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学设计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4-13
手机版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理解环境的作用。

  一、导入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的小说善于通过悲剧性人物去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今天,我们所要学的《祝福》也正是如此。——《祝福》

  

  二、快速浏览小说,完成如下自学任务

  任务1.理清情节:

  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据此,划分出课文的情节结构(按情节的几个部分进行划分)。

  参考:

  (1)序幕:祝福景象和鲁四老爷

  (2)结局:寂然死去

  (3)开端:初到鲁镇

  (4)发展:被卖改嫁

  (5)高潮:再到鲁镇

  (6)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任务2:理解课文叙述手法。

  1.本文在叙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这种叙述方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倒叙。

  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造成悲剧气氛,奠定悲凉基调;突出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2.思考:运用倒叙的方法一定要注意衔接,文中哪一句是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序的?

  明确:“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三、赏析小说

  活动一:探究人物形象及悲剧意义

  1.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祥林嫂的性格特征以及人物悲剧的意义(写出演说稿)

  2. 每小组一名代表发言,分享探究结果。

  活动二:小说起名《祝福》的含义。

  明确:

  ①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

  ②鲁四老爷正是通过祝福把祥林嫂逼上绝路的。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③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讽刺含义。

  活动三:赏析肖像、环境描写。

  1.找出文中关于祥林嫂的三处肖像描写,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其用意。

  明确:三处肖像描写:

  第一处: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

  顺着眼,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第二处:再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三处:死前与作者相遇。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1%举报/反馈

上一篇:遂宁:一场关于连接的廉洁文化实践
下一篇:安利这个电脑上ai绘画的软件给大家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