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最经典的几句话,渡了无数人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5-04
手机版

  梁晓声笔下的《人世间》,真可谓说尽了人世悲欢,道尽了人情冷暖。根据这本书拍摄的电视剧《人世间》,真实还原了书中的种种情节。在拍这部剧时,梁晓声本人也在监视器旁边。他跟着剧中的演员起起伏伏,悲喜交加。这般情怀让我想起一个作家,当写到书中主角死了的时候,他掩面痛哭。

  朋友连忙安慰他说:“你是作者,你可以让主角不死啊。”他啜泣地回应道:“他不得不死。”

  我似乎很能理解作者的感受。创作真的是水到渠成的,每个人物都有他本该的宿命。所以,我也很理解梁晓声的悲喜。好的作品,值得一看再看。《人世间》如是。初看只知剧中事,再看已是剧中人。剧中几句经典语录,渡了无数人。

  每当自己觉得累了,迷茫的时候,看看这几句话,就又满血复活了。

  

  朋友圈流行一句话,“圈子不同,不必相融”,圈子涵盖的意义是身份、地位、三观的差异。喝咖啡的能和喝茶的聊到一起吗?

  道不同,不相为谋。

  当初周秉昆在酱油厂上班的几个工友身份、家境都差不多,他们组成了“六小君子”,发誓要永远在一起。

  后来,吕川和向阳不甘于现状,考上大学离开了工厂,取得了高职高位。

  而其他几个人还在原地打转。

  6个人再聚会时,吕川的一番话引来国庆的不满,讽刺他满口空话,不做实事。

  身份变了,导致三观发生裂变,双方见识、境遇都不在一个层次,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也是必然结果。

  纪伯伦说过:

  “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照亮。”

  合适的圈子和层次,与金钱无关、与社会地位无关、和阶层无关。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在一起,有相同的话题、思想一致,相处不累、久处不厌,才是应该拥有的圈子。

  

  是啊,成年人的世界,就算天塌下来都要好好挺住。你自己不坚强,没有谁会替你勇敢。

  生活之舵是由我们自己来操控,前进还是后退,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觉得苦吗?

  没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渡的劫。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或许,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又或许,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只管往前走。

  再回头看,你会发现你已经走了很长的一段路。

  

  也许在我们很多的概念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所以有些人一生执着于一件事,付出所有。

  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努力终会有回报,但事实是,你所看见的和你所认知的不一定是正确的。

  所谓的“金子总会发光”,前提是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金子,而不是凭着一腔热血的自以为是。

  人这一生,对于平凡的我们而言,很多事都是要争取的,如果你不去争取,不抓住机会,很难会成功,更别说空口无凭的“金子会发光”了。

  

  曲秀贞,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秉昆能够和她成为忘年交,是秉昆的幸运。亦师亦友的“曲老太太”,不仅在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还在精神上指引青年工人们。

  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是你最大的责任。

  每个人境遇条件都不同,不能千篇一律地要求。但是有一条,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你的学业、你的工作、你的小家庭,就是你的“一亩三分地”。

  

  《人世间》是一部用最传统和最朴实的方法创作的长篇小说,充满着诚意和使命感。作家以自己近70年的人生积累、生活阅历和智慧判断完成了“写一部反映城市平民子弟生活的富有年代感的作品”的心愿。感觉作者要在古稀之年给作为作家和知识分子的自己交一份答卷,也给身处的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交一份答卷。

  

  作家说,《人世间》用文字为他所了解认识的家乡人画了一组群像。他们中有中高级干部,大学教授,有公安干警,有文化馆长、报社编辑,有商人,有导演,有市井小民,也有更多的在岗和下岗职工……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他们命运跌宕起伏,每个人身上都既有清晰的时代烙印,又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总的来讲电视剧已经拍得挺好,但是对比原著还是有许多删减,原著中对于许多的细节描写得更加透彻,对《人世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原著看看,利用休闲时间拜读梁晓声老师的文笔,提升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您感兴趣的话,点击下方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

  举报/反馈

上一篇:哪些人适合学法学专业?
下一篇:“移动书屋”“山味书屋”“‘微光’书屋”……你pick哪一个?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