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女儿读完大学,换来的是“不要再联系她”,网友:该安慰哪个?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5-21
手机版

  有人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女孩子的心思比较细腻,更容易在父母面前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很多男孩的家长羡慕不已。

  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呱呱坠地到学业有成,这期间要花费父母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即便是再辛苦,家长也觉得值得。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自然懂得知恩图报,但网上却有一位家长分享自己“痛苦”的经历,网友看完竟然不知道该安慰谁,是什么让他们这么为难?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父母总是无条件的付出,并且没有任何的怨言,大学生在没毕业之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毕业之后才知道钱原来这么难赚。

  开始慢慢理解家长的辛苦,心疼他们的付出,网友有一条“如果我未曾存在,我的父母会有更多钱”的话题,触动了不少大学生的心。

  

  大部分家长并不觉得养孩子是一种负担,反而很享受这种过程,他们不求学生毕业以后能收到多大的回报,只希望他们过得好。

  国外的子女教育方式,只负责到学生18岁,之后就要全凭学生自己,但国内的父母基本都要负责到学生大学毕业,甚至在毕业后还要接济学生一段时间。

  学生自然在工作赚钱之后,用力的回报父母,但有位家长却在网上吐槽自己的“不孝”女儿,本以为会收到网友的安慰,结果却不尽人意。

  

  我家女儿是独生女,大学刚毕业时候找了一份老师的工作,但是工资太低,还要背负大学期间的贷款,所以就换了很远地方的工作,工资也高一点。

  之前她爷爷过生日,家长开玩笑似的找学生借钱,女学生表示自己的钱用来报日语培训班了,表示这个月发了工资再给。

  家长还吐槽:学习日语有什么用,言外之意就是在表示学生在浪费钱,明知道赚钱不容易,还乱花。

  

  这位家长和女学生每周都会进行电话沟通,女生之前在外面有被跟踪的情况,后来生病高烧将近40度,但由于路费太贵,家长只是在电话里安慰女学生。

  从那之后,女学生便不接家长的电话,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联系,家长便给女学生发了语音,询问不接电话的原因,并借了500元钱。

  学生才刚毕业不久,本质上还是学生,就算是毕业很久的学生,自然也需要家长的关心,学校教育和家庭关照,二者都不能缺少,结果家长一张口居然是借钱。

  

  女学生转了2000元之后,和家长吵了一架,表示一个月不要联系了,之后确实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联系,过年时家长希望能够团聚,但女学生却说路费贵不回去,家长十分不理解。

  父母让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考上好大学,出人头地为家里争光,帮助家里,还是希望学生能够有更高的素质,更好的生活。

  家长的字字句句都在表达是女学生都问题,自己供她读书,把她教育成人,毕了业,转眼就不要联系,但比起家长的遭遇,网友们更心疼这位女学生。

  

  从家长的叙述中,不难看出家庭情况并不差,但学生上大学却用得是助学贷款,一般都是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学生才会用。

  毕业以后一边还钱,一边支撑家长的“借钱”,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哪能那么容易就找到高薪的职业,就业的压力已经让他们喘不过气。

  这位家长之后还表示她表姐都是主动给家里钱,不少网友表示,其实最后这句“主动给钱”才是关键。

  

  学生吃苦挨累的经历都不是家长关心的重点,她只看到你赚多少钱,能给家里补贴多少,到最后还觉得自己是最委屈的那个。

  大学生刚毕业,步入社会有很多难题,更何况这位女生远在其他城市,身边连个亲戚朋友都没有,遇到问题只能和家长说。

  而家长表现出来的关心就是打电话,甚至还让女学生的姥姥也出动,让学生体谅父母的难处。

  

  没有金钱的资助,也没有实际的关心,这才是让学生心里难受的真正原因,接受高等的教育,学生更懂得人情世故。

  写在最后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高过书本教育,学生的言行举止和心理都深受家庭的影响。

  有家长觉得压榨式的教育方式更好,但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都说深受父母关爱家庭出来的孩子更优秀。#父母教育#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上一篇:万能的“催化剂”
下一篇:美国留学奖学金及申请要点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