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清明追思,听听器官捐献者背后的故事
03:27特写|清明追思,听听器官捐献者背后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春风骀荡,草木滋荣。脚下簌簌,却是旧叶辞枝,落了一地。
“喂,您有时间过来参加缅怀仪式吗?”
清明前夕,中山市人民医院器官获取组织(又称“OPO”)的器官捐献协调员们很忙。他们忙着到捐献者家中登门拜访,忙着给器官捐献者家属拨打电话。
这是疫情后,他们首次组织家属们赴广东省器官捐献者纪念园,缅怀逝者。园内,上千个器官捐献者的姓名,包括来自中山的300多个名字,被永远地镌刻在纪念碑上。
广东省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内,上千个器官捐献者的姓名被刻在纪念碑上。南方+ 曾艳春 拍摄
清明期间,跟随着协调员入户走访、电话回访,南方+记者与器官捐献者家属深入交流,了解了器官捐献者背后的故事。
每天泡一杯高山茶
仿佛他从未离开
“敏姐烧得一手好菜,上次回访,她还亲自下厨了。”清明前夕,OPO工作人员叶丽蓉计划这次回访,邀请器官捐献者家属敏姐(化名),一起去广东省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参与今年的缅怀活动。
上午10时许,敏姐将叶丽蓉招呼进门后,从茶盒里捏了一把高山茶。他一边泡茶,一边婉拒了叶丽蓉。她说,最近,厂里外商来访者多,抽不开身。
话音刚落,她便拿着茶杯,上楼给逝去的丈夫“老黄”敬茶、上香,嘴上嘀咕着:“老黄,叶医生今年来看你了……”
老黄,是在中山经营着一家灯饰厂,去年底因交通事故,意外去世。抽不开身,是她说的一句实在话。自丈夫去世以来,从未经营过灯饰厂的敏姐,奔波于经营生意,成了家庭和工厂的“半边天”。
至于缅怀,敏姐也一直都有自己的方式。近半年来,老黄的骨灰一直安放在家中。
“他平时没什么爱好,最爱喝茶放松。”敏姐说,“每天,我给他泡一壶中国台湾高山茶,上一炷香,讲讲厂里的事,就好像他从未离开过。”
叶丽蓉说,起初,从不惜一切代价地抢救到亲人共同商量决定捐献逝者身上有用的器官。这个过程很不容易。
以至于提起这段往事时,敏姐在阳台抽了一会儿烟。
“开颅手术的第二天,医生就说他醒不来了。” 敏姐回忆,当时丈夫生命体征不稳定,胸腔、腹腔有积血。因颅内压高,外观看起来,眼球严重凸起。医生坦言,抢救了十余天后,他经不起二次手术了。
老黄的母亲、儿子仍远在中国台湾。隔着屏幕,儿子说,老黄曾经提过,如果一直醒不来,他不愿意过没质量的生活。“他也跟我说过,痛苦地活着没有意义。”敏姐说,不久后,她在主治医生介绍下,了解了器官捐献,认识了叶丽蓉。
对于捐献器官,老黄的母亲最初是无法接受的。她说,“人都走了,还少了点什么东西。”
“对我来说,我能接受。我也跟女儿讲了,以后我的器官也要捐献的。”敏姐说,“一是能帮助别人,这就是很好的事情。老黄这个人也‘信佛’,爱帮人。二是让我们有个念想,孩子的爸爸还在世界上,别人用着他的器官,还健康地活着。”
在老黄的儿子一遍一遍地劝说下,老黄90多岁的母亲也签下了委托书。她说,希望其儿子的骨灰运回家乡桃园安葬、接受祭拜。而他捐献的器官,则延续着他人的生命,守护着生活在中山的妻女,让亲人都能留下念想。
在农村选择器官捐献
免不了有压力
“我能参加吗?我想去看看他、陪陪他。”清明前夕,与大多数同事不同,OPO工作人员杨伟杰接到了一名器官捐献者家属的来电。
50多岁的彭姨,她计划从宁波只身一人,坐飞机来广州,到广东器官捐献纪念园去缅怀自己的丈夫。
“我丈夫的器官捐了,遗体也捐了。” 彭姨说,“虽说,我书只念到三年级,但是我看过小说。他们说,眼角膜捐了,受捐者的眼睛也会跟我丈夫的长得特别像。那就像是别人带着他,去看世界了。”
三个年头过去了。前两年,疫情防控期间,彭姨一直想来广州看看丈夫,却未能如愿。每次想念他,彭姨总是拿着手机录下来,“这里头,有好话,也有埋怨。”
器官捐献者亲友在广东省器官捐献者纪念园缅怀。 南方+ 曾艳春 拍摄
彭姨说,这次,她要在上千个名字里找到丈夫,给他听听这些心里话。等儿子毕业了,她也希望留在广州,多陪陪他。
在宁波老家,彭姨所在的农村,对于器官捐献,仍然有一些人难以接受。
“现在亲戚谈起时,还会想我是不是太狠心了。” 彭姨说,在农村,这样的决定多少是要承受压力的。“但是,一个器官就能救活一个人。一个人活着,一个家庭就还在。” 彭姨说,“捐献器官,无论别人怎么说,我都是心安的。”
彭姨说,这就好比父子骑驴的故事。儿子坐在驴背上,父亲牵驴,就会有人说儿子不孝顺;父亲坐在驴背上,儿子牵驴,就会有人说父亲好狠心;儿子、父亲都骑驴,就会有人说,驴走得还不如人走得快;儿子、父亲都不骑驴,就会有人说这父子好蠢笨。“让别人说去吧,我还得走自己的路。” 彭姨说。
在医学界,遗体捐献者又被尊称为“大体老师”。面对大体老师,是每一个医学生通往医学道路的必经之路。对医学而言,“大体老师”承载着逝者对医学的寄托。每一名捐献者,在成为大体老师的那一刻,便选择将自己的身体作为献给世界的最后一份礼物。他们行走在生命之后,去点亮更多人的生命。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知多D】
中山OPO成立10年,救治患者1727名
2013年起,中山市人民医院率先成为全国首批试点成立人体器官获取组织 (又称“OPO”)的单位。OPO组织成立以来,在省市红十字会和志愿者们的努力下,中山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让越来越多患者受益。截至2023年3月31日,10年来OPO服务完成器官者386例,捐献大器官1413个,角膜323片,1727名患者获救治,为拯救生命、传播爱心、促进社会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中山市在每百万人口捐献率和器官捐献总量地级市排名全国第一,每位捐献者器官(组织)产出达4.11个,器官利用率在全国排名靠前。
【采写/图片/视频】南方日报记者 曾艳春
【通讯员】林茹珠 陈树立
【作者】 曾艳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