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孩子普及科学知识!几个方法,帮孩子扭转思维固化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3-28
手机版

  在网络上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一位宝妈埋怨孩子的学校,总利用周末时间来搞科学活动,导致孩子连补习的时间都没有了。这位宝妈认为:“小孩子学好语数英课程就好了,其他课外的东西都不重要”,特别是自然科学这类课程,简直是“耽误”孩子学习。

  

  ①科学启蒙教育提高孩子辨别是非能力

  在如今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孩子每天都会接收到很多的信息。科学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分辨清楚,哪些是有价值的信息,哪些是谣言和假消息。这种分辨是非的能力,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进步,等他长大后进入社会后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②科学启蒙教育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在如今这个社会中,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同等重要。就像手机一样,大家都会玩手机,但很少有人能明白手机运行和工作的原理。而学习科学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这种思维意识,出色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孩子去了解某一事物的原理,并且不断地去创造和创新。

  

  提升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就是“想一想”的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来解决问题。

  孩子求知欲旺盛,不会止步于标准答案,而是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从源头去了解一个结论是怎么得来的。孩子也喜欢观察、体验、动手操作,从实际经验中,求证科学知识的准确性。

  在这个了解、求证的过程中,孩子就学会了假设、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养成思考的习惯。现在的考试,死记硬背知识点的比重降低,更侧重思维能力的考察,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很容易从复杂关系中寻得蛛丝马迹,准确作答。

  

  引导孩子问问题,并给予解答

  孩子们的好奇心总是非常旺盛的,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是一张白纸,我们大人有的常识孩子都没有,孩子总是喜欢问东问西,左看看右摸摸,俨然一个淘气小子,但是我们大人应该都理解孩子的这个状态,毕竟我们也是从孩童时期过来的。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就要负责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以及引导孩子多问问题,以此来帮助孩子科普到更多的生活中的科学,很多人会问了,如何引导呢?我们可以选择在孩子对一个事物感兴趣时或者是抱有疑问时,对孩子科普我们对这个事物的理解,然后可以延伸,问孩子相关的问题。

  

  多带孩子实践科学

  我们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科学现象,我们光是给孩子讲解,孩子也很容易忘记,如果我们能够让孩子切身的经历进去、让孩子体验的话,能让孩子更好的记住这些科学现象与知识,就拿我自己与我家宝宝的事例打个比方:

  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在吃饭,宝宝不小心把碗推掉了,碗被摔碎了,通过这件事我给宝宝讲解了,易碎物品的知识,让孩子知道了,瓷碗、玻璃碗之类的摔倒地上很容易就会碎掉。

  

  这个问题也是李永乐老师一直在深究的问题。作为“网红物理老师”,在科普了无数网友物理知识后,他整整花了三年时间,打磨出一套适合5~12岁孩子看的物理启蒙科普书——《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是一套适合学龄儿童的物理启蒙读物。

  深入浅出,读着轻松,内容却涵盖初中物理“声、光、力、磁、电”五大板块,又渗透高考题型中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在李永乐老师的编排下,通过从日常现象通达万物之理,这十册读物,实际上是给孩子讲的10堂科学思维课。

  

  《李永乐老师给孩子讲物理》适用于3-10岁的孩子,可以对孩子的物理进行启蒙,同时穿插了数学、化学、科学、技术、工程等多门知识,既能增长孩子的相关知识,还能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

  李永乐在人大附中教书的几年中,就培养了300多个清华北大的学生,被戏称为“永乐大典”,可见他在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优秀经验。

  

  物理知识虽千差万别,李老师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搭配专业漫画家轻松明快的图画,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埋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具体我们可以来看几个例子:初中物理教材和试题中的熟面孔,它们在启蒙书中都以一种更友好的方式进行登场: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筷子的弯折实验、海市蜃楼的成因——光的折射。

  

  磁铁的磁感线方向。

  

  声调的高低。

  

  甚至初高中物理都会涉及的自由落体。

  

  几乎是高考必考的光电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套书中,既有对孩子的正向引导,也有发散性思考,每册书的最后还有“小读者来信”,可以让孩子通过别人的问题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如果你让自己的孩子快人一步,在将来的学习中如鱼得水,考入名校并拥有更多的无限可能,不妨给孩子看看这套书!

  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举报/反馈

上一篇:念好“三字诀” 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下一篇:痛心!2人遭雷击身亡!雷电天气,农民该如何应对?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