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风】“偷偷”打餐补进学生饭卡 让教育更有温度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3-27
手机版

  王军荣

  “100万元餐费偷偷打进学生饭卡里!”近日,因悄悄给学生发放餐补,湖南科技大学被网友羡慕地称为“别人的学校”。3月22日,记者从湖南科技大学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100万元餐补将分四次发放,每次将有2000余名学生受益。餐补无需申请,不公布名单,学校会根据学校食堂消费大数据的综合指数来确定,目的是在维护学生自尊的同时,给予学生帮助。(3月23日《北京青年报》)

  100万元餐补“偷偷”打进学生饭卡的做法很暖心。此前也有别的大学采取类似举措,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能给予学生以帮助,值得点赞。

  帮助贫困生,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更不能简单操作。曾有大学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贫困生,也有大学让贫困生当众讲述自己的贫困情况,说得越惨才越有可能受到资助,这些均是很不妥当的做法。而借助大数据将餐补“偷偷”地打进学生饭卡里,同时通过多种手段,不定期核查就餐补助发放对象的相关信息,力求将就餐补助发给家庭真正贫困的学生。学校的这种做法实在人性化,成为贫困生固然是一种不幸,但在这样的大学里读书却是很幸运的事。

  餐补“偷偷”打进学生饭卡,听起来有点困难,但在网络技术发达的当下,做到并不难,况且已经有了“榜样”。

  校园里关于服务学生的事,并不局限于如何资助贫困生,还有很多,关键是学校要能“看”到学生的需求。近日,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图书馆设置的“发呆区”走红,冲上了微博热搜。“发呆区”看似无厘头,却也是学生的需求之一,学校给予满足,何尝不是因为“看”到了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要能真正做到贴心为学生服务。曾有一大学的学生食堂饭菜质量差,无奈之下,学生在食堂拉出一横幅,请校长到食堂吃饭。如果学生反映问题的渠道通畅,学校也有积极的回应机制,不至于让学生拉横幅才解决问题。

  让教育更有温度,让校园更温馨,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多些贴心的思考、切实的行动,类似“‘偷偷’打餐补进学生饭卡”这样真正为学生着想、真心为学生做事的举措可以再多一些。

上一篇:今年重庆计划供地14762公顷 重点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
下一篇:数字化赋予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