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古河镇:打出“组合拳”做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3-29
手机版

  自人居环境工作开展以来,古河镇紧紧围绕“改善农村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美化村容村貌”的总目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党建、宅改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起来,前瞻谋划、统筹思维、一体推进,不断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党建引领、干群联动,既“要我美”又“我要美”

  一是党建引领赋动能。规划环境整治“一盘棋”,古河镇党委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把环境整治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清单,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勇当先锋。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二是干群联动齐心抓。打造环境整治“新引擎”,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突出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以党员联系群众为纽带,一名党员结对N名群众,参与和引导农户进行卫生清洁,促进环境卫生全面提升。三是激发农户内生动力。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将垃圾清理、环卫保洁等纳入村规民约,实行积分制,按照“做好自己有积分,帮助他人有积分,助力公益有积分”的原则将积分结果转化为物质兑换、精神奖励和政策支持。

  内外兼修、标本兼治,既“外表美”又“内在美”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按照森林城市标准,完成石溪圩林网、民新圩林网建设和建成区、村庄四房四边补绿增绿500亩,开展小散乱污企业、黑臭水体排查,建设街西污水处理站,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根据路西组四面环水的地理特点,以“水”资源优势,恢复往日的小桥、流水、人家,结合古镇人爱喝早茶、下茶的传统,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打造成为茶馆主题,为宣讲政策、调解矛盾、群众议事以及人大代表履职提供了阵地平台。三是丰富精神文化内涵。注重挖掘村庄丰富人文历史内涵,重点打造“东湖西湾”工程,重塑传说中的月牙湖和作家曹治泉笔下的西河湾美丽风光。大同村大赵组人居示范点则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的景观,新建以“双拥”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在以国防主题教育、古河镇优秀军人展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等板块为主线,打造出培养爱国情怀,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

  创新机制,统筹兼顾,既“一时美”又“持久美”

  一是市场化和自行管护结合。组建专业本土化管理维护队伍,压实主体责任,形成镇村组三级“比学赶超”干事氛围,探索将人居考核权下放村居,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整治氛围。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率先建立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以党总支为单位,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巡逻队,划定党员责任区,坚持对环境整治工作巡查督促,实行“每周一考核,每月一通报”,环境问题及时“动态清零”。三是注重综合施策,形成部门合力。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挥团委、妇联等职能作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环保知识普及,配合改厕、环保部门开展集中排查整治提升,违法违规处理等。

  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既“一处美”又“全域美”

  一是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2022年古河镇新建大赵、路东、路西、上於、大张5个人居环境示范点,累计投入1600万元。坚持规划先行,突出农民主体,尊重村民意愿,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努力构建政府、村集体、村民和社会力量共建共管的新格局。二是推动“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愿景。探索“闲院变景点”的工作模式,选取古河村和蔡集村作为先行示范村,结合宅基地改革工作,充分利用盘活闲置院落,打造精致而美丽的“口袋”休闲广场,改善了人居环境又实现土地资源的精细化利用。三是坚持全域推动。持续推进针对性“五清一改”和绿化提升,打造古大路向日葵大道、浦合路梧桐林荫大道、古溪路田园风光大道和沿滁河景观带“三路一河”的主题特色景观,让全镇环境从“一处美”迈向了“全域美”。(卞恒兵 李翔洲)

上一篇:“妈,我又没钱了”
下一篇:北京民政局: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大城市养老提供北京方案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