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位“女特首”谢幕!卸任前回顾42年公职生涯坦言:问心无愧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4-18
手机版

  

  文|阿朝

  编辑|朝子亥

  2021年的10月,林郑月娥作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立法会上发表了施政报告,她身为香港第一任女特首,在报告结束之际也回顾了四年多任期的各种经历,她这样总结道:

  

  “四年多前就任特区行政长官,深感任重道远。这既是我工作生涯的最大荣誉,同时也成为了我人生中的最大挑战。”

  林郑月娥在回顾任期中处理的“修例风波”、社会暴乱还有新冠疫情等等各种事务中,几度哽咽,她说这些都带给了她不小的压力。

  而支撑着她走过这些困难的,正是来自“中央永远是特区坚强后盾的谆谆教诲”、“就职时许下的为香港市民一直护航的承诺”以及家人的无限的信任和支持。

  

  这是她离任前的最后一次施政报告的发表,2022年6月30日,林郑月娥,香港首位女性特首,正式卸任了香港特首一职。

  

  林郑月娥的政治生涯时间不短,1980年起她就成为香港的公务员进入了政务部门工作。

  她在成为特首之前的三十多年,担任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福利署长、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发展局长等等对多许多职位,着实为香港这些年来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同时她在担任各种职位期间,也遇上了不少棘手的风波。

  

  就好比2012年的“反国教”风波,当时的林郑月娥刚刚上任成为政务司司长,这一职位的重要性和权力仅次于特首。

  当时的“反国教”风波可谓是在香港闹得沸扬不止,起因不过是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将国民教育科列为中小学必修科目的建议,一时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中不乏一些反动分子从中挑拨,竟是将“国民教育”、“爱国情怀”污名化了。

  当时香港1000多所中小学,仅存的十几所爱国学校,也因为反动分子去学校发动暴乱,攻击和威胁学校教职工,学校为了规避风险保护教职工的安全,无奈之下只好被迫回避国民教育,导致当时有很多学生是没能获得这方面的教育的。

  当时林郑月娥刚刚上位,身为声望颇高的一位官员,不少人盯着她想看她究竟会如何处理此事,又或者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无论是想看笑话还是认为林郑月娥会明哲保身的人,都想错了。

  林郑月娥一向是十分热爱国家的,对中央十分的尊敬和相信,她完全不会回避此事,甚至直接对媒体说:

  “政府不会撤回德育和国民教育。”

  这一采访放出来,林郑月娥受到了不少反动分子和一些被煽动的香港居民地抨击,然而林郑月娥并不在意。

  她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官员,就应该不畏舆论,同时香港不只是香港,还是中国香港,香港因为历史原因曾无奈脱离过祖国母亲,所幸如今已经回归,那么国民教育对于香港往后的历代青年人就更加不可缺失。

  

  到了2017年,林郑月娥经过数年在政府工作的贡献和声望,以远远超出其他候选人的票数成功竞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

  然而,就在林郑月娥刚上任后两年,她又遇上了香港的一场风波,名为“修例风波”。

  修例风波是香港反对派和一些反动激进分子,表面上宣称和平游行集会,实际上发动各种激进的抗争斗争,甚至已经产生了暴力冲突,完全不符合他们口中的和平游行。

  随着游行集会的不断进行,演发到后面那些反动激进分子已经开始袭击警察、政府官员,警察总部以及特区立法会大楼屡屡遭受包围攻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后来在林郑月娥回忆修例风波之时,她曾表示当时她真的很长的时间每晚都睡不着觉,闭上眼就是今晚那些反动激进分子又要破坏哪里?会不会有普通居民受伤?

  又是哪一站地铁要遭受损坏?前往制止他们的警察会不会又有人牺牲?

  当提到当时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发生的激烈冲突时,林郑月娥表示十分痛心。

  那些激进分子利用这群学生来压制警队,也确实是得逞了,林郑月娥也和警队高层也联系过,千万不要伤害这些学生。

  而根据统计,因为在修例风波中有暴力违法行为被捕的学生,就有三千多名,其中不知是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而且这些学生在被捕人群中占据的百分之四十。

  

  林郑月娥看到这一数据,也更加肯定了国民教育的重要性。

  修例风波对香港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即便是暴力行为已经被制止了,但香港的经济和基础设施的恢复也是迫在眉睫的。

  林郑月娥甚至对政府的每个部门都提出了要求,“每天的工作都应该是对经济发展有帮助才行。”

  可见这场风波带来的损失多大,但林郑月娥依旧是让香港回到了正轨。

  她说,虽然当特首很困难,但不畏艰难、迎难而上一直都是她的宗旨。

  

  她唯一期望的,就是能够在特首这个位置为香港解决好问题。

  

  如此优秀的一位女特首林郑月娥,其实是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之中。

  家里兄弟姐妹众多,家里条件不好,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自然也只能一家7口挤在一个小小的板间房里。

  

  不仅如此,就连洗澡有热水对于小时候的林郑月娥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开心的奢侈事情。

  即便如此,林郑月娥依旧没有荒废学业,她热爱读书,即便在家中她并能拥有一张小书桌,只能利用房间的双层床的上铺来读书写字,因为上铺的高度她每次都还只能站着学习。

  但这并不影响林郑月娥废寝忘食的学习,同时也正是因为儿时的经历,练就了她此后在工作学习中艰苦卓绝的精神,也怪不得她说迎难而上是她的宗旨,她自小就在克服不少困难。

  不仅是林郑月娥自己努力,她的父母也并没有因为家中贫寒就不让她学习,反而十分重视和支持孩子接受教育。

  

  为此,林郑月娥不止一次提到过,真的非常感谢父母在她成长道路上给予的各种支持,如果不是父母给她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别说是成为特首,就算是在香港立足都不是件容易之事。

  父母将林郑月娥送去了很好的学校,她心知父母赚钱和学习机会的不容易,在学校里非常刻苦勤奋,同时她不仅只会埋头苦学,还积极成为学生干部,处理各种事务,想来学生时代的经历也为她之后成为政府官员管理香港事务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了吧。

  而林郑月娥没有辜负父母的栽培,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香港大学并取得了社会科学的学位。

  在大学期间,林郑月娥同样加入了学生会,甚至还曾代表香港大学的学生会前往北京的清华大学进行过交流。

  

  毕业后的林郑月娥,凭借着自己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香港政府工作,而在工作的第二年她就获得了去英国剑桥大学进修的机会。

  林郑月娥十分激动,这可不是人人都有的机会啊。

  即便这是她第一次出国,第一次乘坐飞机,她内心有很多的担忧与害怕,却都被对于学习丰富自己的渴望而压制下去了。

  她与父母亲人告别后,独自坐上了前往英国的飞机,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之路。

  在英国进修期间,林郑月娥曾发生过一场意外,她骑自行车的时候不小心被车撞了,一连在医院住了好些天,这件事还登上了当地的报纸。

  

  正是因为报纸的报道,让同为香港人的林兆波看到了,他喊上了几位香港同学一同去探望林郑月娥,就这样两人在此相识了,后来成为了彼此最亲密之人。

  学习给予了林郑月娥许多,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她影响颇深,此后她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之时,也是如此。

  她会启发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自己选择该如何去学习。

  

  林郑月娥虽然成为了香港的第一位女性特首,在众人眼中她身居高位,看似风光,却无人知道这背后她曾付出了多少努力。

  

  在她成为特首之前的三十七年的政府工作,她遇上并解决了不少困难,从默默无闻的政府小职员,到任职部门官员,再到后来成为特首,林郑月娥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甚至称得上困难重重。

  但是她一直都能冷静地处理,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坚守初心,保持着自己善良美好的品质。

  皇后码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香港面积较小很容易产生一些拆迁方面的纠纷,而在07年的时候林郑月娥被任命为香港发展局局长,就遇上了一场拆迁纠纷。

  当时她上任才几周,在香港中环的皇后码头的拆迁工程就出现了问题。

  皇后码头历史悠久,在当时已经快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是香港一个标志性的特色,也是很多香港人的回忆。

  

  不过自去年新的中环码头开始启用,皇后码头就失去了它的作用,故而政府为了扩充面积决定拆掉已经废弃的码头。

  但是这一决定受到了不少人的反对和不理解,在清拆当天一些反对派自发的在皇后码头静坐甚至绝食抗议。

  在静坐行为持续了两三天之后,林郑月娥看到了纠纷报告,并且只身前往静坐了数百名群众的皇后码头。

  她没有带警员镇压,也没有带政府工作人员谈判,而是自己前来与群众聊天。

  

  林郑月娥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地阐述政府做这一决定的原因,甚至向群众做了通俗易懂的解释说明“皇后码头的存在并没有很大的价值”,同时这一切都是为了香港进一步的发展,为了更多的人能够拥有一个居住的环境。

  就这样,林郑月娥同数百名群众说了许久,这一纠纷也最终落下帷幕。

  而正是由此,让林郑月娥在各界传开了,都夸赞她的处理方式非常机智。毕竟,在香港这种土地拆迁纠纷,可是一大难题。

  而林郑月娥能够受到那么多群众的支持,不仅是因为此事。

  早在2003年的“非典”爆发时,林郑月娥就设立了一个名为“护幼教育基金”的基金会,为的是给失去父母一方或是双方的孩子提供照顾。

  

  因为在当时的“非典”影响下,不少人意外丧命导致一些幼儿儿童就此成为孤儿,林郑月娥心知必须有人帮助这些孩子,不然他们的性命堪忧。

  林郑月娥自此03年起,办立了这个基金会之后的每一年基金会的顾问委员会开会,这么多年她都未曾缺席,可见她心目中对基金会的重视程度。

  她并不是只创立了就撒手将基金会丢给别人,而是亲力亲为地监督着基金会的运行。

  她也并没有只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关心一下,而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操心着基金会,关心着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而在近几年新冠疫情出现后,林郑月娥不仅作为香港特首全力抵抗疫情,还专门设立了“抗疫基金”,这一基金是为了支援香港的中小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有濒临破产的。

  

  而林郑月娥设立基金最主要的目的并非是保证香港的经济水平,更多的是为了保障香港职员的就业,避免出现大量失业人员的情况,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

  她自己就是从基层出来的,所以她非常了解基层打工人的不容易与艰辛,所以这一路走来她都十分关注底层职员的情况,甚至她离任之际还不畏各方的压力取消了“强积金”政策,减轻了打工职员的压力。

  所以,林郑月娥可以很心安理得地说:

  “对于这42年的从政生涯,我问心无愧。尽管仍然有很多人对我有着不满,兴许我也没能做到十全十美,但至少对于我自己来说,这已经是我能做的做大的努力了。这样的结束,我很满意。”

  举报/反馈

上一篇:福建厦门集美区灌口小学:开设中药校本课程传承中药文化
下一篇:中法领导人共同见证两国企业签约,共建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