的审查力度,理所应当。

  

  中国的大学,向来以严进宽出闻名,很多人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步入了高等院校的殿堂,却在大学的四年中忘记了初心。中国的大学开放自由,对于勤奋自勉者来说无疑是创造了一个继续深造的良好环境,但也容易因为管束上的骤然放松而迷失自我。

  很多大学生的四年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临到毕业什么都没学到,便不知道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从何做起,于是想一些投机取巧的歪点子。大学管理上的种种问题可以归结于社会、归结于教育系统的疏漏,但是大学教育真正塑造人的不是管理制度、不是教学能力,而在于人本身,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优秀高校出来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的认可。

  从总体上看,优秀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素质比普通本专生素质要高,能力也更强,因为经过了严格又残酷的高考的筛选,他们本身就具备高于常人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大学四年的教育只是锦上添花。也许不是学校成就了他们,而是他们成就了学校。

  

  但是,也有很多优秀院校的大学生毕业了甚至不如普通本专科生。其实,大学的学位证书只不过是一纸文凭,当你拿到了那张学校对你认可的纸质文书,不代表步入社会的你便能过五关斩六将、一路畅通无阻。人生很长,考试无处不在,掩耳盗铃的小聪明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骗得了自己,骗不过世人。

  社会对人能力的检验从未停止,不要畏首不前。

  举报/反馈

上一篇:2023考博英语写作训练(八)丨虚拟与现实
下一篇:2021年第三届新中地论坛在武汉中地科技园成功举行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