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焖烧壶泡老茶,夏天冷泡新茶,扒一扒白茶圈的两个“大坑”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4-21
手机版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人间四月,又到了“开到荼蘼”的暮春。

  古人写暮春,多是带着惜春、伤春的愁绪。

  借用李易安的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都说春光易逝,尤其是南方的天气,变化无常,像小孩子的脸,七十二变也不足为奇。

  早春时分,春寒料峭,甚至比冬日还要多一分阴冷寒湿。

  几番寒流,几番风雨,乍寒乍暖,朦朦胧胧。

  彼时,我们还在太姥山上,采白毫银针。

  虽然白天微微有点暖了,但夜里还是很冷,盖着厚厚的棉被。

  悄悄降临的倒春寒,更是成为了这些年的常态。

  推开窗户,目之所及处,便是那些挺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白茶树。

  

  白驹过隙,恍惚中,过了仲春。

  白牡丹与我们告别,一下便到暮春节气了。

  走出阴晴不定的仲春,南国的暮春,是一派春和景明的明媚。

  草木经历了暖风润雨,郁郁葱葱地舒展着,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花香。

  这不风不雨的天气,倒有几分初夏的意味。

  于是乎,就有茶友蠢蠢欲动,想尝试冷泡茶了。

  前几日,收到了一条留言,原话是这样的:

  “冬天适合用焖烧壶泡老白茶,夏天我喜欢冷泡新白茶,各有各的风味。”

  但事实上,真正懂喝茶的人,都不会用这两种方式喝白茶。

  原因嘛,请看下文。

  

  《2》

  老白茶,是很多朋友在冬季的最爱。

  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喝一壶热乎乎的老白茶,醇厚甘甜,药香浓郁。

  不仅能暖身,还能暖心。

  而冲泡老白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盖碗泡,二是煮茶。

  结合现实情况来看,冬天若是用盖碗泡茶,温度下降得太快了。

  特别是没有暖气的地方,室内室外都很冷。

  茶汤刚一冲出来,被冷空气包围后,分分钟就凉了。

  和朋友聊个天的工夫,再回头喝茶,就体验到了什么叫做“人走茶凉”。

  但一冲接一冲地喝茶,无疑是在囫囵吞枣,单纯为了赶进度。

  还没分辨出这款茶的香气层次和滋味变化,便一股脑地吞下去。

  两三冲以后,肚子就被茶水填满了。

  如此一来,与喝茶的乐趣和初衷,背道而驰。

  

  针对这种情况,不少茶友想到了煮茶。

  相比泡茶,煮茶是一种懒人式的喝茶法,解放双手,不用一冲一冲地注水和出汤。

  在冻手冻脚的季节里,省去了洗盖碗的麻烦,简单方便。

  可是,煮茶毕竟还得通电,并且需要人等候在旁边,注意关火的时间。

  由此,又有一种更偷懒的方式诞生了——焖茶壶闷泡。

  焖茶壶的原理,和保温杯相同。

  无需加热,只需要把沸水倒进焖茶壶里,再投入适量的老白茶干茶,盖上盖子。

  那么,在相对稳定的高温下,经过漫长的时间,热水会不断刺激着茶叶释放物质。

  

  这个过程中,内含物质在大量析出。

  等到想喝茶的时候,打开盖子,倒出茶汤,随时能喝到一杯温热的老白茶。

  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焖茶壶里泡出来老白茶,绝大部分,都会过浓过苦,浓酽煞口。

  你想啊,若用盖碗冲泡,110毫升的容量,5克的干茶,可能要泡到十五冲以上,才能把老白茶中90%的养分释放出来。

  品质好的老白茶,叶底还能再煮一壶,才算完结。

  而泡在焖茶壶里,是一次性全部萃取茶叶的养分。

  不浓,不苦,不刺激,才怪了。

  

  因此,用焖茶壶泡老白茶,通常的结果就是,闷出一壶汤色红艳、口感苦涩的浓茶。

  同时,老白茶里的药香、陈香、花香等层次丰富的茶香,也大都损耗了。

  当然,如果是一款内质匮乏的茶,仅仅用沸水泡,快出汤,泡不出什么味道。

  喝起来,茶味寡淡,香气单薄。

  那么,这种茶的确适合闷在焖茶壶里,来一次脱胎换骨的转变。

  用时间和温度,让所剩无几的营养物质,充分析出。

  但即便如此,好茶和劣茶之间,还是隔着一条银河系的距离。

  

  《3》

  夏天喝冷泡茶,是近几年的一股风潮。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伴随着气温上升,朋友圈里就有一大堆人开始喝起了冷泡茶。

  而新白茶,无疑成为了众人的最优选择。

  理由是,新白茶口感鲜爽,清新,但沸水泡容易苦涩。

  用冷水代替热水,不仅能压制住苦涩感,而且能喝到清凉爽口,一举多得。

  并且,冷泡茶还有解暑降温的效果,似乎和夏天十分适配。

  可村姑陈还是要说一句大实话,冷泡茶,并不提倡每个人喝。

  从养生角度来说,夏天过度贪凉,很伤身体。

  年轻人体质健康,阳气充足,夏天吃冷饮,洗冷水澡,吹空调,只要有个度,身体就能承受得了。

  

  短时间内,并不会有不舒服的情况。

  就算拉肚子了,也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可如今,缺乏锻炼的人很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更多。

  尤其是中老年人,阳气渐弱,气血不足,体质虚寒,都是常有的事。

  倘若学着年轻气盛的群体,吃冰西瓜,喝冷泡茶,极有可能出现肠胃功能失调,甚至对身体产生不可挽回的伤害。

  所以,出于保护自身身体考虑,喝不喝冷泡茶,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从科学角度来说,其实夏天喝热茶,比喝冷泡茶,解暑效果更佳。

  热茶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扩张毛孔,让汗液快速排出。

  从根本上,消暑解热,神清气爽。

  

  反之,冷泡茶喝进身体里后,只能起到短暂降温的作用。

  内冷外热,身体就需要更多的能量,动用五脏六腑,去调节不平衡的温度。

  当身体接受到低温讯号后,还会适时地收缩毛孔,抑制汗液排出。

  如此一来,胃里被冷气包裹着,淤积在体内,长此以往,身体难保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从茶味展现的角度来说,泡茶的水温越高,香气和滋味物质析出越充分。

  并且,高、中、低各个沸点的香型,都能被激发出来,供我们品饮。

  冷水则会封印住好茶的养分,诸多物质无法释放,只能委屈地泡在冷水里,难以自证清白。

  最后被人舍弃,把那些剩余的营养,留给垃圾桶。

  故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建议大家远离冷泡茶。

  

  《4》

  到底什么样的人在宣传不科学的喝茶方式?

  看来,今天的文章里已经有答案了。

  一为卖劣质茶。

  二为跟风、博眼球。

  真正好的白茶,内质充足,自然是要用沸水冲泡,才能喝到原汁原味。

  而为了让物质更均匀地析出,控制茶叶和水的接触时间,很有必要。

  过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喝进身体里,可没有好处。

  至于推崇焖茶壶和冷泡茶的茶掌柜,大多是对自己的白茶没有信心。

  只好研究一些旁门左道,以此来掩盖茶叶品质上的缺陷。

  这种做法,无疑是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不站在健康角度想,更不为各位茶客考虑,实在是误人子弟。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举报/反馈

上一篇:孩子脑子笨学不会怎么办?家长这么做
下一篇:传化支付破解网络货运平台支付难题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