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笼换鸟 重现辉煌—蚌埠市多措并举盘活低效工业用地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4-16
手机版

  近年来,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批而未供、闲置和工业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和《安徽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蚌埠市“十四五”低效工业用地专项规划》编制为抓手,坚持分类处置、因企施策的原则,大力推动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处置了以原星宇文化产业园为代表的一批重大低效工业用地,极大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昔日重点项目成今日“重点负担”。

  星宇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宇公司”),于2011年投资建设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项目位于东海大道南侧、中环线东侧,面积约997亩。项目一期用地约589.87亩,星宇公司分别于2012年8月、2012年12月、2013年3月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项目二期用地约388.38亩,星宇公司分别于2013年4月、2013年10月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2014年12月,星宇公司完成项目一期建设,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项目二期建设四栋厂房和相关基础设施外,因星宇公司运行问题,其他项目未能按约定建设,未达到约定的投资额。已建成厂房则面向社会租赁,用于仓库、餐饮、物流等行业,无明确的主导产业,亩均产出低,形成低效工业用地,严重影响了蚌埠市经开区乃至全市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难点痛点较多,处置压力较大。

  一是权利主体复杂。因企业运行不善,未导入相应产业,无力实现预期投资、税收效益。星宇公司为回笼资金,将部分厂房销售或租赁至小微企业及个人,产权分散,涉及利益主体多,处置难度大,极易引发诉讼及信访。

  二是资金压力较大。星宇公司建成的建筑、道路、绿化等设施,资产价值较大。巨额资金给市区政府处置带来巨大压力。

  三是社会关注度高。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作为2012年蚌埠市重点工程项目,在蚌埠乃至全省具有相当影响力。园区长期低效利用一方面影响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则影响政府公众形象,处置不慎,则会引起营商环境方面舆情。

  全力攻坚盘活,园区再现辉煌。

  一是高位推动,盘活低效用地。园区占地面积近千亩,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影响恶劣。为盘活该项目,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存在问题、处置方式、后期运行、园区招商等,听取企业意见诉求,寻求最佳解决路径。经多次研究、多轮协商、多方筹资,蚌埠经开区管委会于2020年10月与星宇协商一致并签订资产收购(收回)协议,通过分期付款方式收回该项目土地使用权及地上资产。

  二是高效利用,提高开发强度。在园区的二次开发利用过程中,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土地高效利用,会同市经开区管委会结合产业特点,规划建设了一批6层高标准厂房,局部地块容积率达到了2.0以上。在符合安全、环保要的前提下,支持部分现状厂房进行改扩建,进行提容增效,超出原批准总计容建筑面积的部分不收取土地出让价款。

  三是高端产业,激发土地活力。蚌埠经开区管委会在充分研判产业发展趋势及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明确了园区新的产业定位,提出大力发展传感器产业,谋划了中国(蚌埠)传感谷项目,并纳入在《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目前,传感谷项目已形成“一谷三园”产业集群总体布局,“一谷”为中国(蚌埠)传感谷,“三园”即MEMS核心器件产业园、科技孵化园、中央创新园。目前,传感谷共引进产业类项目27个,总投资130.5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5亿元以上项目1个。芯动联科冲刺科创板IPO已获上交所受理,希磁科技正在加快上市步伐。园区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了“腾笼换鸟”和“退散进集”,曾经的“小散乱”变成了“高精尖”,改善了园区面貌,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仲健)

上一篇:速览!成都医学院3月新闻汇
下一篇:怎么提高语文成绩小学?2023的这些策略有助于差生提高成绩!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