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过度保护了我们的孩子这本书指出当下教育的症结所在
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就像一个焦虑铸就的保护罩。我们付出了全部心血,却换来脆弱的心灵,迷茫的巨婴、没有炼成的钢铁……如果这样,我们是否还要过度保护、过度教育我们的孩子?
近日,格雷格·卢金诺夫、乔纳森·海特合著,田雷、苏心迻译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以大学生群体为切入点,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学校的培养方式、社会的发展趋势、科技的革命,甚至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成长期来进行田野调查,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极具现实意义,发人深省与共鸣。
8月4日晚,“‘娇惯的心灵’与当代教育问题——如何培养‘反脆弱’的孩子”线上新书分享会在三联韬奋书店二层举行。苏州大学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心理学博士、教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围绕《娇惯的心灵》一书,共话当下中国教育潜在的问题和未来教育的可能图景。发布会由《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吴琪主持。
新书分享会现场
在保护孩子这件事上,成年人做得太多了
在《娇惯的心灵》一书的序言里,作者指出,“娇惯”一词并不意味着今天的孩子被宠坏了, 被纵容了, 四体不勤,这样说是不准确的。现如今的孩子为了考入理想大学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仅要在学业上表现优异,还要充实课外成绩的冗长清单。”“与此同时, 当十来岁的青少年沉浸在社交媒体的空间时, 他们还要面临着此前未有的骚扰、 侮辱和社会竞争。”
但问题在于,在保护孩子这件事情上,成年人做得太多了,以至于导致了负面的结果。作者说,“我们将要论证, 为什么过度保护——从禁止把花生带到小学校园内, 到大学里的言论规章+虽然用心为善, 但最终可能会伤害我们的孩子。”
以此为出发点,《娇惯的心灵》展示了近年来我们在教育中的三大人生谬论:
1. 脆弱人设: 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
2. 情感推理: 永远相信你的感觉。
3. 我们 vs 他们: 生活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
关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经常接触学生和家长的芦咏莉深有体会。她说:“家长很多的精力不是特别关注孩子学了什么,心灵或者思想有什么样的成长。他们更关心孩子喝没喝水,衣服穿得多少,午饭吃得怎么样。有的家长一下雨就赶紧把衣服往学校送。”
心理学博士、教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
芦咏莉认为,家长需要对学校有基本的信任,孩子的吃饭、穿衣问题,学校自有其责任和管理标准,家长可以提出建议,但不应把个人的、家庭的东西凌驾于学校的标准之上。
朱永新提到,在《娇惯的心灵》一书里有一句话,“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教他们学会如何走好路”。这是对我们很有启发的观点。这个问题中国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为孩子铺路比美国多,也更周到。而过分安全的保护,会导致孩子“脆弱”的形成。
“有个很有趣的花生实验,九十年代美国有千分之八的孩子花生过敏,到现在越来越多了。到底什么原因?经过调查其实就是父母不让孩子吃花生和花生制品,结果越不吃越过敏。其实孩子要犯错误,孩子是要尝试,孩子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朱永新说。
互联网造就了“优秀的绵羊”
甘阳在新书发布会上指出,《娇惯的心灵》一书针对的人群非常具体,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美国人,他们在2013年左右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在书中被称为“互联网新生代”。
“互联网新生代的特征就是特别不具有反叛精神,非常温顺,但是不肯学。他们不抽烟、不喝酒,包括性的问题,出现得非常晚。通常来说,这导致在大学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佛系,还有一种是优秀的绵羊。”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甘阳
甘阳认为,《娇惯的心灵》第七、八、九章的内容描述的与中国的现实情况完全一致:十八岁的年轻人进入大学,心理、生理的成熟度相当于从前的十五岁。“小孩儿扮小,小孩儿不愿意长大”。
吴琪也认为,互联网导致了孩子的温顺、晚熟和不愿意承担责任,这是全球共有的现象。
渠敬东表示,《娇惯的心灵》讲的不止是美国的事儿,而是全世界的事儿。他研究教育思想史,发觉今天的教育环境和从前相比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今天这个社会,一个孩子可能在学校里有很多老师,有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但他只要回家看了电视,只要在大人的圈里走一遭,只要拿着手机一上网,他的另一部分的教育就开始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
社会使得学校的围墙“四处漏风”。“今天,信息、观念、意见甚至情绪都是传染的。我现在就打开手机看今天发生一件重要的事,所有大众的情绪全起来。我的意思是说,这会对教育或者对真正年轻人的成长起非常非常大的作用。”渠敬东说。
关于未来教育的新思路
在信息泛化、教育资源泛化的时代,孩子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远远超过学校教育的影响。为此,朱永新认为,需要构造一个新的教育体系,因为仅靠学校已经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
“未来,一个人不是在学校学习,应该在不同的学习中心进行学习……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读完大学或者博士才工作,读完博士30岁,人生去了小一半。人生最有才华、最有创造性、最有激情的时期就是二十多岁,应该让他们工作。”
苏州大学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
朱永新说,未来所有人都需要终身学习,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学习过程,而非为找工作做准备。因为很多工作一夜之间就没了,很多工作一夜之间就产生了。美国统计一个人一生要换十次工作甚至更多,根本无法准备。
甘阳则提出,为了使年轻人感受真实的生活,高中毕业之后可以有一个“学工学农”、去工作或者去当兵的间隔年。“第一,没到十八岁,间隔年可以促进他快速成长到十八岁。此外,你去工作或者当兵,一定会加强人和人的接触……再来报大学,要根据他这一年的实践,他养成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这些都构成录取与否的条件。”
渠敬东也认为,大学生应该少上点课,少读点书,多点集体活动,多去老百姓那里观察观察平常人生活的样子,有助于弥合抽象的知识和具体而微的自我感受之间的裂痕。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朱永新提出的新教育的理念,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觉得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要做什么?让学生学会幸福,让他学会幸福地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
他分享了一个故事:属于学霸型的一对夫妇,从怀孕就开始塑造自己的孩子,严格根据标准,连吃东西和所有的一切都很注意。结果这个孩子学习就是不行。两人都很沮丧,学霸怎么培养出学渣?但两人有一天想明白,为什么他一定要做学霸呢?这孩子虽然是学渣,但他自己很开心,他喜欢做菜,十岁的孩子能做一桌菜,厨艺非常好。他也很愿意帮助人,在班上人缘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欢他。父母终于想明白,其实这才是最好的教育。
“幸福永远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永远比成才更重要,这是教育的一个基本主张,也是教育的常识。”朱永新说。
在渠敬东看来,社会每天都在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恰恰这个时候,教育真正的责任要让这个速度慢下来。“比如通识教育让他读人类历史教育最重要的书,让他体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复杂丰富又让人幸福的感受。比如说让孩子一块儿集体活动,在一块儿贴近,就能够找到这种感受。大学里没有科目讲我们怎么因为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这太缺了。”
虽然《娇惯的心灵》一书的作者为解决当下教育的弊病提出了不少建议,甘阳还是认为,我们可以求助于中华文明古老的智慧,通过阅读治愈现在孩子的“脆弱”病。他主张小学生读《孟子》,和家长一起“养浩然之气”。中学生读《庄子》,让思想如大鹏展翅翱翔天宇,养成一种内在的自在与开阔。
教育问题在当下中国所承载的重负,不仅消耗着中产家庭的经济资源,也随时聚集起整个社会的注意力。《娇惯的心灵》从社会科技进步的大背景来论述这些问题,并基于认知行为心理学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图书刚一出版,就引发了诸多国内从事高等教育的有识之士关注与讨论。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所言:“‘娇惯的心灵’是对美国当前教育病症所下的诊断,作者抽丝剥茧,证明了大学生脆弱心态的根源在于全社会对青少年的过度保护,从家长、社群到大学都难脱干系,书中所包含的历史教训,值得每一位关心教育的中国读者细品和深思。”
上一篇:任达华14岁女儿身高达1米8?五官标致,神似“年轻版”李嘉欣
下一篇:教育过度线上化:方便了老师,懒惰了学生、累坏了家长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