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TA的上百场比赛”“我在这里夺冠”“我家到体育馆仅20米”……临浦体育馆
原标题:“我看过TA的上百场比赛”“我在这里夺冠”“我家到体育馆仅20米”……临浦体育馆20年,他们有太多的回忆
对于家乡,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处魂牵梦萦的高地,在萧山临浦,临浦体育馆开创的“小镇办大赛”先河,影响了几代人,在许多人心中无可取代。
一起来听听他们“和临浦体育馆的故事”吧
邵威(70后):20年里见证了临浦体育馆的上百场赛事
2003年临浦体育馆首次举办全国乒乓球超级联赛至今,共举办了国内外大大小小赛事上百场,有没人见证并参与了全部赛事呢?
还真有,临浦体育馆场馆运行主任兼副秘书长邵威。她“20年如一日”,用她的青春谱写了“小镇办大赛”的荣耀。
“临浦体育馆是2002年建成的,是当时萧山数一数二的体育场馆。从2003年开始,我就反复跑北京的主管部门,努力把国际大赛、全国大赛争取到临浦举办。”邵威忆往昔,笑容很青春。
▲举办篮球赛事
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全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世界杯乒乓球赛、亚洲挑战杯男子排球赛、世界华人篮球赛、“海峡杯”男子篮球赛、中国女排联赛、华熙B·One联赛“城市选拔赛”篮球赛……一系列国际、国内赛事相继落户临浦体育馆,让临浦人在家门口看到了国内外顶级赛事,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临浦。
“依托临浦体育馆举办的大赛,明星运动员走进了临浦,和我们的居民一起合影、吃夜宵,还把央视《同一首歌》团队邀请了过来,树立了临浦的文体品牌形象。”她说,为了续写“小镇办大赛”,2017年,她又申报了临浦体育馆承办杭州亚运会的材料,以绿色、节俭的理念推动了扩建后的临浦体育馆“柔立方”运行。
在邵威看来,工业、农业、体育是临浦发展的“三驾马车”,而临浦体育馆正是“小镇办大赛”的基地,通过这一桥梁,临浦以赛为媒,结识了一拨人、提升了一拨人、培育了一拨人,推动临浦和外界的经济、文化等交流,培养了孔伟、钟林等一批体育人才。
▲邵威接受采访
今天的邵威,依然奋斗在临浦体育馆“办大赛”的第一线,为即将开赛的亚洲克柔术锦标赛做准备,5分钟一个电话、10分钟绕一圈场馆考察、出口就是流利的英文国际赛事术语……她忙碌并快乐着,又切换到了逢大赛清晨5点起,夜晚0点睡的战斗模式。
徐超(90后):10年前我和兄弟们在临浦体育馆夺冠
徐超出生在临浦镇蔡东藩社区,是萧山区男子100米纪录保持者(10秒69),临浦镇蔡东藩社区篮球队的主力控球后卫,曾在临浦体育馆经历“封神”一战。
▲徐超和队友们
“我永远记得2014年7月30日那个夜晚,在临浦镇第四届全民运动会上,我们篮球队在村社组决赛中遭遇了浴美施社区队,现场来了许多观众,我的爸爸妈妈、街坊邻居、学生和朋友都来助威,那么多人现场呐喊,氛围感直接拉满!”说起和临浦体育馆的故事,徐超最中意这个。
这场决赛的激烈程度堪比《灌篮高手》中湘北和山王的终极一战:蔡东藩社区队和浴美施社区队比分交替上升,人盯人、全场紧逼的战术让赛况空前焦灼。
那一年,徐超22岁,速度快、突破狠,一旦冲起来就没人能追上,球风酷似《灌篮高手》中的宫城良田。“当时我全场飞奔,不断去抢断、助攻,心里想着一定要得分,不能输。”徐超说。
▲徐超夺冠时刻
但对手很强,比赛非常激烈,两队比分始终“咬得紧”,打到第四节最后两秒时,两队竟然依旧平分。最后,蔡东藩社区队通过一次边路配合,空接、跳投、绝杀,夺得冠军!
“当时我们真激动极了,要知道我们队的成立非常不容易,那时候买球衣都是凑的份子钱,去周边比赛是租的面包车、骑电瓶车……不像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私家车。”徐超说。
“从2012年初次到临浦体育馆打篮球,到现在已有10年,扩建后的临浦体育馆更‘高大上’了,家门口的亚运会,有空一定来看。”徐超也期待着能再次和队友们在临浦体育馆同场竞技,再续兄弟情。
张婷(90后):我的老家距离临浦体育馆不到20米
每次开车路过临浦体育馆,临浦镇前孔社区的张婷总是忍不住多看两眼——如今体育馆西门的那片花海,是她曾居住了20多年的“快乐老家”。
因为直线距离不过20米,张婷一家和临浦体育馆的感情也特别深。
“20多年前,我们是看着家门口的临浦体育馆破土动工,一点一点建起来的。”张婷说。
▲观看乒乓球世界杯
近水楼台先得月,体育馆落成后,张婷看了许多大型赛事:初二时候看了乒乓球世界杯、高中时又看了世界华人篮球赛……“现场看比赛特别热闹,气氛特别好,和看电视直播完全不一样。”
临浦体育馆也是居民们就近健身的好去处。
“每天傍晚,只要天气好,爸爸妈妈就会去体育馆散步,还有大伯大妈们跳广场舞、打门球,我们小孩子也会去广场打羽毛球、绕圈跑、玩滑板、踢足球……”
2021年,临浦体育馆迎来改扩建后的环境升级,周边低矮房屋需搬迁,张婷一家经家庭会议,全票通过为体育馆让道。
▲曾经的老家已成花海
“住了那么多年,对临浦体育馆有感情了,挺舍不得的,但是我们肯定希望她越来越好啊!支持亚运,就举家搬到了1公里外的新家。现在,虽然和临浦体育馆的距离远了,但和她心灵上的距离似乎更近了。”张婷笑道,“距离产生美嘛!”
如今,她已经和临浦体育馆有了新的约定:约定举行亚运会时来看比赛,约定赛后来她的羽毛球馆打球。
屠吉锋(00后):从旁观者到参与者,期待临浦重现“小上海”繁华
屠吉锋是“大赛宝宝”,2003年,他出生在临浦镇塘郎孙村,也是临浦体育馆第一次承办全国乒乓超级联赛之年。
“那时候因为还小,没来得及赶上看乒乓球世界杯,但我从小就听爸爸妈妈说,临浦是‘小镇办大赛’第一城。”屠吉锋为此自豪。
▲观看中国女排比赛
他的遗憾也很快得到弥补——在他6岁稍稍懂事的年纪,爸爸就第一次带他到临浦体育馆看比赛。
“我记得,看的是中国女排联赛。虽然没能看太懂,但现场很热闹啊,大人们大喊着‘加油’,场上运动员也高喊着拼搏,看得我很亢奋。”屠吉锋说,自己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手舞足蹈起来。
作为一名临浦“土著”,屠吉锋直到读大学才第一次离开临浦,但一离开就发现对家乡爱得深沉: 静静流淌的浦阳江、满腹书香的临江书舍、激情澎湃的临浦体育馆……都是他魂牵梦萦的临浦点滴。
▲屠吉锋用镜头记录亚运年的临浦体育馆
今年是他大学最后一年,一月初就已经迫不及待回到家乡实习,用自己的相机,记录临浦体育馆在亚运年的精彩表现。
“这两年,临浦的发展正越来越好,无论城市建设、商业还是体育。扩建后的临浦体育馆很大气,就好像走进博物馆,既有中国元素,又非常国际化。”屠吉锋从当年临浦体育馆里的旁观者,变成了今天临浦体育馆亚运赛事举行的参与者,难掩内心激动,他期待着扎根家乡,和临浦共同成长,为建设“古越繁华地 幸福临浦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橙柿互动
责任编辑:
上一篇:【致敬最美劳动者】信阳市羊山外国语中学教师彭瑞:小个子大能量 用爱育人育心
下一篇:原创金嶝棒球青少年活动营在翔安开营,台湾中学校长:交流让两岸减少产生误会可能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