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李连源:一篇遗稿打开的记忆——追忆好友张瑞军
追寻故事里的西安
文/操场巷遗少
引言
去年,我在自家小区买了一套低楼层的二手房,4月份开始装修,10月初完工,出于对甲醛的顾虑,直到日前才开始搬家。
搬家是一个浩繁工作,搬动中对一应物品要进行一次过滤,用则留、非则汰,在过滤中,我发现了已故好友张瑞军的一篇遗稿《我的龙脉记忆》,打开了我的记忆。
2015年,我在《人民网》陕西楼市频道工作,曾策划了一场文化活动《寻找西安龙脉》,于当年12月31日在悦美国际项目落地实施,当时张瑞军也参加了这个活动。在策划之初,他曾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对保障活动的专业性、学术性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几天后,他给我转了这篇文稿的电子版,可见他关注西安人文历史,对龙脉有所研究。我读了《寻找西安龙脉》耳目一新,对他这个外来的西安人有了另一个纬度的认知,他当时认为还需完善,此事便搁浅了。由于电脑更迭,之前的稿子已经找不到了,所以这次整理找出纸质版,真是纸寿千年!
仗义执言的地产媒体人
我与张瑞军结识于2003年,是他刚到《西安晚报》房产部不久,那几年,我写房地产方面的文章如:《买套单元房 胜过存银行》《海鲜好 馒头饱》《怎样办理房产过户》等,颇受读者喜爱。张瑞军来到公司,直接了当地对我说:“李老师,你在楼市有一定影响力,你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为购房者做参谋很有意义……我的同事常跟我提起你,我要向你学习。”他的话说得不太顺畅,但却透出一种诚恳,我们彼此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不久,他又介绍我与三秦房产网总经理付士山结识。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从此,我们三人亦师亦友地交往起来。
《西安晚报》房产周刊每周一期,因而张瑞军给自己起了一个很有特点的笔名周锐。顾名思义,每周一篇锐评(私下里,他的言语非常犀利,但碍于要拉广告,报纸上从未锐评过,但不妨碍他有锐评的心)。这个笔名对他太贴切,让大多数与之交往的人都错认为是他的实名,他也从不解释。2015年底卸职后,他向我表示,叫了十几年周锐,该叫回张瑞军了。
据瑞军讲,上世纪80年代,他是江苏徐州的一名普通工人,出于对西安的向往,90年代初来到古城,在西安木材厂工作了几年,在这里成家立业扎下了根。后不甘于现状,用扎实的功底与学养应聘记者,先后在《中华工商时报》《三秦都市报》出任记者,开启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次征程。
2003年他又转到《西安晚报》房产部。刚进报社,他被分配去跑广告、拉赞助,一天到晚都在路上。对此他没有怨言,用最纯朴的办法敲门、看脸、拉家常,一段时间后业绩逐步提升,他也有了信心。在与开发商的交往中,他发现,开发商喜欢用城市人文助推房地产项目,他便主动说出自己的看法,一下子缩短了彼此的距离,逐渐在地产圈有了一席之地,他与多位国企、民企开发商老总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2008年,国内多地掀起“万人购房团”活动,付士山找来张瑞军和我一起探讨在西安组织这场活动的可能性。通过研判,西安万人购房团在当年秋季房展会上一炮撩响。
不久前,付士山在《落在网上的雪——新浪陕西十周年记》一文中写道:“2008年的时候,我和李连源、张瑞军在西安发起成立了“西安万人购房团”,在李连源团长的带领下,每周末六辆大巴车浩浩荡荡带着一支支购房者在西安东西南北东奔西走出入各大售楼部……”
万人购房团是一项公益活动,倡导广大购房者“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优惠”,由于组织得力,实施认真,真材实料,取得社会各方认可,新华社三年连续采访报道,使该活动享誉古城,西安万人购房团的成功,凝结着付士山、张瑞军和我,我们三人的心血。
在与瑞军的交往中,我们也常常泛起小小的浪花。一次,我的一篇文章刊发时署名“周锐”,朋友们看到后便在论坛追问此事。周一一上班,瑞军便打来电话解释说:“总编审稿时给改的”,一再说“对不起”,末了说一定要请我吃饭。我知道他是一个节俭的人,患有糖尿病,平时对吃食有禁忌,便在四府街一人一碗荞面饸饹,达成他的心愿。
2009年,一位北京网友在论坛上发了北京的99个细节(系列摄影),他看到后对我说:“一个城市的温情就隐藏在日常的细节当中……”他知道我爱摄影,建议我拍细节,于是我用了一年时间拍了《西安的99个细节》,这个选题当年在古城热线还获了奖。
2010年,受西安万人购房团活动启发,瑞军策划了《西安晚报》市民评房活动,受到广大读者和购房者追捧,催生了我与晚报合作的专栏——专家看盘(李哥看盘)。12月25日,在城北某项目看房,我喝咖啡时,他抓拍了一张照片,被我用作微博头像。晚报每年的楼市总评活动在瑞军的精心策划下,总能出奇制胜,效果、效益双丰收,为业界所侧目。2014、2015、2016连续三年,又开辟了榆林市场,我和建红等人多次受邀助阵,解读楼市新政及购房技巧,从活动中领略了瑞军非同常人的一面。他后来转到“陕报”房产周刊任主编后,先后将西安楼市的总评活动开到了西安图书馆和博鳌,这些都是以前没有人做过的。
瑞军与圈里圈外的关系都处得很好,一段时间,朱林、我、建红和他组成四人小团队,游走于房企和诸项目之间,与房企负责人探讨楼市发展,从购买力中分析市场需求,还深入商洛、太白、阎良等地调研,参加行业活动。他的许多观点都很新锐,发人深省。一次论坛上,他说道:“下笔对得起时代,发声无愧于未来”,让人们看到了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责任和担当。瑞军敢想敢做、敢为人先,于无声处听惊雷,诸多创意策划,受到人们称赞。
就是这样一位媒体圈的才子,他的穿着乃至衣食住行都十分简单,甚至有点不讲究。春秋天,他常年穿一件蓝夹克薄衫,夏天穿一件印有广告的T恤衫,一双旅游鞋穿了好多年。知道内情的人说,他的衣服多是企业赠送的广告衫,鲜见他穿自己买的衣服,着实一位“苦行僧”。他每天出行,一张公交卡畅通无阻,即便有邀约、活动、宴请等,都不会去打的,依旧迈着属于自己的步伐。
不亢不卑,不急不躁,不气不馁是他的人生态度,所以,不论任何场合,你所看到的张瑞军有一种气定神闲、超然物外的淡定,这与他潜心修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虔诚向善的佛教居士
张瑞军是个佛教徒,敬佛、礼佛,潜心研究佛教典籍,还博览诸如《空谷幽兰》《莲花次第开放》等涉及佛教的书籍,他对佛教各大教派教义亦均有涉猎,颇有所得。我多次被他叫着去香积寺、广仁寺、大弥陀寺、延福寺等,每次谈到民间信仰时,他高论迭出,侃侃而言。看着他心无旁骛一心潜修,我问道:“信仰究竟是什么?”“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他答道。接着说:“一个人有信仰,必须是真心,真诚,坚持到底,按好的、正的去想、去说、去做……”
从他的言谈中,可以强烈地感觉到他对佛教的虔诚,或许他会被俗人说成是“走火入魔”,但我认为,他是个被传统文化、佛教经典开启的大智慧者。
通过佛修,他与人为善,遇到危困、病残、网络求救助总会施于援手,从不吝惜,他的爱心早已融进血脉,润物无声。他的骨子里有一分兼济天下的柔情侠骨。
2011年,他注册@终南山V过客新浪微博,用微博关注秦岭生态、环保及宗教,不遗余力地曝光、呼吁、倡议大家关注秦岭、关注环保、关注寺庙建设等。
2011年,沣峪口丰德寺的补给通道被开发商强行挖断,瑞军听到求助后,二话不说,叫上我奔赴现场,回来后在网上呼吁,求助社会。2014年6月17日,他在微博上写道:“微博求教:终南山嘉五台以险峻而闻名,台顶遗存唐代寺院兴庆寺。住持上昌下志师父发心重修寺院。但因山高路险,人力运送建筑材料,不仅耗时耗力,成本也很高。师父无奈打算采用最原始的运输工具骡子。但现在骡子购买及饲养也是问题。求教各位大侠,除了骡子,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2016年11月16日,他披露了商州市镇安县某矿业非法排污的违法行为。2017年,唐代皇家寺院金刚寺面临被拆迁的窘境,他又在微博上呼吁,并让我去抢救有关寺院的历史故事,5月底我写了《皇家寺院——金刚寺》,后被《金刚报》(内)登载。
他时常发起爱心放生活动,组织信众举办祈福、抄经、观影、分享心得等活动,经费不足时自掏腰包;积极为寺院建设奔走相告,并带头捐款,每年的捐款都在5位数以上。那年,一家寺院因资金受困进退维谷,瑞军得知后,用自己的赤诚之心引来企业家援助,工程得以继续,那个大殿的总造价为1200万元,张瑞军功德无量!不由想起一句名言:人活着,总得有个信仰,不光是自己的衣食住行,还要对社会有所贡献。
张瑞军就是这样的人。
2015年,地铁5号线施工,友谊路上要移栽1025棵法桐树,为减少移栽、降低死亡率,几个朋友们联手发起“梧爱西安护桐者联盟”公益活动,倡议通过诗歌、摄影、研讨及专业研判等多种形式,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移栽数量从1025棵锐减至448棵,为西安留住了50年光阴的一条最美的林荫大道。瑞军不仅积极参与,还出谋划策,让座谈会以多样形式呈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他称这次座谈会为“史上最有意义的一次座谈会”。
从2016年,他开始往返西安、四川之间,回到西安就为新皈依寺庙做工作,义无反顾地去放生、修经、座谈。2016年12月24日,他利用西安、四川往返间隙,在古道茶城组织“全民抗霾天下无霾”公益沙龙,聘请自媒体人、环保专家、抗霾人士、法律界人士共同探讨抗霾大事,他提出:多一分奉献,少一分索取;倡导知足、少欲生活。
没有告别的告别
2017年5月下旬,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在古道茶城,当时“金刚寺”的一稿已完成,他看了非常满意,我表示还需要再做调整,已定于6月1日在《西安旧事》刊发。但6月1日刊发后却一直没有他的消息。
2017年6月9日,付老师突然来电,告知我他已去世的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双眼顿时模糊起来,木然了许久……
他于5月31日在西安组织了一场放生活动后,马不停蹄,6月1日从西安赶往成都,转道四川甘孜一家寺庙参加法会,6月2日到达。由于该寺庙海拔4200米,加上之前为活动奔忙休息不足,以及常年病情叠加,出现“高反”现象。6月3日“高反”突然加剧,众居士急忙将他送下山时,已没了呼吸……享年51岁。
张瑞军英年早逝,不论对他的佛友、朋友,还是西安媒体,都是一个巨大损失。
我们怀念张瑞军,不仅因为他是一个好人,还有他与我们相处时思想里冒出的奇特火花。付士山对我说:“晚上翻了一遍他的微博,很多往事就一下子映入脑海,在西安的媒体圈子,他是一个特别优秀而另类的人,他做了有些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的许多事情,可惜的是他匆匆走完了太过短暂的在我们这些俗人看来是悲苦的人生,作为他生前的知己,期盼他在他追求的另外一个世界得到他祈愿的一切!”
此刻,想起他生前所说的:“如信仰佛教,就把自己当成佛、按佛的旨意和法规去想、说、做,你自己就是佛……”
再过两月就是张瑞军逝世6周年的忌日,写这些权作对一位远去老朋友的怀念和追忆。
2023年4月3日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