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复兴的奠基人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4-21
手机版

  赵武,嬴姓,赵氏,讳武,谥号文,史称赵文子。先秦男子用氏,所以称赵武,不称作嬴武,世人尊称其赵孟。赵武是春秋中期晋国六卿,赵朔之子,赵盾之孙,晋文公重耳的外曾孙,赵氏复兴的奠基人,升任正卿执掌国政后,力主和睦诸侯。

  赵氏在晋国历经赵衰、赵盾、赵朔三代积累,尤其是赵盾相继辅佐过晋襄公、晋灵公、晋成公。赵盾为正卿后期,凭着手中的大权及个人的好恶来组织内阁,让赵氏家族的赵括担任公族大夫,赵同、赵婴齐为馀子,也都位列大夫,使赵氏凌驾诸卿之上。“物盛则衰”,权倾朝野的赵盾为政20载而亡,留下庞大的党羽与巨额的财富,这也为以后的“下宫之难”埋下了隐患。

  晋国“下宫之难”中,强大的赵氏被国君与卿族,群起而攻之,惨遭灭门。曾为赵氏家臣,得到赵衰、赵盾器重的韩厥,此时未落井下石,站出来向晋景公进言“赵衰佐文公、赵盾佐襄公,皆社稷之臣,有大功于晋。奈何一朝获罪,而绝其嗣?”韩献子一番话,警醒了晋景公,成功保住了赵氏孤儿赵武的性命。

  在韩厥的呵护下,赵武平静地度过了童年。晋厉公为了弥补当年国君对赵氏的愧疚,也希望通过重用赵武,来压压侈卿的嚣张气焰。当初,晋国有上中下新军将、佐八卿,踩着赵氏上位的郤氏占据三位,赵武的到来,自然得不到如日中天的郤锜、郤犨、郤至三郤待见。赵武20岁弱冠时,大夫张孟之给出了侍奉厉公、尊重栾书、师从士燮、亲近韩厥、敬重二荀,不得罪三郤的为官生存之道。

  “君奢而臣侈、上骄而下贪”,晋国就是一滩浑水。先是栾书引发了车辕之役,弑晋厉公,立晋悼公。14岁晋悼公上位后,为架空并废掉栾书,大胆推行新政,启用魏相、士鲂、魏颉、赵武等新贵,任命韩厥为正卿。后来魏相英年早逝,赵武被命佐新军,自此赵氏重新为卿。

  郑国寻衅宋国,晋悼公率联军将郑国揍得毫无还手之力。赵武代表晋悼公入郑国新郑,与郑简公谋和,换来了郑国长达56年的臣服,晋悼公霸业遂成。赵武为这次晋国复霸战争画上圆满句号,并愈发得到晋悼公的器重。

  就在晋悼公踌躇满志地布局未来的时候,不幸去世了。晋平公继位后,赵武继续支持着执政的中行偃、范匄。范匄去世,赵武为正卿,也标志着下宫之难35年后,赵氏重新登上了正卿之位。

  赵武执政没多久,齐国大乱,他凭借顶级的政治嗅觉,力劝晋平公伐齐,最终晋齐两国签订重丘之盟。欲博周天子好感,重塑晋国霸主光辉形象,赵武委派韩宣子觐见周天子。赵武倡导和平称霸国策,终促成晋楚弭兵之盟,续约百年的秦晋之好。

  赵武一改祖父赵盾霸道直接、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而是以德服人、海纳百川的工作作风。对外,他坚定不移推行“天下共和”的政治主张,重塑晋国霸业;对内,举荐46人皆为国之干臣,且无一被纳为家臣,展现了“天下之才为晋所用”的伟大胸襟。

  举报/反馈

上一篇: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三个步骤,让你学会如何培养自律的孩子
下一篇:文旅部拟对未成年人参与剧本娱乐活动设置保护条款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