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孩子留下遗书跳楼,家长痛苦追责学校,学校回应说出网友心声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1-04-30
手机版

甜椒儿妈妈,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喜欢分享,喜欢倾听,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

文|家有小甜椒儿(专注优质原创,抄袭必投诉维权,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抑郁”是一种可怕的情绪,一个人明明拥有很健康的体魄,却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每天活在痛苦和无望中。

身患疾病的人,还可能积极向上地过着剩下的日子,他们对自己的期限大概是清楚的,周围人对他的期限也是清楚的,而抑郁症患者的期限却是不清楚的,可能是下一刻,可能是明天,可能是将来的某一天。

研究数据显示,中国有超过9500万的抑郁症患者,而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超过50% ,其中高中生就占40%,近年来这个抑郁症患者的年偏向幼龄化。

有人说对于青少年抑郁症这个现象,学校要负很大责任,为了升学率,给孩子留太多的家庭作业了,是家庭作业压垮了这些孩子。

真的是这样吗?

11岁男孩留下遗书跳楼,署名“无药可救”的孩子

过去的这个寒假,江西一个11岁的男孩选择跳楼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尚且年幼的生命,他甚至留下了一封遗书,遗书内容如下:

内容除了感谢父母外,还提到了希望父母不要让家里其他的孩子患上抑郁症,最后署名是“无药可救的孩子”

除此之外,他还特意叮嘱,最好有人继续玩他手机里的游戏

家长认为,学校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学校留的家庭作业太多,最后把孩子压垮了。

但是学校对此表示否定,教育局也不认为学校有责任,学校提出孩子假期基本上都是自己在家,家长很少陪伴,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所在,学校方提供了一些聊天记录,记录显示,父母都没有陪伴在孩子身边。

11岁孩子选择离开,到底是谁的错?

从简单的素材中,是谁的责任已经昭然若揭。

孩子的遗书中提到了“希望父母不要让家里其他的孩子患病”,家长一直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孩子,陪伴孩子最多的就是手机和他手机里的游戏,他的生活模式已经变成“写作业、玩手机、写作业、玩手机”,这是才是最能消磨他生存的意志的一点。

近些年来,孩子选择轻生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个案例中,家长很少陪伴孩子,其他很多案例中,家长会陪伴孩子,但是给孩子安排了无休止的任务,这让孩子对生活丧失了希望。

之前看过一个8岁男孩住进了ICU,身体多处器官衰竭,医生告诉家长:孩子的求生意志非常弱,医生也无能为力。换一句说就是孩子根本不想再活过来了,他对这个世界已经完全丧失了兴趣和活着的动力

而这个年仅8岁的男孩在晕倒的前几分钟还在学习。

把孩子推上绝路的,其实是背后的家长,繁重的课业任务并不是那根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健全的人格,比出色的成绩更重要

每次提到学习成绩,总是跟父亲站在一个对立面上,父亲对于我们姐妹的教育方法不认可,认为我们太惯孩子,教育孩子就是要严格,上学的过程中就要紧抓学习,在他看来,每天学习到12点都不够,学生就应该每天扎在书本里,这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但是我们姐妹无一认可,因为痛苦的回忆依然清晰,我甚至之前就产生过不好的想法,当时的想法是“要么高考考出好成绩,要么就选择彻底离开”,现在谈及这个话题,父亲说这是有骨气,我觉得很气愤,也很好笑这不是有骨气,这被歪曲的观念,生活美好的地方还有很多,不能因为成绩放弃所有

索幸的是,离开原生家庭、重组家庭之后,变得阳光起来,生活也变得轻松起来。

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有社交恐惧症,这是常年被圈在家里的后遗症,经过了七八年的时间,才克服这种恐惧,才可以在朋友同事面前谈笑自若,才可以敞开心扉交朋友

因为自己的经历,我一直认为,健全的人格,对孩子来说更重要,人生中可以追求的美好事物有很多,即便是没有成绩,还有其他值得去追寻的东西。

有这样的想法得先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如果孩子在家长的逼迫下一切只向成绩看,一切情绪都是以成绩为中心,孩子就很容易走极端

这一定不是做父母的想要看到的结果。

好的性格才能适应这个社会

只有好成绩能很好地生存在这个社会上吗?显然不能。

初中的时候有个比较要好的朋友,我们是很相似的一类人,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有相似的父母,有相似的成绩。

不同的是,离开家之后,我逐渐调整自己的性格,让自己慢慢变得适应群居生活,适应社会,但是她却没有那么幸运,一直很难适应。

大学的时候她跟我说,宿舍里一个舍友骂她骂得很难听,她甚至遭到了舍友们的孤立,这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无法适应人群。

她自私、好竞争、不服输,不懂得谦让,这些都是拜父母所赐,但是却是极其不受欢迎的。

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想要让我们及时改正那种好斗、竞争、不服输的性格,很难,想要很好地适应群体更难,如果心高气傲,习惯于独处,那或者未来也会有一番属于自己的成绩,但是如果因此觉得痛苦,接下来会有更多痛苦等待着我们。

这就是不健全性格导致的结果。

其实对于教育好的家庭,即便是学霸,他们身上也没有那种锋芒,这种锋芒和不善于社交的特征,只是在常年被父母的压制下形成的。

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他们不断向上,但是应该让他们学会和自己比较,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加进步了,而不是今天的我有没打败那个比我更优秀的人

调整教育方法,让孩子在高强度课业压力下也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人生是一列单行车,孩子的童年亦是如此,长大之后有遗憾,想要重新看一遍沿途的风景,那是不可能的。

为了适应社会,为了闯过“高考”的独木桥,家长一定会关心孩子的成绩,但是我们要记住的是孩子的世界不只有成绩,还有成长中的很多乐趣,家长没有权利去剥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乐趣。

与其给孩子的休息日塞满各种繁重的课余作业,不如给孩子一个喘息的机会,让孩子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的美好。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感觉是漫长的,所以很多时候会不关心,会嫌弃时间过得太慢,但是回头来看又会觉得惋惜,有很大的自责感,觉得应该多陪伴孩子

如果不想有这样的遗憾,那就从现在起,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跟孩子一起成长吧。

上一篇:3岁雪地“裸跑”11岁大专毕业,那个被“鹰式教育”的男孩怎样了
下一篇:安徽阜南:严管出质量,联赛创新奇一一于集等十校举行联考活动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