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蜀”写伟业(八) 人民至上,书写高质量脱贫答卷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表彰1981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以及1501个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共有98名个人、74个集体上榜。
表彰名单出炉后,一位名为“湛蓝夜空”的四川网友动情写道,“作为一名曾经的驻村第一书记,非常自豪!回看脱贫攻坚主战场,数以百万的战友们不负组织期许、不负党员使命、不负青春韶华、不负群众信任。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份成绩来之不易,扶贫路上的每个人都了不起!”
一段质朴的话语背后,是一个个精彩的脱贫故事。
坚持不负人民,坚守目标标准,坚定必胜信心。一张高质量脱贫的四川答卷,正在48.6万平方公里的巴蜀大地上,徐徐展现。
文/王之(图片除署名外由省扶贫开发局提供)
看现在
贫困群众稳步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2020年10月29日,一辆川A牌照的货车缓缓驶入广东省佛山市,车上装的是来自凉山州越西县的苹果。一个星期后,苹果摆进香港超市柜台里,这是越西苹果首次出售到“东方之珠”。
从大凉山深处到“东方之珠”,一条看不见的产业扶贫之路,横跨山海,千里相连。
布拖县阿布洛哈村在悬崖上凿出的通村路。 邹森摄
时间回溯到两年前,在越西县与佛山市南海区合力推动下,越西现代农业产业园破土动工。流转土地、园区务工……越西县大瑞镇瑞青村贫困户杨泽芝一家每年增收5万多元。
山还是那座山,地还是那片地,曾经贫穷的“杨泽芝们”换了一种活法。
通过发展种养业、引导群众外出打工、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我省360万贫困人口主要依靠产业和就地务工脱贫,占脱贫总数的57.6%,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普遍实现了就业、有了稳定收入,没有劳动能力的也享受了低保兜底,实现了吃穿两不愁。
“两不愁”之外,四川持续聚焦“三保障”精准发力,不少曾经破败的乡村焕发生机——
住房更安全。2020年6月21日,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始分房,这是凉山州最后一个启动分房搬迁仪式的易地扶贫社区,同时意味着四川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部结束。“十三五”期间,全省有136万贫困群众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还有62万贫困群众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住房安全进一步提升。
饮水更方便。“以前天刚亮就出门打水,现在家门口就有自来水。”10月16日,秋日暖阳中,甘孜州德格县窝公乡格公村村民白马牛麦拧开水龙头,晶莹剔透的自来水“哗哗”喷涌而下。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建设,309万存在饮水困难的群众都喝上了“干净水”。
教育更全面。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我省全面实行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和“一村一幼”,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中职学校,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就医更便捷。全省基本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大病救治覆盖率达到99.6%,贫困患者县域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支付的占比控制在10%以内。
关注微观个体的同时,脱贫攻坚更带来巨大的宏观变化,我省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可以过桥!”2018年9月1日10时30分,凉山州金阳县对坪镇金沙江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并基本具备通车条件,至此四川全面结束“溜索时代”,10多万群众告别了溜索出行的历史。
全面结束的,还有四川“蜀道难”的历史困境。
2020年6月,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阿布洛哈村实现“车路双通”,藏在群山深处的彝族村落融入全国经济大循环;5个月后,成达万高铁可研报告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川东北革命老区迎来高铁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9.1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34.7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
不仅是交通,脱贫攻坚期内,我省还建起了一批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即使在偏远乡村,曾经点煤油灯、不通电的村庄,也用上电灯、看上电视,可以用手机、上互联网。
时代列车飞速前行,四川没有落下一名贫困群众。
看未来
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精神照耀乡村振兴新征程
2021年省委一号文件发布后,有细心的读者注意到,文件安排的第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擘画我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农村工作蓝图。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四川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四个“不”,即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喜德县跃进村村民马海伍支莫与女儿在院坝内休息。马海伍支莫夫妻平时在外务工,一年收入数万元,得以顺利脱贫。
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川重点坚持‘123’的工作思路,目标还是增收。”四川省扶贫开发局负责人介绍,“1”是坚守一条底线,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是健全两个机制,包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核心就是三个“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3”就是突出三个重点,分别是稳定收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帮扶和激发内生动力。
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尤为重要。我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同样明确:严格落实中央“五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支持凉山州按规定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工作。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是我省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力量源泉,更是每一位扶贫干部用使命担当演绎的生动实践。
何为“上下同心、尽锐出战”?成都市金牛区中医医院手术室护士长袁莉,此前从未到过川西北高原地区。2018年到石渠县援藏后,她组织当地援藏干部成立义诊队伍,克服高寒缺氧的恶劣自然条件,走遍石渠县所有乡镇,在“生命禁区”护佑生命。“每次看到老乡们拿着哈达等在门口,感觉一切辛苦都值得。”
何为“精准务实、开拓创新”?野猪啃食庄稼却不敢吃野玫瑰,这给陈望慧带来脱贫灵感。2012年起,这位小金县达维镇冒水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种植玫瑰,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玫瑰姐姐”。过去8年,陈望慧用“疯子的想法、傻子的做法”,把玫瑰种植变成全县支柱产业,将小金县打造成世界高原玫瑰之乡,找到了高原地区产业脱贫致富之路。
何为“攻坚克难、不负人民”?一组数据让我们痛彻心扉:精准扶贫启动以来,全省150名扶贫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张晋铭、贾巴伍各、余芬、王川……这些扶贫干部以生命赴使命,用精神筑丰碑,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的郑重承诺,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对扶贫事业的忠诚担当。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站在新起点上,聚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必将照耀在巴蜀大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上!
上一篇:官宣!江苏全省开展“四史”教育电影课,13市报名通道正式开启
下一篇:建上中国际部办学点、与交大签约!临港教育力量又添新军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