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群:慕道修行,拜师方面;朋友们得把握几个原则: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4-28
手机版

  

  今天有一位朋友问我:志心修行,求道尚善是不是得有缘拜仙长为师才能避免误入迷途,盲修瞎练。

  我回答道:是的。

  朋友又问:那怎么才能遇到自己的有缘师父呢?

  我继续回答道:求道修善,修道悟真,或者说是修心修行向善的话,你完全可以同我一起修行。(虽然我前面讲过,在自身条件不成熟之前,我不收徒;但并不影响招收记名弟子,善信居士等共同慕道修真,省身向善,弘扬优秀文化,为道教事业的发展献一份力。)

  朋友继续问到:其实我就想问问姜道长收不收弟子,琢磨了好久不敢问,担心学太深奥的没那个悟性,也不知道每天要做什么功课。

  其实,招收弟子没有硬性要求,只要自身德行兼优,品性尚好,勤劳善良,一心向道。那学历、性别等无硬性要求。但如果朋友们有想同我一起修行的,那在拜师方面,大家得把握几个原则,在这我也给大家讲一讲:

  拜师方面,朋友们得把握几个原则:

  第一、不轻易拜师。

  拜师是修道者身心性命相关的大事,决不可一时冲动拜师,要三思而拜,慎重而拜,考察而拜,印证而拜。

  真正的明师并不会因为你没有立马拜师而错过的。一些人没有考察老师,不知道老师的底细,只是盲目跟风,拜了一些江湖诡异人士为师,结果,经过多年交往,后悔无穷。有的被老师算计走了很多很多的钱财,有的被老师压榨干了血汗,有的被老师思想控制,乃至人身控制,有的因为接受了邪见而难以自拔,有的受到老师的精神威胁和生命威胁,终日惶恐,有的老师要弟子拜师时发誓,不能背叛老师,一旦背叛,老师就会以法术惩罚云云,老师经常以神道之言威逼利诱弟子,恐吓弟子,你一旦背叛我,将会如何如何,吓得那些不明事理的弟子,在惶恐中度日;或者,老师说了很多令人恐怖的制裁之言,那些不明事理的“弟子”们虽有脱离之心,也不敢脱离,精神上受到了威胁。这样的事情,我们在生活里所见甚多,网络上的更多。求道修行者,何必因为自己的冲动、虚妄、无明而再给自己套枷锁。

  第二、不拜邪见之师。

  一些老师讲的理法夹杂着邪见,自我膨胀,傲慢不已,目空一世,以圣自居。万不可拜此等师。见地有错,就很难在此生扭转过来。

  想拜师,怎么办?一定要先读书穷理,拜师的目的不单单是学理,理论可以跟着经典和书本学,拜师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修,得到老师传承的实修法门,并在老师的指引、呵护下实修而成就。

  拜师的重点在实修实证的指引和修学疑难的解答。

  假如你在拜师前已经穷理明道,则一个老师讲的理法是正是邪,自然会有鉴别和判断。经典就是照妖镜,经典就是指南针,经典就是试金石,经典就是定心丸。明得理容易,实证那些理很不容易,就需要法门,需要明师指导,需要明师答疑解惑,需要明师指引、接引。而明师一定是有传承、有一定修持、有相当的修持经验乃至有修持成就的人。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指导他人明理而实修。

  第三,不拜没有修持经验、修持成就之师为根本师。

  拜师的目的,不单单是学理论,更不是因为老师有虚名而跟着老师沾名利之光。老师明理,可以跟着学习理论,没问题,但拜师为的是修证,为的是悟证究竟之道。老子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没有得道的人本身在变数之中,老师堕落魔道,自己也就很危险。这样的事情,这几年暴露的更多,我认识的有几位修道界的被很多人看做“老师”的人,以前是质朴好道之人,后来都陷到自我膨胀、神神道道的陷阱。

  拜师是一件很神圣很庄重的事情,是性命相托的事情,岂可当儿戏,岂可像世俗中认个老师、认个哥们、认个干弟兄、认个干妈那样随便。很多人拜师太随便,结果陷在里面出不来。很多年前,一位朋友要拜某某为师,我劝他慎重,结果此君不听我的话,死心拜师,以为遇见了旷世名师,再不拜师就会错过机会,不知道哪一生还能遇见这样的大师。拜师后的七八年里,这位朋友被老师压榨去的钱财都是数以几十万计,老师险些拆散了他们夫妻,老师不仅没传什么法,老师越来越显现邪教邪师的面目。好在朋友急刹车,赶忙退了出来。破财是小事,钱没了还能挣,可性命被误导而堕落了,不知哪一生才能转向正道。

  总得来说,向师修行,老师需要考察弟子,弟子更要考察老师,这很公平,也是非常必要的,可是一些人盲目拜师,也不考察,只是跟风,这个非常不严肃。

  一个人得没得道,自己知道,天地知道,明师知道,鬼神也会知道,瞒不住天地神明与明师。

  

  世间之人,智愚有别;仙道之路,慧痴各异。智者以此而登仙,愚者以此而失身;圣人从此而入定,小人从此而迷性。师承法脉,以度人为己任,有教无类;祖传道经,然修真而慧生,失传不真。师徒弟子如亲人,心心相印,息息相连;徒敬师尊似贤人,念念相系,丝丝相牵。乃以神授而分门别传,以成诸品;方能心会而各有所得,乃获次第。

  

  阅读到此,本文完毕。愿有缘读到本文的朋友,吉祥富贵,诸事顺意;

  喜欢本篇文章的朋友,可以转发收藏,咱们下次再会!

  喜欢玄炀观的朋友,可以联系姜老师加入“玄炀观”的官方群作学习交流;

  姜老师本人微信(shigandang9527)。

  

上一篇:尊师重教,“医”路同行
下一篇:太原理工大学在二维钙钛矿激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