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院士:我国开展的高水平医学科学研究显著不足
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4月15日-16日,以“营造医学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目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把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促进高水平医学科技自立自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席王辰作《营造医学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主旨报告。
王辰指出,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健康已经成为我国建成小康社会、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的第一大民需,作为人民健康保障的医学科技创新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学术文化问题突出,“江湖意识”“领地文化”滋生,医学科技进步的同时也不乏“表演性研究”,科研论文被撤稿情况仍时有发生。尽管在努力完善医学科研人才评估评价机制和医学科技评估评价机制,但仍存在如何客观量化更多创新性科技活动、开发创新评价方法与工具,以及覆盖科技活动全链条数据获取与保存机制等突出问题。
王辰说,在机构体系方面,与科技先行国家高效的医教研融合体系相比,我国虽有庞大的临床医师及临床资源,但开展的高水平医学研究却显著不足,且存在投入不足、人才匮乏、机制不畅、资源不均等问题,亟须构建良好的临床研究生态。近年来,我国顶尖科学家数据攀升至全球前列,总人数仅次于美国,但是医学领域顶尖科学家,尤其是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的顶尖科学家严重缺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学敏指出,过分强调“论文数量”“影响因子”“成果奖励”“人才帽子”“课题数量”“学术头衔”等的学术评价形式只能催生“短平快”的成果,成为很多投机者眼中的科研“捷径”,必将极大影响我国医学科学研究进展。
张学敏建议,应坚持正确价值导向、鼓励追求卓越医学创新的科技创新评价原则,构建“代表作”评价、重视原始创新、重大科学发现、体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评价体系,以卓越的科学生态和文化,推动使命驱动和兴趣驱动的研究,推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有价值、真实、可靠的科技创新,推动国家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董尔丹指出,医学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高公共投入、固有伦理问题和监管严格的特征。他建议,以疾病负担和社会需求作为牵引力,以解决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作为驱动力,结合大数据分析促进医学研究资源配置与管理的进一步优化,推动医学科技良好创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六个学部就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与生物学、药学、卫生健康与环境、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组织了重要观点阐述及研讨,为营造医学科技创新良好生态路径建言献策。中国2022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和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的评选结果同期发布。
责任编辑:齐征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