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思想赋形,让文字呼吸!我在南大学“做”书
近日,一场主题为
“我在南大学做书”的展览
正在鼓楼校区图书馆展出
来自信息管理学院出版专业的学生
在学“做”书的过程中
为思想赋形,让文字呼吸
放飞关于编辑的梦想
成就了近50部精彩纷呈的作品
一起跟随小南的脚步
走进这场别开生面的作品展
探寻作品背后的故事吧!
书“做”之展
—— 全流程编辑 ——
选题策划、内容编辑、稿件校对,
装帧设计、排版印刷、宣传推广,
每一部作品成书前经历细致打磨
凝聚南大学子心血与巧思。
—— 复合型作品 ——
除去书籍本身,部分作品配有
帆布包、明信片、笔记本等周边文创
甚至开发电子版、朗读版、
专有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
—— 多方位展示 ——
组排展示五个版块:
生活、人文社科、科普、童书、文学
观者自行取阅作品选介手册,
附有编辑访谈二维码;
阅读展柜上的编后记、
点击电子屏上的展示报告,
了解书籍制作的更多细节。
—— 参与式策展 ——
“做”书学子参与作品汇报展
统筹、制作与陈列,
拍摄展览宣传片,
推出了“线上展”创新模式。
书“做”鉴赏
《手帐入门:开启你的25小时人生》:
一本手帐式时间管理手册
本书将手帐与时间管理充分融合,逐步引导读者学会利用手帐实现每天“25小时”的高效生活。在封面和版式设计中,编者添加了底纹便利贴、波纹边框等元素,在较为空白的版面则加入了手绘风格的插图和手帐图,图文结合,色彩明快。为提升本书的实用性,采用32开的小开本,符合“轻阅读”的理念。本书获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纸质类模拟书一等奖。
《南大新手攻略》:
一份南大新生玩转新手村的必备攻略
本书用简单轻松的文字带领读者走进南大文化的核心,从景在南大、食在南大、行在南大、学在南大、趣在南大五个方面介绍南京大学,帮助新生尽快融入校园生活,并留出适当的空白,等待读者亲自记录下在南大的点点滴滴。配图采用手绘和简笔画,描绘了南大值得铭记的风景,为读者带来欢乐的阅读体验。
《剪纸》:
纸剪万物,与时俱进
这是一本面向零基础剪纸爱好者的教材。非遗文化常常被贴以“曲高和寡”的标签,非遗传承的重要性经常被强调,但除了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找到非遗与当下生活的连接。非遗不只在传承人的手中才能代代相传,编辑此书是希望能将剪纸这一文化瑰宝展现在更多人面前;希望每一位读者在读完此书后,都可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剪纸作品。
《东西》:
匠心之中寻找生活本味
这是一本杂志书,以“东西”为切入点,探寻物件背后的故事与人文意义。在编辑本书时,编者采用线装的形式,同时注重原创性,文字内容、封面装帧、内文排版等均为自己创作。手工匠人们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手艺,这种心态在现代生活中很值得学习,编者希望通过本书引导人们从匠心中寻找到生活的本味。
《脑洞大开的“搞笑诺贝尔奖”:物理学奖篇》:
不一样的物理科普图书
这是一本能让初中生爱上物理的科普图书。本书聚焦于严谨又好玩的“搞笑诺贝尔奖”中的物理学奖项,通过12个妙趣横生的科学故事和浅显易懂的物理科普来帮助初中生在阅读中品味物理趣味、点燃物理学习热情。在编辑过程中,编者尽可能保证了“科”与“普”——“科”体现在内容来源的真实可靠,“普”体现在对读者阅读感受和接受能力的尊重。
《反连接》:
放下手机,接收宇宙的来信
《反连接——宇宙来信》系列是以宇宙为中心话题展开的6篇关于星球的科普短文,以专业的内容质量搭配艺术的排版装帧,希望引导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放下手机,回归纸张。生活中的每一刻碎片时间都可以用来换取一次在知识、文化与艺术世界中休息的机会。编者期望人们能够通过该系列再次体验纸质阅读的魅力,让城市弥漫书香。
《种子?到!》:
童心与种子的奇幻漂流
本书介绍了7种无毒无害、种植简单的植物,辅以种植视频和科普音频,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亲自培育、亲眼观察、亲手触摸、亲笔绘画这些植物。在文字方面,编者从儿童视角出发,用亲切、口语化的口吻进行撰写,对于一些抽象概念做了形象化的解释。此外,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难以理解的部分辅以图片解读。在版式设计方面,坚持两点——“简洁明了”和“统一中有所差别”。
《会呼吸的庭院》:
带孩子开启一场近在家门的自然之旅
《会呼吸的庭院》系列绘本是以庭院里的动物和植物为主角的图画书,故事选取庭院中的微小细节展开,以小见大,充满自然生趣。通过编辑这套绘本,编者希望传达亲子共读理念,补上自然教育这重要的一环;弥补常识缺失,让孩子了解自然,也让家长避免“我不知道”的尴尬;弥补意识缺失,让身处都市的人发现其实自然就在身边;弥补情致缺失,用自然清新的文笔和灵动雅致的插画净化心灵。
《这是春天呢,是读诗的季节》:
在春天捧起一首诗
这是一本以春天为主题的中国现当代诗歌集,精选舒婷、铁头、戴望舒等58位诗人的春日之诗,按春时、春物、春思三辑分类编排。诗里有对时序与季候的洞见,有对春之物语的倾听,还有在这个季节生发的滚烫情怀与缱绻思绪。为了避免读者在阅读时受到先验判断的影响,编者在编辑过程中隐去了作者姓名,将其置于附录中,突出读者接受过程的重要性。
《跳岛FM》:
播客的反向出版
本书是对播客节目跳岛FM进行的一次试验性改编。跳岛FM是一档文学播客,一份可以听的文学杂志。讲故事是文学最初的模样,纸张上的阅读是沉浸的、有温度的,让文学更为隽永。因此,编者尝试将跳岛FM的音频内容转化为纸上的文字,为听众、读者带来更深层、更独有的感受。目前挑选了8期节目的内容集合出版成两册,全面地呈现访谈内容,同时在书中插入音频的二维码和图片,丰富读者的阅读感官体验。
更多精彩作品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一览
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本次展出的作品源自信管院一门独特的专业课程——《出版物编辑与制作》。课程始终贯彻“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同学们的编辑综合能力。不仅对出版史、书籍史、阅读史、编辑理论等进行系统讲解,拓宽学子学术视野;更不定期邀请资深编辑走进课堂,与同学们交流从业的经历和心得,了解真实的出版业界。
课程的一项实践作业即为“做书”——以书为主体,打造复合型出版产品,模拟真实的书籍编辑出版过程。虽然只是一项课程作业,但出版专业的同学们亲力亲为地参与到从选题策划、选择作者、内容编辑、稿件校对、装帧设计到宣传推广等编辑出版工作全流程,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市场上出版一本书的真实过程。此外,在书籍作品的课堂展示中融入同学评议的环节,设置选题论证会与项目投资鉴定会,也使课程形式更为生动有趣。通过编后记、编辑访谈的形式,同学们记录下珍贵的做书回忆,也对不足之处进行复盘与反思。
长期以来,南京大学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为导向,我校通过推进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相协同,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的同频共振,形成一体化育人合力,丰富一体化育人载体,为培养时代新人赋能。
在南大锚定编辑梦想的起点
以书籍拓展文化原野的疆界
出版学子通过做书
创造出了无限可能
欢迎大家前来参展
领略书香魅力
展览信息
我在南大学做书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出版专硕
书籍作品汇报展
展览时间
展出至2023年7月8日
展览地点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图书馆一楼展厅
主办单位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协办单位
南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
精彩荐读
原标题:《为思想赋形,让文字呼吸!我在南大学“做”书》
阅读原文
上一篇:2022四川成考英语70分蒙题技巧!完整备考计划分享!
下一篇:国内很“费钱”的3所大学,一般家庭难承受,家长需提前了解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