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践行新课标理念!江苏小学语文课堂这样变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4-21
手机版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宇 记者 黄艳 / 文 王玉秋晨 / 摄)新课标发布一年,小学语文课堂有哪些变化?4 月 18 日 -19 日,江苏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小学语文)培训暨 " 新课标 · 新课堂 " 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第 1 季)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小学举行。此次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和南京市秦淮教师发展中心共同承办,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小学协办,活动采用 " 现场观摩 + 线上直播 " 的形式开展,近 400 名小学语文教研专家和教师参与线下活动。专家讲座、名师示范课,为新课标的落实明确了方向。

  △陆志平

  新课标将给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任董洪亮提出,课程改革要明确共同的方向。教师在关注课程标准学习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了解课程改革现代转向的根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书本或老师为中心。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语文课标研制组核心成员陆志平针对新课标的学习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把握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深化素质教育,聚焦核心素养,迎接未来挑战;二是领会课标的精髓,认识语文课程标准特有的育人价值和育人方式;三是在行动中学习,要处理好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学评价的关系,在做中学习并落实新标准。

  江苏省教研室李亮博士为在场老师带来了新课标《教学指南》说明。他从编写意图、体例结构、编后思考三个方面细致指导教师如何使用《教学指南》。他指出教师要遵循课标指引的基本方向,理解课标时要有两个基本判断:语文课程的 " 底层逻辑 " 没有变和课程内容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名教研专家和一线名师分享了他们的感悟。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潘文彬从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结构、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实施和语文课程评价五个方面细致解读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语文课程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春对课程目标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建议教师要明确语文课程总目标,分析每个目标的侧重点,同时要把握学段要求,了解学段要求在传承中的新发展。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徐艳老师带来题为《把语文课程理想 " 做 " 出来——小学语文第一学段要求梳理与落实建议》微讲座。她提出,汉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一支点,教师在字词教学中要始终坚守 "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 和 " 以读为主,以问引读,读中见悟。"

  △李希贵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希贵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家讲座。他就如何设计学习任务结合认知复杂性出示了任务设计坐标,提倡设计思维迁移与创造类任务。他认为,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没有体验,就不能形成孩子必备的关键能力;任务学习必须把教师和学生的工具、资源配备好;支持型学习环境十分重要,倡导教室分区,实现多元功能。" 课堂小世界,世界大课堂。" 他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重要方向,教师要予以重视并努力践行。

  △庞世佳老师的示范课

  △骆宁

  研究新课标,探究新路径。三大会场 9 节精彩的语文课堂同时进行,不同年级的展示课各具特色,精彩纷呈,既是一次师生风采的展示,也是一场语文教育的饕餮盛宴。南外明远小学孩子们课上深情的朗读、流利自信的表达以及敏捷的思维等,得到了观课教师的高度赞赏。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小学副校长庞世佳,执教四年级下册《黄继光》,她以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师生合作朗读等方式,带领四年级学生一步步走近英雄人物黄继光。 南京外国语学校明远小学校长骆宁表示,在 " 双减 " 背景下,学校教学尝试 " 适度加减,有效融入 "。如果一个单元要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老师在设计这个单元教学的时候,可能会把复述语文的核心素养作为整个单元教学的目标,并把目标平均分配到每一篇课文当中。" 减 " 就是原有的常规的识字目标,不是完全减掉,而是转移到课前预习,课前导学。花更多的时间," 加 " 对学生复述核心素养培养。

  (编辑 高淼)

上一篇:“武交”通常是指哪所学校?
下一篇:化学这个所谓的“天坑专业”,在强基计划中是否值得填报?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