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锤一凿,一凿一挑,徐汇这里的非遗传承生机勃勃
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雕刻艺术。黄杨木因其紧密的纹理和独特的象牙光泽而被称为“木中象牙”,经过精心雕琢,成品呈现出鲜明生动、逼真传神的风格,不乏风趣幽默,富有时代特色和艺术美感。近日,这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位于长桥街道的上海工业技术学校,成为学校社团课之一。
左为导师陈华明作品,右为学生作品
长桥街道社区文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桥街道是非遗项目“海派黄杨木雕”保护单位,社区文化中心将非遗送进校园,通过现场展示与体验式互动相结合的形式,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海工业技术学校黄杨木雕社团的指导老师,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黄杨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陈华明,他已经从事黄杨木雕60多年。这位满头华发的老教师告诉记者,黄杨木雕对美术功底的要求相当高。“在同学们正式接触到木雕之前,必须先上四节的雕塑课程,训练立体造型能力。雕塑是做加减法,哪里缺了还能补一块。但木雕是减法,刻坏了就没有修改的机会,所以在制作前和制作中要有充分的思考。”
黄杨木雕制作工艺精细繁复,需经过构思草图、塑造泥稿、选料取材、制作粗胚、雕刻实胚、精心修细、擦砂磨光、细刻发纹、打蜡上光、安装配脚等10余道工序。在课堂上,陈华明用橡木演示了如何把正方体木块制作成粗胚。
一锤一凿,一凿一挑,不到五分钟就勾勒出了一只松鼠的大致轮廓。站在一旁学习的学校黄杨木雕社团社长屠欣然告诉记者,陈老师以前说凿子和木料呈47度是最佳角度,不会伤害到刀具。
在导师演示后,16名社团成员纷纷站到操作台前,拿起工具,开始了他们的木雕之旅。他们先用锯子把多余的木料锯掉,再按照事先在木块上画好的图案,用凿子和锤子一点一点地去推敲,去雕琢,直至将木块塑造成粗略的形状。记者注意到,有的同学选择难度校低的爱心图案,有的同学则挑战复杂的猫头鹰。
木屑飞溅,锤声不断,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认真严谨地对待这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非遗传承在长桥街道生机勃勃,传统手艺在操作台上得到传承和弘扬。
杨宜修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