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奥斯卡最佳动画,我陪孩子看了,的确直击灵魂!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4-19
手机版

  原创 千寻麻麻 东西儿童教育 2023-04-14

  

  大家好,我是千妈。

  很久没分享过电影,好多朋友都在私信问,千妈你是不是最近电影看得少了,是啊,三四月难得春暖花开,不冷不热好季节,周末多数时候都陪孩子在户外玩,看片时间自然就少了。:)

  不过我还是存了部好片要推荐给大家,苹果和BBC首度合作,今年的奥斯卡黑马,最佳动画短片:

  

  

  《男孩、鼹鼠、狐狸和马》

  我和朋友开玩笑说,这部动画可以用来“测试”孩子的专注力和思考力。因为它节奏那么慢,悠然惬意得就像傍晚掠过脸颊的一缕风。画面又那么美,美得每一帧你都忍不住暂停下来细细品味。

  角色间的对话充满哲思,和高刺激动画完全不同,需要观看者有对美的基本鉴赏力,以及沉静思考的能力。

  

  今日分享好片:《男孩、鼹鼠、狐狸和马》

  适影年龄:5岁+孩子和成人

  资源:2023奥斯卡最佳动画:男孩、鼹鼠、狐狸和马_哔哩哔哩_bilibili

  #1

  它源自一本神奇的绘本

  这部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是由Charlie Mackesy的同名绘本改编而成。

  

  这本绘本我也买来收藏了,它非常神奇,19年10月出版时,Charlie Mackesy压根没想到自己会创造一个出版神话。

  这本书一问世就跃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英文版上市7天就脱销,出版商不得不连夜紧急加印。

  

  ▲ 绘本内页

  出生于英国诺森伯兰的Charlie Mackesy自诩为“邋遢的艺术家”,他是《The Spectator》杂志的漫画家,也是一位在世界各地参展的插画家。

  

  ▲ 图源:网络

  “和一个朋友聊勇气的话题”给了Charlie灵感,Charlie把那个场景画成了一幅画。

  

  男孩问:“你说过最勇敢的话是什么?”

  马说:“帮帮我。”

  然后,他又画了更多男孩和几个动物的故事。

  “我把那些画放在社交网络上,被它们带来的反应吓了一跳。”Charlie说。

  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有数千条回复。

  父母、孩子,甚至癌症患者,感谢这位艺术家,因为“通过这些文字和图片,混乱低沉的思绪被转化为清晰的勇气。”

  

  人们在迷路的孩子、坦率的鼹鼠、受过伤而具备戒心的狐狸,隐藏天赋的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虽然Charlie坦言:

  “我只是在写对我自己来说很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一切的开始。四个角色是我的不同部分,狐狸,需要时间来信任;鼹鼠,吃蛋糕来使自己感觉更好;马,可能是最聪明的;男孩,总是在问问题。”

  

  因为太多人喜爱,去年Charlie终于决定与百位动画师合作,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随着电影改编,那些一直活在他脑海中的角色真的活了过来。

  看过动画的人评价说:

  “这绝对是一个适合所有年龄的故事。对于成年人,它在更深的层次上产生共鸣。对于孩子,它用疗愈但不滥情的寓言,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以及如何在脆弱时找回力量。”

  所以,如果你打算和孩子一起观看这部动画,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感悟。

  比如,我喜欢男孩与鼹鼠在树上的对话:

  

  男孩:“你认为什么是最大的时间浪费?”

  鼹鼠:“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

  千寻喜欢暴风雨来临时,男孩、鼹鼠、狐狸和马彼此温暖熬过黑夜的场景。

  

  当你觉得无法控制局面,就专心想着眼前那些你爱的东西。

  暴风雨总会过去。

  #2

  它讲了一个随性又有味道的故事

  接着我想聊聊这是怎样一个故事。

  它和我们平常读的大多数故事都不一样。

  没有很强的逻辑性,也没有蜿蜒曲折的情节,如果你是追求跌宕起伏感的人,恐怕很难喜欢上它。

  但如果你是愿意细细品味的人,就会觉得它有种独特的魅力,轻松、随性又不失深度。

  因为原书就是一个对话的集合。

  电影改编时,照顾到大多数人需要因果,才引入了叙事线索:

  一个迷路的男孩,在寻找家的历程中,与鼹鼠、狐狸和马相遇并发生的故事。

  

  它最精彩的部分,都藏在徐徐推进的唯美画面和途中充满哲理的对话里,我们只需要放松,欣赏就好。

  关于画面必须多说几句,这部动画和《至爱梵高·星空之谜》(Loving Vincent,2017)一样,每一帧都以纯手绘方式完成,来自 20 多个国家/地区的 120 多名动画大师参与了创作,美感绝对是天花板级别,连千寻都感叹,很久没看过这么美的动画片了。

  

  为了不剧透,我只节选了一些自己比较有感的对话片段呈现,更多感受还希望大家看完文章后亲自去体会。:)

  关于乐观——

  

  男孩:你有最喜欢的一句话吗?

  鼹鼠:“若你一开始不成功,就吃一块蛋糕。”

  关于善良——

  

  狐狸:若我没被这个陷阱困住,就会咬死你!

  鼹鼠:若你继续被那个陷阱困住,你就会死。

  男孩:鼹鼠,你为什么要救那只狐狸?

  鼹鼠:我们最大的一种自由,就是可以选择对事情的反应方式。

  关于勇气——

  

  男孩:那些灯光呢,我看不见它们了,感觉我们还要走好久。

  马:我知道,但看看我们已经走了多远。

  关于接纳——

  

  狐狸:老实说,我经常觉得我说不出任何有趣的话。

  马:诚实就是一件有趣的事。

  关于脆弱——

  

  马:别哭,掉眼泪是有原因的。

  鼹鼠:眼泪代表你的坚强,而不是软弱。

  关于放弃——

  

  男孩:我觉得我办不到,我永远找不到家。

  狐狸:有时候你的心智会欺骗你,它会跟你说你一无是处,一切毫无希望。但我发现一件事,你被爱着,你很重要,而且你替这个世界带来独一无二的贡献,所以你要撑下去。

  关于家——

  

  男孩:家不见得是一个地方,对吧?

  鼹鼠:我知道家的模样,它有墙壁、屋顶、门铃,而且每扇窗户中都有蛋糕。

  EASTWEST

  想安利这部片,还有些原因是来自孩子的反应。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几个小孩在我家里,和千寻一起看《男孩、鼹鼠、狐狸和马》。

  我给他们准备了水果和小零食,刚开始小朋友很热闹,一边吃零食,一边嘻嘻哈哈聊天。电影开始后,我看见孩子们陆续放下了手里的零食,脸上慢慢浮现出认真的神情,灯光暗暗的客厅一下变得好安静,只有从电视里传来的音乐声。

  看完后,我问他们有什么感觉。

  居然有三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感觉很治愈。

  说真的,刚听到“治愈”这个词从10岁左右小孩口中说出,我还有点诧异。继而就很感概,这一代孩子物质上虽然丰富许多,精神上却可能背负着我们看不见的压力。

  杂乱的信息,不安的环境,繁重的学业......这些都是压力来源。

  但平时我们习惯给孩子的放松方式,要么是带他们去电影院看哈哈笑的合家欢大动画,要么就是去迪斯尼这样的游乐园嗨森。

  这部片后我发现,孩子的放松不一定要高刺激,有时一部宁静、美好的动画,更能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滋养和满足。

  除了“治愈”,孩子们还说了一些观影体验,也让我挺感触的:

  “觉得这部动画没有讲什么道理,可能就是因为没讲什么具体的道理,反而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感觉很温馨,能回味出很多东西。”

  “你们大人可能觉得挺无聊,但其实如果你们不追求从中学到什么知识,只是去感受,就会觉得很有意思。”

  惭愧啊,选这部片时我还在心里怀疑,这种节奏慢又没有跌宕起伏情节的动画,这些孩子能看得进去吗?结果证明,是我肤浅了,小看了孩子对美好事物,与生俱来的感知和洞察力。:)

  

  影片资源我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周末陪着小朋友一起看吧「链接」

  建议观影年龄稍微大一些(至少5岁+),因为大点的孩子思考能力更完善,更容易触发出丰富的体验。当然,如果你并不追求孩子完全看懂,只是希望给他年幼的心里埋下一颗思考的种子,以及对美感的熏陶,那么年龄小一些也是ok滴。

  类似好片我之前还分享过很多,每部都有附送资源,新朋友可以在之前的文章里逛逛,觉得不错记得点点关注,就不会擦肩而过啦。

  

上一篇:个人认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武汉都将远胜长沙。!
下一篇:芯二代:守天下难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