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
一、 择校和定专业
本人是末流211文科跨专业,从六月份左右开始准备的最后成绩380+,专业课235+。选择专业的话,主要是个人兴趣原因,在综合了艺术类及其他与文化相关的专业后选择了文物与博物馆。这个专业不仅可以帮我将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巩固扎实,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我的专业知识。接着是择校方面,从主观方面来说,作为跨考生,一定程度会倾向于招收人数比较多的高校,这样的话上岸的几率更大,同时复旦大学坐落的城市也是我一直以来很喜欢的。客观方面来说,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学科实力在全国来说是非常有优势的尤其是博物馆专业。近两年了报考人数也在不断扩大,尤其以2022届最多,2023届竞争压力有所减缓,但是依旧有至少1:10的报录比(非官方统计)。分数线去年进复试是365,今年是360。此外2023届的题难度很大,之后出题的趋势应该也不太会降低难度,大家要有所准备。同时,复旦大学文博专硕学费已经涨到10W,所以报考的学弟学妹们要衡量下自己的经济压力。不过,高昂的学费确实也为大家劝退了很多竞争者,所以大家可以权衡利弊后再选择。
二、 初试经验
1、 政治
政治的话,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大家今年大部分人考得都一般。主要原因来源于今年的政治出题风格和往年非常不一样,题更基础,考得更细,而且有反押题趋势。所以24届学习学妹可以多关注下专业的政治老师提供的建议。我个人的话主要是以课本基础为主,自己学透后,如果有不会的地方再去听课,这样效率更高些,适合基础较好的同学。然后是刷题和错题总结,要留给自己去总结反思的过程,这样才能记得更牢。我是用的线上刷题APP,很方便也省时间,推荐给大家。但是如果不适应线上刷题感觉的同学也可以买纸质版,记得后期做好复习回顾就行。总的来说:建议各位同学不要过度依赖报课、报班,要先学会自己看书,有意识去选择课程。其他的方面大家可以去看相关经验贴,会有说明,一定要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再开始。
2、 英语
我自身属于英语有一定有一定基础的。首先的话是单词和语法部分,这个是基础,在把基础都打牢之前不要盲目去做真题。单词的话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且有效率的方法再开始背。语法的话,我个人很喜欢田静老师,老师的话最主要废话少,讲课也清楚。不过我也是有选择看的,只把自己不会的多看几次。真题的话,我是先听课再开始做题,掌握一定的做题方法后才开始做,会更有效率且更能找到自己的问题。不同题型都有讲的非常好的老师,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不要盲从。做题顺序的话,我没有跟着市面上大部分老师建议的那种顺序,我是会根据自己做题的感觉去写,这样会效果更好。
3、 专业课
专业课的话我虽然是跨考,最后还是自己去摸索总结出来的。我是属于在短期内先总览全部会考到的内容,先有大概框架,再根据总任务量去制定细分计划。6~8月份我主要就是把所有参考书过几遍,做到把书上的目录,各章节的标题做成框架图,然后自己消化框架图,在大概了解每本书都是怎么安排的,涉及到哪方面的知识后,我才会细致去学习里面更具体的内容。这样做与盲目开始去看书相比,会让大脑更有逻辑,形成知识框架后,记忆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我几乎没有任何的纸质资料,一方面是我比较懒,有抄写纸质资料的时间我宁愿去把知识巩固到大脑里。另一方面是电子版资料于我而言更方便,它可以帮助我无痛去补充完善自己的笔记。所以在6~8月份也就是形成自己笔记框架的时间段。笔记会跟着我们复习的进度不断完善。9~10月份的话我主要注重于将课本知识和老师的论文相结合。把书上的基础知识摘出来,同时根据老师论文涉及到的再补充,然后每日坚持一定量的背诵任务,打好基础。11~12月份就属于冲刺阶段,这个阶段首先我会整体再把笔记修理一遍,形成冲刺背诵笔记。然后,根据老师的论文及历年真题考到的重点去补充。接着最后一个月左右,每周抽出时间进行模拟,可以是历年考过的题,也可以是当下专业方向的热点等,就是自己有所根据去押题、答题。题型的话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可以选择,每题50分),主要出题除了博物馆方向的,其他方向可以多参考历年真题,会有重复的。博物馆的话重点关注博物馆教育与展览设计部分,还有老师的参考书《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另外要及时补充老师论文里提出的新观点。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班,比如新祥旭考研一对一,针对性强,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 复试经验
网上有很多经验贴,大家可以直接参考。不过现阶段还是建议把所有精力就放在初试上就可以了。到时候完全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
四、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和鼓励
1、 不要做任何自我感动式的无用功,尤其在公共课部分。在考研的过程中要始终知道,决定大部分同学生死的依旧是专业课那300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一定不要顾此失彼,要学会抓重点。
2、 逻辑思维在文科的学习中也非常重要。虽然我们备考的大部分都需要大家的记忆能力,但是去背书也是有方法的。尤其复旦文博考试的着重点就是不仅仅看重的是大家死记硬背的能力,更希望看到大家有条理、有基础支撑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一直会有一些本科出身不太好的或者跨专业的同学会问到会不会受到歧视。我个人的经历几乎可以告诉大家,复旦文博的考试还是相对来说很公平的。所以大家与其去纠结会不会受到歧视,不如将自己的实力、分数提上来,在各个环节都严格要求自己才是最好的保障。祝大家所得皆所愿,岸上见啦!
【经验贴来源于新祥旭原创 考研刘老师:xinxiangxu010,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