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新路径 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落地深圳技术大学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5-06
手机版

  4月24日,由深圳标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主办的首届深圳标准化活动周启动。活动现场公布了“湾区标准”,以粤港澳三地高共性、易融合的重点民生领域为切入点,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共110项标准。同时,深圳技术大学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和中国质量标准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签署了标准化校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参加活动并代表学校签约。

  会上,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致辞。

  深圳是全国首个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此次首届深圳标准化活动周包含10场活动,深圳技术大学主办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SAC/SWG27)全体大会暨标准化教育系列活动,包括标准化教育专题座谈会、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SAC/SWG27)全体大会、标准化教育校企合作启动会等,旨在整合国际国内标准创新资源,推动高层次标准化人才培养,用标准化手段推动质量强国建设。

  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落地深圳技术大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加强标准化工作。

  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原主任、工作组主任委员陈钢表示,在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指导下,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正式获批成立。深圳技术大学作为秘书处承担了大量任务,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标准体系框架搭建,启动了51项国家标准计划,为筹建工作提交了一份满意答卷。作为全国首个标准化教育相关的标准化技术组织,第一届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是由来自国家级科研机构、高校等各领域、各单位的66名委员组成,主要负责标准化教育的基础通用、教学系统、教学内容、教育效果、能力评价等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4月25日,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SAC/SWG27)在深圳技术大学举行首次全体大会,大会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探索标准化教育新形式与新方法,建立健全标准化教育标准体系,努力解决标准化教育工作面临问题与难点,着力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奋力推动我国标准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会上,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同意将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落地深圳技术大学,这是对深圳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特别是在标准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极大肯定。”他表示,“标准化事业的稳步开展离不开标准化人才的系统培养,离不开标准化教育的全面推进。标准化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和示范推广的倍增器。”

  据悉,自建校以来,深圳技术大学就高度重视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工作,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第一个质量和标准领域的院士工作站。2019年,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和深圳技术大学共建成立深圳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近年来,学院深入探索“专业+质量和标准”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既懂专业又懂质量和标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我们现在主要在本科及研究生阶段,在所有的学院专业中嵌入质量和标准的课程”,深圳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执行院长黄曼雪介绍。同时,深圳技术大学连续3年举办国际标准化青年英才暨IEC青年专家选培活动。该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标准化青年专家,通过持续培养及重点跟进,培育一批年轻的ISO、IEC等国际标准组织任职人才及国际标准化专业人才,为国家与国际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入探索“专业+质量和标准”模式,为我国标准化教育工作贡献“深圳质量”和“深圳标准”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并作出了建设质量强国的战略部署。在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SAC/SWG27)全体大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表示,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化事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都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争抢世界标准化领域的“蓝海”和“高地”,以高标准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副司长徐长兴表示,标准化人才是标准化事业的第一资源。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对标准化教育、科研与创新提供了重要遵循,对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军表示,“标准化教育作为标准化理念、知识和技术传播的一项有效手段,对标准化人才培养、标准化理念普及和标准化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速度终有上限,但质量永无止境、标准成就未来,有什么标准就有什么质量,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原国务院参事张纲认为,近年来,深圳技术大学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我国标准化教育工作贡献了“深圳质量”和“深圳标准”,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的成立,为我国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引擎,特别是在推动质量强国和国家标准化战略实施上将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标准化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人才缺口大、师资匮乏、供需不平衡等共性难题。对此,中国计量大学原校长、SAC/SWG27工作组顾问宋明顺认为,标准化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在缺少前人经验的前提下,深圳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作为“专业+质量和标准”的融合试点,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标准化教育之路,对于解决好标准化教育工作“教什么”与“怎么教”问题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而深圳丰富的产业行业资源,也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标准化提供了实训基地,诠释了标准化人才培养的全新实践。

  “标准是可量化、可监督、可比较的规范,是配置资源、提高效率、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工具,是衡量工作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尺度,是一种具有基础性、通用性的语言。”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顾问张晓刚这样形容标准在当下世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张晓刚充分肯定了深圳技术大学及其质量和标准学院,始终以满足质量管理及标准化产业需求为导向,在打造国家国际化标准人才培训基地,集聚国内外质量和标准专业优质资源,搭建协同育人平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寄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工作组加快标准化相关课件的研发、标准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以深圳技术大学的标准化教育实践为探索,注重消化吸收国际经验,积极参与教育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打造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视野、内容科学、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标准化教育体系。

  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展望新时代标准化教育工作新路径

  首届深圳标准化活动周议程丰富。在深圳技术大学举行的标准化教育专题座谈会上,标准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当前开展标准化教育面临的困难、发展需求建言献策,共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方式。

  会议提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创新着力探索标准化教育开展新路径,推动更多的高校开展标准化教育,让更多老师参与授课;要注重标准化教育校企合作,主动与重点企业探索专业领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机制;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立标准化互联网数据库和电子学习平台,使标准化知识学习更便捷。

  此外,在标准化教育校企合作启动会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和中国质量标准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表示要全力打造更好、更优的标准化教育资源互联网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方便教师获取国内外前沿标准化教育资源,助力提升标准化教育工作水平。

  对此,深圳技术大学质量和标准学院教授黄理纳表示,在打牢学生课程专业基础之上,学院将标准化的知识技能实践贯穿于专业学习之中。通过“工坊”这一实践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践标准,提升“体验感”。黄理纳以在深圳蓬勃发展的医疗器械领域为例,学院将该行业领域在生产制造、产品销售等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与质量、标准相关的标准化技能融入教学,令学生早早树立起标准化意识,让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

  (深圳技术大学供图)

  (原标题《率先探索标准化教育新路径 全国标准化教育标准化工作组落地深圳技术大学》)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举报/反馈

上一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追风逐月,还得是大理
下一篇:提升学历的作用是什么?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