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跟拍14个孩子55年:告诉人们教育决定命运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人生七年》:一部关于阶层固化的真人秀

英国有一句谚语,叫做:"给我一个7岁的孩子,我可以告诉你他长大之后的样子",也就是说"7岁看大"。

在1964年,一位叫迈克尔·艾普特的青年导演默念这句谚语时,突发奇想,开始了一个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最伟大的追踪研究。

他想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出身的阶层,能不能决定你的未来?

艾普特采访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孩子。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记录他们的状况,倾听他们的故事。他的采访记录,形成了一部时长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

这部片子现在已经忠实地记录了这些孩子从儿童到少年、青年,再到中年的历程。你可以看到,这十四个孩子在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56岁的状态。

这些孩子,有的来自于伦敦肯辛顿富人区,属于富裕阶层;有的来自于中产阶层;还有的是来自贫民窟甚至福利院的贫穷阶层。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言谈举止大相径庭,但是在7岁时,他们都同样无忧无虑,惹人喜欢。

有的孩子梦想上牛津剑桥,有的想周游世界,有的想去非洲帮助难民,还有的想当宇航员。未来对他们而言,似乎是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这些孩子长大以后,来自富裕阶层的孩子从牛津、剑桥的法律系毕业,成为著名律师,年薪500万元以上,家庭也幸福美满;来自中产阶层的孩子成为了教师、公务员等,维持了中产阶层的生活;而来自贫穷阶层的孩子没有上大学,成了搬运工和砌砖工,年薪也就在5万元左右。 用教育打破阶层固化

说了这么多,你一定很好奇,那阶层固化难道就打破不了吗?如果我出生的家庭不那么富裕,难道我这一辈子就注定贫穷和落后吗?

《人生七年》里,就有两个跨越阶层的例外,能给我们启示。

第一个例外,是一个来自中产家庭的孩子。他因为考试发挥失常,去了一所较差的大学,不到一年就退学去建筑工地打短工。等到了28岁再采访他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四处漂泊,吃社保的流浪汉。这是个反例。

第二个例外,是一个来自乡村贫穷家庭的小孩。在14岁接受采访的时候,他非常羞涩,眼睛都不敢看着镜头。但是到了21岁,他已经进入牛津大学物理系就读。他变得十分健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后来,他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从贫穷阶层,迈入了精英阶层。这是个正面的例子。

造成这两个孩子之间差别的,有很多种因素,但最关键的,是教育。这里,我要引用《人生七年》当中,一个成为著名律师的富家子弟说的话,他说,“你没法给孩子任何实质的东西,但良好的教育会让他们终身受用”。

这句话我非常认同。不过我要澄清的是,良好的教育让孩子终身受用的原因,可不仅仅是知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教育让孩子和一群优秀的同龄人待在一起,他们能形成一个未来社会精英的社交网络。

考上北大清华,并不是意味着你在这些名校,能学习到其他大学学不到的知识,而是意味着你加入了一个未来精英的俱乐部。

同样地,北上广的生活远比家乡二、三线城市的生活更为艰难。

但是,留在北上广,你就有更大的机会和优秀的人一起工作,一起成长。这就是我们不断上进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每向前一步,我们就能加入到有更多、更优秀人的阶层。如此往复,我们才能打破阶层固化,从底层迈向顶层。

总结一下内容。我通过《人生七年》这部了不起的纪录片,带你看到了阶层如何塑造我们的人生。

阶层是真实存在的,阶层背后的资源不平等也是毋庸置疑的。法国大革命时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里宣称,“人生而平等”。但这里的平等,也仅仅是指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而非指人在资源上的平等。

不过,这并不表明我们没有机会。出身的阶层只是决定了我们的起点,而非我们的终点。

阶层所固化的,是获取财富的品质以及成长的环境。这些固化的东西,其实恰恰提供了抗衡阶层的突破点。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品行、关注他们的成长,并且争取良好的教育机会,以此来打破阶层的固化。

丰富的环境刺激促进智力发育

成长的环境不仅会影响到孩子品行的培养,还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智力发育。

一项对贫穷家庭孩子的智力研究表明,孩子的聪明与否,只有2%是来自于基因的贡献,而绝大部分是来自于环境的影响。基因的表达,需要丰富的环境刺激,而贫穷家庭的孩子,所处的环境极其匮乏,即使他们本身具有优秀的基因,也无法被唤醒发挥作用。

在《人生七年》中,你会看到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7岁时就已经在阅读《金融时报》、《时代周刊》和《观察者》,聆听甲壳虫乐队的歌曲。这些丰富的环境刺激,不断地促进这些孩子的大脑发育。而来自贫穷家庭的孩子,有的在街头打架,有的孤单寂寞,一整天都找不到人说话,缺乏来自环境的有效刺激。

其实丰富的成长环境,并不等同于优越的物质环境。它需要的是父母、学校对于孩子成长的关注。

孟母三迁的故事你肯定很熟悉。在我读书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曾经效仿孟母:他们退掉了我父亲在政府大院里分到的宽敞房子,到我母亲所在的中学里去分了一套很小的房子。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当时生活的空间拥挤了很多,但是学校的环境,让我更加专心地学习,而不是在大院鱼龙混杂的环境里混世。

延伸阅读

什么样的纪录片能拍55年?答案就是《人生七年》(The Up Series)。

这是由英国ITV电视台,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系列纪录片,他们选择了14位来自英国不同阶层背景的孩子,每隔7年跟踪采访一次,第一季拍摄时,孩子们只有7岁,今年,他们已经63岁了。

中国有句古话说:“3岁看小,7岁看老”。

英国也有一句流传很广的名言:“给我一个7岁的孩子我可以告诉你,他长大后的样子”(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这就是《人生七年》系列拍摄的初衷从一群孩子身上看到英国的未来,英国是一个阶级固化很严重的国家,历史上几乎没有经历过重大社会变迁,国人很推崇的精英贵族教育,更强化了这种阶级的封闭性。

贵族、富人的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成为社会精英;穷人、中产的孩子,却需要苦苦挣扎,打破阶级的壁垒。

▲受访者21岁时的聚会

影片一开始的确按导演所想呈现出了很明显的阶级分化,几个来自上层阶级的孩子,7岁就开始读《金融时报》并且能准确说出自己将要就读的学校和从事的职业,而来自下层阶级的孩子,还在互相嬉戏打闹,连大学是什么都不知道。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却发生了变化,孩子们开始不受控制地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人渐渐跌落谷底,有的人却屌丝逆袭,几乎每7年,都会有让人惊喜的反转剧情出现,这可不是电视剧而是真实的人生啊!

阶级固化固然是存在的,但抛开这个狭隘的偏见,人生是如此丰富多彩,不可能被简简单单两个字就概括了,这也是《人生七年》的伟大之处,它用了55年时间告诉我们一件事,人生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01▼屌丝逆袭成高富帅不是电视剧才有的情节

“屌丝逆袭”是观众们最喜闻乐见的情节,在《人生七年》里,真正做到了这一点的人,只有乡村男孩Nick,Nick出生在英国约克郡的乡村,是一位农场主的儿子。第一季拍摄时,他是个面对镜头有些害羞的孩子,只有在谈到梦想时,他透露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信息。

许多那个年纪的男孩子,都会有的想法,不同的是,Nick一直坚定地,在向目标前进,14岁时,他明确了自己对物理的兴趣,21岁时,他就已经考上了牛津大学物理系。

28岁是,Nick与牛津的同学结婚并一起移居美国,在威斯康星大学从事核聚变研究,这是他心中既符合自己兴趣,又能造福民众的工作。

此后,Nick的事业几乎一帆风顺,他在40岁左右当上了大学教授成为靠读书打破阶级桎梏的典范,通常的电视剧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Nick的人生却没有,63岁,当Nick再次走到镜头前,他已经变得苍老而虚弱,原来,他患了喉癌,已经病得非常重了。

通过采访观众才发现,Nick的人生并非想象的那么顺利,在他升为大学教授时,与妻子的感情也走到尽头,他花了大量时间陪伴失落的儿子,同时,他倾尽半生心血的研究项目,也因为各种原因被迫中止,那个曾经心怀梦想的男孩,在现实的打击下也显出了疲惫。

但Nick也不是这么轻易就被击倒的,他在几年前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对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女人,这让身患绝症的Nick感到慰藉,善良的他在自己被病痛折磨时,也没有忘记那些贫困的人,他们没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遇到疾病又该何去何从呢?

病痛确实让人变得悲观,再回想自己过去的人生时。Nick说自己唯一感到纯粹的喜悦,就是儿子出生的那一刻,不用担心任何事,只是快乐。

从心底里,Nick相信自己仍是那个7岁的乡村男孩,热切、真挚、心怀梦想。

Nick是打破阶级寓言的那个孩子,通过刻苦努力的学习,他冲破了自己的社会阶层,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来自哪里,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

02▼从中产“堕落”成流浪汉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如果说Nick是逆袭典范,那Neil就是“堕落”的反面教材,Neil出身利物浦郊区的中产家庭,7岁的他,是整部纪录片最活泼最讨人喜欢的男孩子,在谈到梦想这个话题时同样不乏孩子的天真烂漫,他想成为宇航员或者大巴司机,因为这样就可以去很多地方。

14岁的时候他改变了想法,青春期的男孩已经意识到了,大巴车司机是属于社会底层的工作,本着人往高处走的原则,他想以考取牛津大学为目标。

到21岁,Neil却让观众大吃一惊,他不仅没有像Nick一样顺利进入牛津,反而沦落到工地搬砖,并且居住在一栋非法建筑里。

原来,Neil没有考上牛津,只考上了普通的学校阿伯丁大学,大一他就辍学,开始四处打工,此后,Neil的人生可以说急转直下,他四处流浪,没有稳定工作,只能拿政府补贴,住救济屋。

就在大家纷纷为Neil的“堕落”,痛心不已的时候,人到中年的Neil却给了观众一个惊喜,他从政了!

在底层挣扎的经验,给了他“为民请命”的动力,他加入自由民主党,开始为大家的福利四处奔走。

在英国,从政没有多少收入,但只要不用申请政府救济。Neil就已经满足了,而且从政是他年轻时候的理想。

Neil的这次“逆袭”可谓漂亮,让很多观众都十分感动,其实,Neil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一直是一个容易悲观的人,35岁时还预言自己,老了会在伦敦街头流浪。

幸好,Neil自己的寓言没有成真但容易消极的性格和不稳定的精神状态,的确一直困扰着他。

为此,Neil虽然有一段短暂的婚姻,却一直没有要小孩,他早就想好了,不愿意让孩子遗传自己的缺点。

正是这样的Neil却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给自己太大压力的Nick不同,Neil很容易感到开心,帮助到别人的时候;有闲暇喝杯小酒的时候;独自创作小说的时候;都是些简单的小事。

也许是因为心态真的很好,在大家都普遍遭遇疾病困扰的年纪,63岁的Neil依然很健康。

他用母亲的遗产,在法国买了一栋乡间小木屋,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呆在那里,乡下简单的人际关系让他觉得放松,也许,Neil会是所有人中,最长寿的那一个

03▼那个出身富贵的男孩,却投身教育,心怀大爱

与Nick和Neil都不同,Bruce从小就出生富贵,他在影片中出现的第一幕,就是在寄宿学校学习拉丁文的样子。

但Bruce和其他几个来自上层阶级的孩子也不同,大家都在说以后上剑桥还是牛津,当律师还是政客的时候,Bruce却说“我们应该把大部分的钱给穷人”

如此特别的Bruce,一直非常受到大家偏爱,许多人每次看节目最期待的人,就是温暖善良的Bruce,Bruce的成长也没有让人失望从小就是学霸的他,成功考上牛津大学数学系,这是他真心热爱的专业。

大学毕业后,Bruce也没有像很多同学一样,从事一些“高大上”的职业,而是选择去公立学校教书,和中国不同,英国的公立学校,教育水平其实不太高,优秀的资源都集中在私立学校,为社会培养高端精英人才,而公立学校的目标,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Bruce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公立学校才是这个国家的根基,那些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们,同样有着对知识的渴望。

35岁,在大多数受访者都结婚,甚至已经有了不止一个小孩的时候,依然单身的Bruce贯彻他对教育的信仰,毅然选择了去孟加拉国支教,这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度之一。

支教结束后,Bruce回到英国也继续在公立学校教书,在很多人都为Bruce着急,开始“催婚”的时候,Bruce终于找到了他的终身伴侣,他在学校的同事Penny。

Bruce虽然结婚晚,但婚姻生活几乎是所有人中最稳定的一个,他和妻子有着相同的职业理想,俩人相互扶持,不离不弃,即便有争吵,也总是Bruce妥协,谁说人到中年就不能有“神仙爱情”?

63岁的Bruce依然淡泊名利,他已经处于半退休的状态,虽然干了半辈子教育行业,也没有当上主任或者校长,他却觉得这样就很好,因为他本来就不想离开一线。

对于2个即将上大学的儿子,Bruce的要求的也简单,不需要太成功,有自己的追求,平衡好生活就行了。

Bruce也承认,自从有了家庭,他就不再像以前一样,对改变社会有那么强烈的愿望和追求,人生的关注点确实改变了。

现在的他,依然对教育有热枕,但也很关心实际的问题,比如孩子的学费和自己的健康,Bruce正在努力减肥中,因为他发现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大,这样下去很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关于未来,Bruce想退休后,和妻子一起去环游世界,不然再过几年,可能真的就走不动了。

63岁远远还不是人生的结束,想做的事还有很多。

04▼55年跟踪14个普通人的日常,人生原来没有标准答案

参与《人生七年》系列的孩子包括Nick、Neil、Bruce在内一共有14个。其中,10个男孩,4个女孩,5个来自上流阶层2个中产阶级,4个工人阶级,1个出身农村,2个来自孤儿院。

从孩子们的性别、背景分配,就能看出导演迈克尔·艾普特的用心,但在影片拍摄到2、3季的时候,导演和观众都开始感觉到,这个纪录片有点“跑题”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位,许多人的变化或表现,都让导演和观众大吃一惊

▲主要8个人的成长对比图

伦敦郊区男孩Tony,没受过什么教育,7岁在镜头前打架,21岁和导演大谈黄段子,但他却是整部电影里,唯一一个完全说到做到的人,7岁他说想当赛马选手,14岁他就已经在马场当学童,28岁他说想去伦敦开出租车,40岁的时候他已经靠开车,在西班牙买了一栋别墅

Tony年轻时曾被导演预言,未来7年一定会坐牢,事实证明,万能的导演错了,直到63岁,Tony还在讲这个段子,可见当时他有多得瑟

Jackie算是14人中除了Neil,命运最坎坷的一个,她以拥有一个幸福家庭为人生目标,却早早离异,成为单身母亲,中年又再次丧偶,现在,更是饱受关节炎折磨,但她却是整部电影中,唯一一个朝导演发过火的人。

21岁时导演揪住Jackie的感情问题不放,让她大发雷霆,一度中止拍摄。

63岁,当她回忆那次事件时还在继续指责导演,“你根本不懂英国女性角色的变化”,满满的女权意识啊。

John是个真正的高富帅,他在私立公学就读,考上牛津,当了一辈子律师,娶的是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这一切几乎在第一次接受采访时,就被他自己“剧透”光。很多人认为John是最符合节目初衷的孩子,过着属于上层阶级的一生,事实却不完全是这样,John中年以后,才透露了,一些没有在节目里说的故事

9岁时,John的母亲就去世了,他是靠奖学金上的牛津,中年事业有成以后,John还热衷慈善事业,救助了很多贫苦地区儿童。早在21岁时,John就在节目中反击过我们也是拼命读书考上大学的,凭什么就说这是生来的权利?

做慈善也不是富人的专属,出身孤儿院的Simon,其实才是所有孩子中真正的“底层”,但正是因为从小缺少爱,长大后他更加喜欢孩子,虽然当了一辈子工人,晚年Simon却申请做寄养父母,陆陆续续帮助了130多个孩子。

时光飞逝,《人生七年》已经第9季,那些曾经的“孩子”们都老了,导演迈克尔也从22岁的助理,变成了87岁的著名导演,他也早就承认,自己当年的想法,也许太过简单幼稚。“我认为他们会对自己的老去感到担忧和焦虑,整日为低迷的经济形势发愁,时常回忆自己的青春时光,并对年轻时做过的错误决定感到后悔……但是让我惊讶的是受访者们大多数都在自己的家庭生活或者其他领域找到了,让自己真正感到舒适和开心的事情”

▲63岁的Bruce(左)、Sue(中)、Tony(右)与自己7岁的照片合影

《人生七年》就是这样一部神奇的纪录片,无论是社会学家、教育学家,还是政治学家、经济学家,都能从影片中找到证明他们学术观点的论据。因为太过有名,英国版之后,又陆续出了美国版、德国版、日本版,甚至南非版等各国版本不禁让人遐想,如果有中国版,该是怎样的呢?

1964年到现在的中国可比同一时期的英国社会动荡有趣多了。大家看《人生七年》,从来不是为了找到模仿对象,或是人生范本,因为人生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不会永远那么好,也不会一直坏下去,这就是真实的人生。

上一篇:教育评价服务机构译泰教育出席国际评估大会,发表影响学业成绩因素研究成果
下一篇:掌门教育入选中国大数据行业应用Top Choice 2019 大数据助推教育强国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