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从查字典、加法运算、ABC开始,中职教育在补谁的坑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4-26
手机版

  今天听了四节公开课,最后一堂英语课印象最深,反差也最大。不是因为其多优秀,而是太惨淡,“静”的惨淡。

  安静的课堂里,老师用纯正的英语教学,滔滔不绝,与之强烈反差的是安静且发懵的学生。看着满板英文,几个听课老师私下沟通,看情况这个班能认全单词的估计都没几个,更别提听懂了。如果不是公开课,估计早已经趴满一屋了。

  这就是现在中职教育现状,尤其是文化课课堂现状。

  学生为什么不配合老师?他们是故意的?显然不是,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他们是真得听不懂。面对这样的问题,中职文化课教学该怎么办?本文我们就来谈一谈中职“补课”的问题。

  

  记得一位组织升学教育比较突出的办学者曾经这样分享他们的成功秘诀:为了能让学生跟得上进度,学校开学先打基础——学四、五周小学和初中知识,然后再开始中职课程。补习内容基本上是从小学起步,语文从查字典开始,数学从加法运算开始,英语从abc开始。

  如果您没有接触过中职教育,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中职教育最客观的现实,由于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太差,不得不从小学开始补起。

  由于中职教育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因此文化课知识点其实基本就是高中内容,只不过相对简单些。但就是这些内容,也需要初中的学习基础。我们的学生呢?他们不仅仅是初中学习跟不上的问题,有一部分甚至是小学阶段就出现了学习问题。因此,这所学校采取的做法,我一点都不惊讶。

  我也上过数学课,也曾经尝试过类似做法。为了让学生学会,而不是仅仅“学过”,我给学生补充初中基础知识,结果学生倒是会了,但花费的时间周期太长了,一个原本四课时的内容,我却整整用了12个课时。而这才仅仅是课程中的一个知识点。

  所以要让学生全部学会,就必须在学生愿意学的情况下,花费教学计划3-4倍的教学时间,才能实现。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难度一旦增加,学生又极容易放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对于学生来说要在短期内学会弄懂,不论是学习时间周期上,还是个人毅力方面,都是考验。

  所以,我经常劝家长,想要高中逆袭,要么天赋异禀,要么特能吃苦,否则很难实现。

  

  一位升学教育办得比较突出的中职老校长,对于开学前专门组织“补课”,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中职阶段课程与初中课程有衔接的知识点,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多,根本不需要专门腾出时间把初中内容全补一遍,这纯属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他建议,学到哪个知识点,再补对应的初中内容。

  其实,这位专家的建议,我倒是认可的。中职文化课的教学内容相互之间虽有联系,但也相对独立性。可以采取学什么补什么的方法,省时省力。

  为此,这位老者还主持编写了相应的教材,看到人家的样书,我有一点“遗憾”,遗憾的不是编得不好,而是他编写的内容,正是我想要的东西。而我们才刚刚研究过,要编写这样的教材,可是人家早已经行动了,遗憾自己发现太晚,行动太晚,错失先机。

  

  从今年升学来看,中职升学竞争已经越来越接激烈,因此,面对着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意愿不高,学习毅力不强的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补足基础,夯实新知识是最大的难题。

  此时,就是考验学校教研能力的时候了,最好用的方法其实就是研究考试。

  根据中职公共课教学大纲,结合升学考试形式和内容,将教材打散重组,以知识点的形式呈现,并将知识点细分到一二年级的每堂课中。每一个知识点,如果需要初中衔接知识,那就先补基础,再讲新内容,让每一次补基础都能在当堂课上得到应用,让学生看到补基础后最直观的实际效果,这也能激起学生重拾初中知识的兴趣。

  

  时间对于中职生来说是宝贵的,说是三年时间,要安排6个月实习,要补基础,本身学得又慢,因此,要想实现“逆袭”就得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教材重构成为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根据考试的知识点,哪些教学内容可以略讲,哪些内容必须讲清讲透,这都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取舍。如果是冲本班的孩子,毫无疑问,所有内容都是知识点,都必须掌握;如果是单招班的孩子,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有些知识点甚至可以战略性放弃,毕竟“都学过”跟“牢固掌握”是两个概念,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大家不仅要懂,还要付诸实践中;如果是就业班的孩子,掌握最基础内容即可。

  所以,针对不同禀赋、不同需求的学生,应当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式,班级设置如此,教学安排亦如此,这才是因材施教,这才是类型教育。

  最后,说句心里话:我们常常抱怨中职教育管理不好,其实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管理,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们补基础,补回他们曾经遗失的知识和信念,让他们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跟得上,走得稳,有信心,能进步。

  举报/反馈

上一篇:国家“海洋公报”发布:9.5万亿元里的青岛担当和机遇
下一篇:广东工业大学助力企业技术创新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