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三国被神化的人物,非诸葛亮莫属,刘备的江山全靠的他俩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4-01
手机版

  原标题:三国被神化的人物,非诸葛亮莫属,刘备的江山全靠的他俩

  诸葛亮是三国原著中最神化的人物。刘备的国家全靠他们。我迫不及待地把《隆中对》送给了刘备。这一轰轰烈烈震耳欲聋的战略布局,让刘备一下子看出了诸葛亮的才华,立即重用。

  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放弃《三国演义》说的,在正史中,一直到刘备称帝,诸葛亮好像什么都没做。

  《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出山后的经历写得非常精彩。没有诸葛亮,刘备就一事无成。一出山,火烧博望坡,又与儒家口水战,草船借箭,设坛求东风,计谋追击孟德,又巧计取荆州。庞统死于风坡后,不得不靠诸葛亮收拾烂摊子……

  但实际上,在《三国志》中,诸葛亮除了劝说孙权同意孙权与刘备结盟外,这段时间诸葛亮的所作所为都被轻描淡写了。

  诸葛亮这段时间除了说要与孙刘结盟之外,还做了什么?

  《三国志》记录如下:

  曹公兵败于赤壁,率军回邺。以补充军队。”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六丈派法正迎先主,攻打张鲁。梁、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贾猛归来攻张。梁、张飞、赵云等引兵回江,分郡县,与先主合围成都。成平以梁为军师将军,主理左将军府事务。大主外出,梁常守成都,粮足兵足。

  随后诸葛亮请刘备称帝,刘备称帝后,“梁说丞相掌书,假节。

  张飞死后,任司隶都尉。“

  也就是说,此时的诸葛亮一直在做后勤工作。

  而这段时间,正是刘备势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赤壁之战后,刘备先是“借”了孙权的几个郡县作为根据地,然后取西川拿下了汉中,当上了汉中皇后之后,权势达到了顶峰。此时,法正的官职已经超过了诸葛亮。庞统要是不死,说不定还能做比诸葛亮更高的官。

  庞统和法正的功劳,就是为刘备打江山出谋划策。

  攻取益州时,庞统为刘备准备了三计:

  ”选精兵,日夜直攻成都,一举成,此为上策;杨怀、高沛,皆为蜀中名将,手下精兵。见轻骑,擒杀之,进成都。难,不能久留。“·

  随后采用庞统的中策,但当益州基本平定时,庞统病死在洛城(庞统在视察攻城情况时中箭身亡,死后葬于洛凤坡)。

  拿下汉中时,法正是带军的军师,他还建议刘备拿下汉中:在上可以讨伐国贼,尊汉朝;在上可以讨伐国贼,尊汉朝;是一种持久性策略。

  与曹军交战时,正是法正提出了东西夹击的战略。他调集夏侯渊一半的兵力支援张郃,然后让黄忠趁乱杀了夏侯渊。曹军战败,不得不撤出汉中。.

  总之,诸葛亮对于拿下益州,拿下汉中,并没有提出什么建议,而是依靠了庞统和法正的智慧。

  那岂不是说,诸葛亮对刘备的江山没有任何功劳?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告诉大家一个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据说刘邦打败项羽之后,是要瓜分群雄吧?大家都在讨论谁是开国第一功臣。当时,张良和韩信得票最多,因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智囊,因为他谋划谋略,决胜千里;韩信必胜。没有他,刘邦就无法逃出川蜀,没有他,刘邦就无法打败项羽。

  但是刘邦说大掌柜萧何的功劳最大,因为没有萧何稳定的后方和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即使有张良机和韩信谋,他也打不赢这场仗,因为士兵不能饿着肚子打仗。

  同理,虽然刘备在国内打仗时诸葛亮只是坐在后方,但他还是先“遣使零陵、贵阳、长沙三郡,调整赋税以补兵”。只有保证了刘备的粮食和兵力,才能用上庞统和法正的计策。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兵法上也有“兵马不移粮草先”的说法,所以稳定了大局的诸葛亮大后方,发展生产,招兵买粮,不仅为刘备征战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可以说,刘备手下最重要的谋士就是庞统和法正,但如果要说对刘备打仗帮助最大的文臣,即使诸葛亮也排不上庞统和法正。郑,他应该和庞统、法正并列。你这么认为吗?这个原因?

  责任编辑:

上一篇:泳池清洁机器人行业发展不利因素、发展趋势机遇、市场规模玩家
下一篇:艺术猛扑跌进生活,12款创意周边脑洞好大!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