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欺凌”,这两位老师的做法值得学习!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3-30
手机版

  近日,一起“未成年人欺凌事件”引发公众关注,网传视频中施暴者的行为让人触目惊心。

  面对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

  下面两位老师的做法得到众多网友的认同,让我们一起来看↓↓↓

  学生被欺凌后

  老师开了一场班会……

  这位老师是一所学校的心理老师,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负责校内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近日,该校的一名女学生向她求助,“说被某男生一直欺负,当众取笑、造谣,女生说想死的心都有”。

  被欺凌的女生说,她告诉自己的爸妈后,只得到一句:别去惹他就好了。实在没有办法,她才鼓起勇气来求助老师。

  

  △这位心理老师在社交平台的发帖截图

  这位老师在处理过程中,首先安慰了遭受欺凌的女生,肯定她及时寻求帮助的做法。随后这位老师联系了施暴者的班主任,让家长对孩子加以教育。

  在与施暴者家长的接触过程中,老师们得知,该施暴者经常被父母打骂。为了保护女生以后不再被欺凌,也为了更好引导施暴者,这位老师和班主任共同策划了一场班会,在征得施暴男生的同意后,老师组织大家表演了一个关于欺凌的“即兴小话剧”。

  老师把施暴同学叫到讲台上,又随机抽取了10名同学,让同学们分别上台在施暴者身上贴带有叉号的标签,同时说带有否定意味的话。在施暴者对伤害感同身受后,这位老师又让同学们一一撕掉了他身上的标签,并对他身上的优点给予表扬。

  在评论区,不少网友点赞了这位老师的做法:既阻止了霸凌,又让霸凌者感同身受。

  这位心理老师说,被欺凌者,我们要鼓励他们勇敢求助,增强自信,学会寻找途径反抗。跟家庭取得联系,让家里增强TA的安全感。

  而欺凌者,有可能是家庭教育方式出了些问题的孩子,他们需要得到关注或者力量感。“教育,需要我们用点方式。”

  冷漠,是欺凌的帮凶;纵容,是施暴者的庇护所。学生遭遇欺凌行为时,若周围的人能够及时施以援助,就可能改写故事的结局。这位心理老师的做法,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

  

  她用一张白纸讲述语言暴力

  “你说了无数声对不起

  他也说了没关系

  但他还是原来的样子吗?”

  近日,济南一位老师

  用一张白纸讲述语言暴力的视频

  引发全网点赞

  

  据了解

  因为班里的小男孩

  嘲笑小女孩的衣服又丑又土

  小女孩很伤心

  于是

  她给孩子们上了这样一堂课

  △视频来源丨网友?是靖靖

  这位老师将手里一张平滑的白纸

  比作某一位同学

  并对着白纸说:

  “你长得真丑

  学习真差

  你的衣服真难看……

  老师很讨厌你

  家长很讨厌你

  同学也很讨厌你……”

  她一边说

  一边将白纸揉成一个纸团

  

  然后,她对同学们讲道:

  “刚才我们说了很多句伤害他的话

  现在我们再来道歉

  ‘对不起’‘没关系’……

  ‘对不起’‘没关系’……

  我跟他说了无数声‘对不起’

  虽然他嘴上说着‘没关系’

  但他还是那张纸吗?”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不是!”

  老师接着说:

  “他还是受到了伤害对不对?

  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

  不要做那个揉纸团的人!”

  

  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

  网友纷纷表示

  “这位老师的教育方式值得推崇

  夸赞的话可以脱口而出

  诋毁人前要三思”

  “不止孩子

  真的希望每个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面对校园暴力、欺凌事件

  家长、孩子、学校应该怎么做?

  · 正当反抗

  首先,要教导孩子学会反抗,大声呼救和进行身体上的反抗。同时,要让孩子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自己受到的欺凌行为,严重时请求警方介入。

  · 安抚情绪

  当孩子遭遇到校园欺凌事件,家长和老师要第一时间安抚孩子的情绪。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情绪、行为方面的异常,很可能是创伤后应激反应,要尽快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

  · 注重人格发展

  校园欺凌事件的不良后果在于,不只是被欺凌者会受到身心创伤,对欺凌者的人格发育也有负面作用。正在成长发育中的青少年,人格发育并不完善,家长和老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否则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合理解决矛盾冲突

  校园欺凌、暴力往往具有细微化的特点,学生间的矛盾、冲突不是一天发生的,是逐渐积累形成的。老师、家长不能忽略孩子之间的小矛盾,应当引导孩子正确地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矛盾冲突。

  应对校园暴力

  除了引导外

  我们也需要规章制度的保护

  让惨剧不再发生

  由于施暴者是未成年人

  之前对于校园霸凌的定性、防治相当困难

  不过,湖南省已经出手了

  

  3月22日,湖南省教育厅印发

  《湖南省教育系统防范中小学生欺凌

  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

  明确5种行为构成校园欺凌

  提出10项校园欺凌防治措施

  专项治理行动将持续到

  今年10月31日

  这一次,湖南版《实施方案》明确,学生之间,在年龄、身体或者人数等方面占优势的一方蓄意或者恶意对另一方实施“五种行为”(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或者以其他方式欺压、侮辱另一方,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可以认定为构成欺凌。

  湖南省教育厅要求,各地各校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要结合典型案例,集中开展预防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题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班团队会、主题活动、编发手册、参观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欺凌和暴力行为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做到不实施欺凌和暴力行为。全面加强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专题培训,提高教职工有效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

  同时,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状况,切实加强教育引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加强安全法治教育,让学生知晓法律边界和行为底线,养成遵规守法的行为习惯。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实施方案》称,各校要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健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防范学生欺凌和暴力行为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学校要将学生欺凌的有关处罚规定纳入校规校纪之中,将欺凌行为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这些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法规

  家长、老师也该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

  (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三)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九)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学校应当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完善学生欺凌发现和处置的工作流程,严格排查并及时消除可能导致学生欺凌行为的各种隐患。

  抵制校园欺凌

  告诉孩子们

  既不要做施暴者,也不要做受害者

  对校园欺凌说“不”!

  愿所有青春都能被温暖对待

  来源:央视新闻、齐鲁晚报、中国青年报、潇湘晨报

  编辑:向颖? ?| ?审核:刘磊

上一篇:突围北纬28° 温州红树林生存实况调查
下一篇:御风逐海 赋能未来 | 东方海缆:打造海上风电“大动脉”全产业链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