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论今丨记住乳娘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3-24
手机版

  □本报记者 于国鹏

  与胶东乳娘有关的几件事,最近频频出圈。

  有的很传统。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带着大型民族舞剧《乳娘》来到沂蒙精神诞生地临沂,3月17日、18日晚分别在临沂七中、临沂职业学院演出。从他们在朋友圈贴出的照片看,两场演出现场反响都非常热烈。同学们对沂蒙红嫂的故事非常熟悉,看完这台特别的舞剧以后,对胶东乳娘的事迹又有了更多了解:胶东乳娘与沂蒙红嫂没什么两样,她们身上体现着一样的崇高精神,她们奉献着一样的人间大爱。

  也有的出圈样式很新鲜。这些天,全国各地的文旅局局长使出浑身解数“变装”,为家乡代言。山东也有多位文旅局长出镜,倾情推介当地的特色山水胜地、人文景观,花样百出,频上热搜。乳山市文旅局副局长姜子华是其中之一,她带领大家所到的打卡地,正是乳山胶东育儿所旧址。胶东乳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胶东乳娘就这样再次走进许多人的视野。乳娘是谁?她们身上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乳娘的故事,似乎几句话就能勾勒出来,然而,真正想把她们的奉献和牺牲说清,千言万语似又难以表达。乳娘是谁?乳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据统计,做过乳娘和保育员的共有300多人。她们哺育过多少孩子呢?在10多年时间里,她们共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令人惊叹的是,在日军扫荡下和频繁迁徙中,胶东育儿所的乳儿无一伤亡。有一句话这样描述: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乳娘用大爱书写了一段人间奇迹。在这里,用“人间奇迹”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她们每个人的事迹都可歌可泣。乳山东凤凰崖村的姜明真是乳娘之一。那些年,她先后抚养4个八路军子女,没有一个伤亡,而她自己的6个孩子因战乱、饥荒和疏于照顾夭折了4个。孩子是娘的心头肉,母亲怎不知心疼自己的亲生骨肉?可是,为了哺育好革命后代,她们忍受了作为母亲难以忍受的痛苦,付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奉献和牺牲。

  更令人感慨的,还是保密。做乳娘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带孩子不但要吃苦受累,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还要对外保密。1942年7月,中共胶东区委决定在牟海县(今乳山市)组建胶东育儿所,选取乳娘哺育党政军干部子女和烈士遗孤。1952年7月,胶东育儿所完成历史使命,移交地方。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胶东育儿所走过了十年曲折历程。无论是胶东育儿所运行期间,还是移交之后,这些质朴的乳娘,始终保守着当年的秘密,对哺育乳儿的事情守口如瓶,从未对外炫耀,从未主动寻找,从未索取回报。很长一段时间内,乳娘的感人事迹湮没乡间,鲜有人知。后来,随着不断查访、挖掘,乳娘的故事才逐渐呈现到世人眼前。

  向她们表达敬意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她们不平凡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记住她们的奉献和牺牲。以乳娘的故事为题材,艺术家创作出了大型民族舞剧、大型现代吕剧以及话剧、电影等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更多的人也正是通过这些文艺作品了解到乳娘的故事,在不同的审美体验中感受乳娘平凡中的伟大。

  看过这些作品后,我最突出的一个感受是:这些文艺作品塑造乳娘形象时,完全是按生活原样来刻画的。他们把乳娘写成血肉丰满的人,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既不刻意拔高,也没有随意虚化。这样的乳娘形象,因为真实而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和艺术感染。

  有些现代戏,尤其是一些写现代典型人物的戏,在刻画正面人物时,往往不知不觉中就把人物拔到高处,把人写成了神,好得让人不敢相信;而在写到反面人物时,又不知不觉处理简单化、脸谱化,坏得又让人不能相信。人物失真,情节失真,戏立不住脚,观众也不接受。

  关于这个问题,古代戏剧家早有深刻认识。晚明张岱在《陶庵梦忆·冰山记》中曾经说:“魏珰败,好事作传奇十数本,多失实,余为删改之,仍名《冰山》。”张岱分析这些揭批魏忠贤罪行的传奇剧因何不被观众接受时,指出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失实”。张岱于是对这些作品进行删改。删改的重点,当然是回到事实,回到生活。他在剧中增加了东林党人杨涟冤案等真实人物、真实故事情节,而且都是一一据实描写。改后演出效果如何呢?张岱记载,当饰演杨涟的演员登台,念出“我是杨涟”时,台下观众群情激昂,同声大喊:“杨涟,杨涟!”一时声如潮涌。显然,观众已经入戏,被深深打动了,情绪开始跟着演员表演走了。从古到今的这些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写好人也好,写坏人也罢,切忌失真、失实,否则就失了根基,失了观众。

  在这个问题上,这几部乳娘题材的作品都解决得相当不错。大型民族舞剧《乳娘》搬上舞台后,我曾经采访过该剧总导演、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傅小青教授。在谈到创作中把握的重点问题时,他特别解释:“我在创作中必须把握好两个维度。第一,是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不能过度演绎。”在排演过程中,他也一再叮嘱演员:“我们表演的是真实的故事,所以,在表达和演绎情感的时候,一定要完全发自内心。”当时,担纲主演的查娇娇说,在采风的时候,原以为奶奶们说起往事会特别激动,没想到如流水般平和,就像普通唠嗑一样,但作为倾听者,那一刻内心却掀起波澜。排练场上,无论主演还是群演,常常因沉浸在剧情中而泪流满面。主创人员充沛的创作激情,为表演带来饱满的情感张力,自然也形成了强大的情感感染力。这种来自内心的真实,塑造出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爆发出巨大的情感冲击力。

  纪录片《战争中的母亲——胶东乳娘》更是如此。2021年10月,这部纪录片在济南举行首映式,我曾前往采访。这部纪录片由山东艺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常秀芹带领研究生团队历时3年创作完成,通过情景再现、回忆口述等方式,展现乳娘无私哺育乳儿、乳儿寻亲报恩的经历。我特别留意到,在观影过程中,很多现场观众都止不住热泪盈眶。当时,还有四位“乳儿”也专程来到了现场,他们忆起与乳娘没有血缘却超越血缘的深厚情感,无不潸然泪下。

  我还看过我省著名画家李兆虬创作的《母亲》。他创作的这些母亲形象,可以说是沂蒙红嫂和胶东乳娘形象的融合——他长期关注沂蒙山红色题材的创作,后又到乳山参与胶东乳娘的写生体验活动,一鼓作气创作出《母亲》系列。他说:“沂蒙红嫂和胶东乳娘,其精神一脉相承,感天动地,可歌可泣。”他的画作里的母亲形象,朴素而生动。观看这些画作时,能看到这些母亲脸上的皱纹,还能看清楚这些皱纹里的善良、纯朴与坚韧。这就是真实的力量。

  这些文艺作品在刻画乳娘形象的同时,不仅努力表现她们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清晰地向观众揭示了她们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由此使作品主题获得进一步升华。傅小青感叹:“她们的力量从哪里来?这样一个原本普通的妇女群体,朴素而崇高的奉献牺牲精神从哪里来?因为她们亲眼所见,八路军在完全有条件撤离的情况下,仍不惜牺牲重新打进敌人包围圈,就是为了保护群众安全转移。血乳交融,生死与共,滋养着党和人民军队与群众的鱼水深情。”

  找到适合自己艺术样式的艺术表达手法,并且创出新意,也是这些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傅小青说,最初看到乳娘这个题材时,内心很激动,首先,这是个女性题材,故事性强,感人泪下,同时,这样一个题材有可舞性,又是我们山东本土的真实故事,非常适合进行舞剧创作。不过,确定这一题材后,找专家进行论证时,很多专家说:“小青,你这个题材很好,特别好,但要看你怎么做,如果还是用老的创作手法去做的话,就会毫无新意,浪费这样的好题材。”

  在舞剧《乳娘》中,怎样不落俗套地讲好“乳娘”故事,成为傅小青一直思考的问题。最终,他确定了解决办法。他说:“我们注重用当代审美来呈现这个红色故事,追求舞台简洁明快的同时,采用大写意的艺术手法去表达。”他举例说,剧中,表现两个小孩子的成长过程,采用了空中悬挂两块巨大襁褓布的场景来展现。乳娘的亲生女儿杏花,在躲避日寇追击时被流弹击中,襁褓布从空中跌落,覆盖到孩子身上,象征生命的陨落逝去,这种意象化表达,富有视觉冲击力,也带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从演出效果看,这样的处理方式也获得观众的高度认可。

  乳娘的故事如今频频出圈,是因为其中寄托和表达着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乳娘群体深切的缅怀和敬意。对于艺术家来说,创作以乳娘为题材的作品时,无需绞尽脑汁地卖弄炫技,更无需画蛇添足地夸张变形,这些人和她们真实的故事就足够感天动地。

  举报/反馈

上一篇:剧本杀《光子,猫和他们的历史》复盘解析+攻略+凶手是谁+结局答案
下一篇:不愧是武大研究生,飒!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