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披寺之战:大清帝国最后的荣光,清军一战收复西藏百万国土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3-24
手机版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位于青藏高原上广袤而神秘的西藏,我们迄今仍能拥有西藏这块护国神域,离不开藏地军民始终不屈的反抗,和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赵尔丰)

  以下这段事迹,说的即是这位历史上颇具争议的清廷最后的能臣,在收复西藏过程中所打下的一场重要的战役——桑披寺之战。

  

  (清末西藏)

  藏区地处边陲而远中央,自元代以来“以土官治土民”便一直是官方无奈之下不得不为之的手段,结果便是养肥了土司,形成割据,盘剥百姓。故从明朝开始,中央的统治者们就未曾停止对西藏“改土归流”(将世袭的土官改为可调动的流官)的努力。

  清代早年对藏区就尝试过改制,待后期于1888、1903年品尝过英军两次侵藏苦果后,清廷愈发意识到这块宝地于国家是多么不可丢失,于是中央委派凤全为驻藏大臣处理川滇边事务,欲对藏区进行全面改革并加强防御。

  事情就从这里开始了。

  

  (藏区喇嘛)

  凤全在经过巴塘时,发现此地地处川藏咽喉,地理位置重要且土壤肥沃,于是凤全暂留下来积极练兵恳务,并推行了一些颇令当地土官咬牙切齿的政策:限制寺庙僧侣人数,削弱土司。

  巴塘最大的宗教势力是名为丁林寺的寺庙,深耕多年的寺庙领袖怎么忍得下将权力拱手于人,他们于是伙同正副土司打算作乱,并为此捡了个天衣无缝的借口。

  1905年的西藏具有这个动荡年代几乎所有的矛盾。对外方面,藏民并不欢迎国外的传教士,在经过两次侵略血洗后,百姓对西方势力憎恨到了极点。叛军便利用群众对列强的普遍仇视,散布谣言称“凤全的军队穿的和洋人一样,他们不是朝廷的人,是和洋人一伙的!”

  

  (近代清兵装束)

  这个谣言奏效了,说明当地对凤全的不满已是由来已久,在组织者的煽动下反叛势力迅速成型一呼百应,巴塘,乱!

  凤全大惊之下试图做出过平叛努力,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1905年3月1日,凤全一行50余人在离开巴塘的途中遭遇伏击全部遇害,这便是震惊朝野的“巴塘事件”。

  清廷派出的平叛队伍,是提督马维琪率领的五营先头部队,和建昌道赵尔丰跟进的两营善后部队。

  

  (四川提督马维琪)

  这次的平叛几乎一路顺利,沿途大部分叛军看到上面动了真格,根本不敢抵抗直接解散,正副土司被诛,八阁堪布带领一伙喇嘛躲进丁林寺,马维骐攻了几次不克,直接上大炮轰了全寺。可见中央政府对这次的事件有多么愤怒!

  当这次的主角赵尔丰抵挡巴塘进行善后时,仍有一群叛军在喇嘛的带领下在七村沟负隅顽抗,赵尔丰果断兵分三路,对七村沟展开了摧毁式剿灭。

  

  (赵尔丰)

  他一生都是个杀伐勇猛的人,因手段残忍,乃至被称为“赵屠户”。

  

  (清兵操练)

  巴塘之乱最终平定。

  赵尔丰则凭借他以往丰富的基层经验,杰出的工作能力,和强硬果敢的作风成了治理西藏的不二之人。这个时候他已经60岁了,在人生步入晚年的时候,他即将翻开他履历中最壮阔辉煌的新篇章。

  就在赵尔丰开始清户口,查地亩,着手进行改土归流的一系列准备时,忽收到成都来电,电文表示四郎占兑已逃往稻坝,并勾结桑披寺的喇嘛集结百姓,意图向理塘、巴塘作乱。

  赵尔丰为之一震,四郎占兑是理塘土司,巴塘之乱时他因拒不支援被赵尔丰擒获囚禁,不料被其杀害狱卒成功逃狱,其后不知去向。

  这是将叛军一网打尽的好机会!机不可失,赵尔丰迅速整顿人马装备即刻出发,因桑披寺势大已久,他决定先取桑披寺。

  

  (当时的桑披寺)

  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原以为简单的一次平乱,居然一打就是半年……

  桑披寺的堪布普仲扎娃,此时很得意。

  这次与清军交手,除了早期吃了些对方装备的苦头,之后一切发展都在他的掌握中。只要躲进桑披寺,清军纵有通天本领也将无计可施。

  因为桑披寺位于桑披岭上,占地足有1万平,地势既险,城墙又坚,大炮来了都哑火。当然清军也不是傻子,攻不下来就围,但想断粮,知道这偌大的寺庙可以储存多少粮吗?我们不光有粮,还要抢你们的粮呢!到时候会是谁饿得先撑不住呢?

  他早想好了下一步,英国方面一直向藏地高层示好,只要表现出足够诚意得到英军扶持就能够自立,有英国人做靠山,不比那净想着在自己头上动刀的没用的破朝廷强多了,赵尔丰啊赵尔丰,你为什么这么笨呢?

  

  (喇嘛)

  此时的赵尔丰表情难得的严峻。

  半年了……这半年来清军伤亡不轻。

  自叛军逃入桑披寺双方就成了相持战,成都调来的大炮,对桑披寺这个怪物一样的据点几乎毫发无伤,占尽地利优势的叛军只凭手中的土枪就对清军形成了单方面吊打,更重要的是,维持生命线的粮草本已运输不易,另一方的四郎占兑时常截掠清军粮道,桑披寺因此更加嚣张,时常挑衅侵扰。

  

  (清兵)

  无粮的藏区寒冷难挨,远来的战士不得不一边饿得用野菜充饥,一边与两方作战。

  如此下去只怕将不得不无功而返。普仲扎娃……这个混蛋!想到这个名字,赵尔丰的眼神转为犀利。

  这位叛军的头目、桑披寺的掌权者,是个无法无天的暴徒!他在当地一手遮天横行无忌,曾将清廷派出的理塘官员李朝富父子残忍杀害并剥皮,当后续朝廷派出施文明进行剿灭时,他在击败全军后,再次将施文明剥皮填草以示众!

  粮草充沛,铜墙铁壁,如此野蛮的滔天罪孽,就真的没有办法整治了吗?

  水!

  

  (喇嘛)

  他的幕僚曾献策切断水源以绝庙内生路,此法十分可行,但赵尔丰在命人截断溪流后,寺内并没有骚乱发生,这说明桑披寺的水源地另有它处。

  水源,赵尔丰始终不曾放弃这个希望,他令军士们持续在山中找寻,只要能找到这个命门则平叛有望。

  赵尔丰的坚持有了意义,五月下旬,这个秘密水源地终于在清兵的不懈努力下被意外找到。那是一条掩盖在草丛中通往寺内的十分隐蔽的地下管道!

  赵尔丰明白,这来之不易的发现是上天安排的决战时刻。普仲扎娃,你死期已至!

  桑披寺的喇嘛们要疯了。

  他们从没想过有一天,吃饭会变得如此痛苦。

  

  (糌粑)

  桑披寺的粮食以糌粑为主,这种干粮适宜充饥,但没有水来搭配食用会立刻口渴难忍。被断水后的喇嘛们宛如遭受地狱之刑,部分人甚至试图融化酥油当水喝,结果是渴上加渴。

  丰富的粮食储备本是炫耀的资本,此时竟生生成了催命符。

  “我忍不了了!”

  夜晚,普仲扎娃悄悄将几个喇嘛用绳子从寺内放出去,求援,向理塘求援,援军来了一切就有救了。

  普仲扎娃显然是渴得丧失了理智,因为寺外是清军的包围圈,里塘的支援会率先对上赵尔丰的军队,而对方现在哪怕再饥饿不堪手上仍有机枪重炮,援军只怕不等到寺门口就被杀得人都没了,桑披寺除非与援军里应外合,而那时候他们看到的只会是打成一团的双方军队,怎会有援军悄无声息从天而降到他们眼前呢?

  

  (藏民)

  但这时候不光普仲扎娃,整个桑披寺僧众都在崩溃边缘,因此当远远看到“援军”赶来的时候,他们几乎想都不想就开了寺门,之后马上狂奔向外面的水源地。

  可想而知这是赵尔丰的圈套。那几个跑出去的喇嘛当晚就被清军擒获了,只怪他们渴疯了,一出寺就和后来的喇嘛一样直奔水源地。清军从他们身上搜出求救文书,于是将计就计穿上藏民服饰假扮援军赚开寺门。那天晚上,数不清的喇嘛从寺里蜂拥而出,这个固若金汤的堡垒历尽艰辛,终于被坚持不屈的战士们撼动了!

  

  (清朝士兵)

  喇嘛们的下场只能用惨烈来形容,他们已经不顾生死只求一口甘饮,早被水源地旁守株待兔的清兵一一击毙,侥幸逃脱者也被外围的清军击杀,盛极一时的桑披寺势力一夕之间似大厦倾。

  当清军冲进寺内的时候,普仲扎娃已经自缢身亡。这个恶贯满盈的地方一霸,最终自己走上了他应得的下场。

  赵尔丰在桑披寺内发现了两样珍贵的东西,是李朝富和施文明的人皮。

  他将它们郑重收好上交给朝廷,奏请将其合葬,建双忠祠以慰英灵。

  清廷后来在成都又建了昭忠祠,纪念的是被杀害的凤全。

  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们,以血肉书写着边关和平的不易。

  

  (藏民)

  赵尔丰在大破桑披寺后继续向稻坝进军讨伐四郎占兑,后者于乱军中被击毙,赵尔丰此次平叛几经波折终获全功。

  从1905年到1911年,赵尔丰在藏区担任要职期间收复了大片藏区领地,并将改土归流贯彻到每一处,他关注民生,推行了无数利民举措,实施乌拉改革,颁布新的《乌拉章程》……

  这位雷厉风行的铁腕“屠户”,为藏区的边防安全、人民的生活幸福贡献了他此生几乎所有的热血。

  世人提到赵尔丰心中多怀惋惜。他在藏区所做出的贡献于国家是万世之功,论成就,他不亚于左宗棠。

  如果他生在封建早年大一统时的治世,他的忠诚与才能将被史书大书特书流芳于后世,功勋永载于教科书。

  

  (今日西藏)

  如果他生在封建几次大分裂时的乱世,他的铁血手段将使得他在战乱中脱颖而出,或许他能成为某方势力的左膀右臂,以战功闻名天下。

  可惜他生在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程上,一切忠诚美德都成了旧势力。

  历史,偏偏就是有那么多“如果”。

  举报/反馈

上一篇:乾隆时期的翻案风波:揭秘清朝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下一篇:题库介绍……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