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能单纯的强行灌输,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要遵循教育原则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1-03-29
手机版

文丨孩童教育

家长遵循教育原则,讲究教育方法,必能取得教育的良好效果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高尔基说过:爱,是连母鸡也会的事。因此,作为家长仅有舔犊之情,就会对孩子娇宠、湖爱。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但光有严,会让孩子感到反感,也容易形成对立。由于父母与子女具有特殊的血缘关系,因此爱和严相结合,最能体现出家长对孩子的真正的爱,也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灌输与疏导相结合,孩子正确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不是先天就有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去教育和影响。但是今天的青少年思维敏捷,信息量多,善于独立思考。


单纯强行灌输,适得其反。因此,作为家长要根据孩子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他们的兴趣、爱好能获得正确的发展。

同时把旺盛的精力用到学习和健康的活动中去,用到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上去,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帮助他们形成优良品质。

有这样一段对话,应该引起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中学生甲说:“我最怕我爸说,过来,咱们谈谈”。


中学生乙说:“没错。我走到哪,我妈的嘴就跟到哪。”看来,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强行“灌输”不行,啰嗦的“疏导”也不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位家长都能从理论上阐述未来社会对青少年的高素质要求,但有些家长,往往又不能或不忍让孩子去“经风雨”、“见世面”。这种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实在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孩子成人、成才。

北京的温雨同志到美国探亲期间发现了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美国经常由高年级小学生给订户送报;中学生则干各种更复杂的活。孩子们从中取得自己的收入。


温雨同一位美国知识妇女Jane谈起这事,她说:“美国人不管多富裕,也习惯于让孩子自己去挣钱。不管美国人出于什么目的,我们感到这么做,起码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具有吃苦奋斗、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精神。

相反,尽管我们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的高消费、不懂事等情况,很有看法,也经常从理论上进行教育,可我们的孩子们的领会和理解,就是到不了那个深度,这恐怕与他们没有实践的真切感受有关。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一致性,为了更好地教育青少年一代,三方应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孩子处在统一的教育影响下。家庭与学校更要互通情报,交换意见,做到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家庭内部,也要统一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出现“严父慈母”或“严母慈父”等现象,避免孩子钻空子,对孩子产生不良后果。家庭道德环境中,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蔚然成风也是重要的。


在家庭成员中,彼此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既不强求孩子干自己同龄时不愿干的事,也不强求孩子干眼前自己不愿干的事,孩子也不强求家长干不愿干的事。

做到此点的前提,是彼此理解。由于年龄的差距,心理经历的不同,决定了两代间的审美价值倾向不同,这是双方难以相互理解的根源。由于家长是施教者,所以理应家长理解孩子在前。

上一篇:“超前教育”的利与弊,父母要心里有数,正确教育很重要
下一篇:太平人寿开展“3·15” 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 多场景服务、全方位活动、立体化传播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