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钱学森归国前收到神秘电报:切勿中途下船,50年后才知发报人身份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4-24
手机版

  原标题:钱学森归国前收到神秘电报:切勿中途下船,50年后才知发报人身份

  提起钱学森老先生的名字,每个中国人都很肃然起敬。钱学森是我国数一数二的科学界前沿人物,是中国导弹之父,也是两弹元勋,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有现在这样的强大,很大程度上都是多亏了以钱老为首默默无闻的科技人才。

  对中国意义如此重大的钱学森,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本来一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就要动身回国。可是他却遭到了美国的扣留和监禁,美国如此阻挠他回国,就是担心他将会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帮助中国强大起来。

  后来,我们经过多次交涉,并动用了舆论压力,这才迫使美方放钱学森回国。1955年,钱学森坐上了回国的轮船。出发前,他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电报,嘱咐他切勿中途下船。钱学森一直没能得知发报人的身份,直到50年后,发报人的身份这才揭晓。

  成就斐然

  钱学森是个天才,自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资质,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他对理工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成功考进了国立交通大学机械系,力图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完成学业后的钱学森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获得了到美国留学的资格

  他意识到,学无止境,自己的目前所学还是不够看的。如果到更发达的美国去,他就能汲取知识,突破自我,获得长足的发展。而科研水平提高后的他,无疑也能更好地回报祖国。抱着这样的想法,钱学森开始了留学之路。

  到了美国,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航天系学习,他刻苦认真,再加上天资聪颖,很快就获得了麻省理工一众教授的认可,甚至著名数学家卡门也对他青眼有加,收他做了学生。数学是科学的基础,在卡门的指导下,钱学森的水平果然更进一步。

  他在空气动力、固体力学和火箭等领域都做出了成绩,成为了公认的杰出世界级空气动力学家,获得了多方的关注和尊重。这样斐然的成就为钱学森换来了麻省理工终身教授的身份,人生无比璀璨。

  回国之路艰难

  尽管在美国获得了安定美满的生活,但是钱学森一直没有忘记远方的祖国。1949年,他一得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就兴高采烈地在第一时间向美国移民局申请回国。可是,美方也知道钱学森的巨大价值,不会轻易放他回国。

  美方先是对他进行利诱,许诺给他高薪和顶尖的科研设施,然而钱学森不为所动,只想回国。眼看利诱失败,美国就开始玩阴的了,开始对钱学森进行监视,限制他的人身自由。

  钱学森的回国理想就这样不得不搁置了,1950年,眼看祖国陷入和美国的战争中,钱学森报国之心日益热切,他以探亲为理由提出要回国。在多次被拒绝后,钱学森决定摊牌,直接回国。他收拾行装,在1950年8月和家人准备回国。

  然而,这一次钱学森也没能如愿。他在港口被美国海关扣押,回国之梦破碎。美国也彻底撕破脸了,把钱学森关进了特米那岛的监狱,借口钱学森“泄露美国机密”。然而,他们对钱学森的行李和家中的搜查一无所获。

  陷害钱学森的举动失败了,但是美方仍然没有释放钱学森,而是把他关押进了移民局的看守所。在那里,钱学森日日遭受监视,还要被审讯,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个月内暴瘦30斤。

  我国对钱学森被监禁一事,自然是万分愤慨。我们发动国际舆论,对美国进行了谴责,最后又通过协商,通过释放我们这里扣押的美国间谍和飞行员,才换得钱学森回国。这个代价无疑是巨大的,但也是值得的,毕竟钱学森“一个人就抵得过5个师。”

  成功回国

  1955年,钱学森正式踏上了回国之路。眼看祖国近在眼前,可是,危险并没有结束。路途毕竟漫长,美国很有可能会在途中尝试对钱学森动手,危害他的人身安全。钱学森本人也是提心吊胆,在出发前,他受到了一封神秘的电报,电报的内容就是叮嘱他切勿中途下船。

  钱学森本来心中就有担忧,看了这封电报后更是坚定了自己的猜想。理论上,只要钱学森在船上,美国就有义务保护他的安全。可是如果他下船的话,变数就多了。所以,尽管这封电报的发报人不明,钱学森还是很重视,按照电报中嘱托的那样做了。

  回国的路上,轮船在港口停靠时,很多人都下船或观光或购物,只有钱学森一直没有下船。在持续一路的紧张情绪里,钱学森和家人最后成功回国,在1955年10月8日到达国内。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钱学森泪如雨下。

  这一路上,钱学森都在想那封神秘的电报。他推测发报的是担心自己安危的父亲,在国内见到家人后,他就向父亲提起来这件事。可是他的父亲却一头雾水,并不知道电报的事。虽然也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但是钱学森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发报人的主观意图是好的。

  50年后,发报人的身份这才得到了揭晓。原来,给钱学森发了这封提醒电报的不是别人,正是我国的外交部。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的外交境况远不比现在,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我们也知道钱学森回国路上潜藏的危险,可是也无法在明面上做什么,以免招来过度解读。所以,外交部就用钱学森父亲的名义给他发了提醒电报,让他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

  小结:

  钱学森老先生在当时选择回国,无疑是为自己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如果留在美国,他一样可以受到重视,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完成自己的理想,获得超凡的学术成就。

  然而,这不是他想要的,他真正想要的不是个人的生活安定,而是祖国的繁荣强大,所以尽管路上有着千难万险,他也还是要回国,回报哺育了自己的祖国。钱学森老先生亲身证明了,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的。

  责任编辑:

上一篇:网络文明 | 合力防范青少年短视频沉迷
下一篇:一块铁屑在眼中藏匿半年,36岁男子视力近乎失明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