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记忆为何会消失?要想宝宝记忆不清零,家长多用4个方法训练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4-26
手机版

  原标题:儿时记忆为何会消失?要想宝宝记忆不清零,家长多用4个方法训练

  导语:每一个宝宝的成长都是不可复制的,他们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无时不牵动着父母的心。我们总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把宝宝成长的点滴记录下来,留住美好的记忆,这同时也是送给他们将来成人后最珍贵的礼物。

  记忆丢失的孩子:我不记得小时候发生的事今天我打开电脑,无意间翻开孩子小时候的照片,看着看着,不觉笑意盈盈,充满了美好的回忆。这时候8岁的大宝跑过来,看着年幼时的自己,问我:“这是哪个宝宝啊,怎么长得不像弟弟?”

  我惊讶,他竟然认不出自己?我提醒他:“这是你呀,难道你不记得了吗?这是你4岁时,我们一家人去海边玩的照片。”大宝摇头表示没印象。我不甘心,又翻找了许多我认为记忆深刻的场景照片和视频,他看后一一摇头,陌生得像是发现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事!

  一番努力后,我终于接受了一个事实:他完全不记得自己小时候发生的事!这个现象让我感到有点惊奇,我努力尝试着搜索,回想自己小时候的记忆。但我发现,除了5岁上学前班后的一些零星碎片以外,在这之前的记忆几乎是空白!

  人幼时的记忆为何会消失大部分人对于自己4-5岁前的事情难以留下记忆,完全不记得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就像是记忆被进行了一次“大扫除”一样,完全不留下痕迹。

  在心理学上,人们把“儿时的记忆很模糊,甚至像是被清零了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儿童时期失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如何提高和训练孩子的记忆力有趣的是,孩子对于自己身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记得,但是对于自己5岁前学过的东西却记得很清楚。比如,我家大宝幼儿时非常喜欢听《三只小猪》故事,如今他依然能复述大致的情节内容,那时候背过的古诗,也顺口就能吟诵出来。

  如此说来,时间就像一个网筛,把幼时的记忆过滤了一遍,留下来的都是精华。知识性的精华,则有可能会成为孩子将来的学习助推的动力。如果不想让孩子5岁前的记忆被“格式化”,那么家长该怎么做呢?

  【改变教育的模式,加深孩子的记忆】

  有科学论证,人的大脑对于图片和颜色的记忆和敏感度,要远高于语言和文字。

  也就是说,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需要选择更直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可以利用图形和颜色,混合有趣的文字、解说或增加一些律动音乐,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加深忘记。这种记忆方法在宝宝5岁前的早教中更为适用,比起单一的说教方式,简直要好太多了!

  【选择孩子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来教育】

  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仅为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如果要强行把一些知识灌输给他们,即使当时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

  学龄前的宝宝,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游戏,这几乎所有孩子的最爱。寓教学于游戏,玩耍中能感受到快乐,学到知识,最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孩子记忆深刻,不容易忘记。

  【要适时帮助孩子强化记忆】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法则,当信息输入大脑后,遗忘也就随之开始了。遗忘率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遗忘最快,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有些事情,如果不加以记忆的话,就算是大人也很容易忘记,更别说是宝宝了。当你觉得已经记住了某些事,其实只是形成了短暂的记忆,需要经过不断地强化,反复回忆,才能够形成深刻记忆,最终成为长期记忆。

  【有目标地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记忆是可以培养和强化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为了给孩子增强记忆力,家长平时可以多做一些训练,简单的比如:让孩子传一句话、拿某样东西、复述一个小故事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还可借助教具、游戏等帮孩子提高记忆力。比如:把几个玩具藏在家中不同位置让孩子去寻找,教孩子记忆棋游戏等,这些不仅能训练宝宝的记忆力,还能提高专注力和观察能力哦。

  结束语5岁以内的宝宝,记忆力是有限的,但家长可以抓住孩子对图形、颜色、律动音乐等敏感的特点,进行一些早期教育。经常做一些锻炼脑力、强化记忆的小游戏,可令孩子的脑部发育更完善,思维更灵活,记忆力也更具优势。

  最后的话题:您对于自己5岁前发生的事情还有记忆吗?小时候都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事呢?

  本文为莞家妈妈原创内容。如果觉得文章有用,别忘收藏并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责任编辑:

上一篇:安徽省巢湖市中垾市场监管所“三守护”开展流感药品专项行动
下一篇:上海在建最高双子塔张江“科学之门”完成结构封顶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