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才筑梦 向海图强奋力打造区域人才集聚新高地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5-24
手机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引领驱动”,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向海聚才”计划和引育人才、成就人才、服务人才“三大行动”,用人才“第一资源”激活创新“第一动力”、推动发展“第一要务”。

  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以更高政治站位向海聚才

  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事业进步的“原动力”。北海开展“向海聚才”计划,加快打造“一区两地”,助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

  践行“向海经济首提地”的使命担当,打造区域性向海经济人才集聚区。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考察时,提出并阐述了“向海经济”的概念。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4年再次考察广西时,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为广西特别是北海擘画了美好的发展蓝图。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北海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打造向海经济的主导力量,搭建向海产业人才合作交流平台,优化产业布局和人才结构,着力把“向海经济首提地”打造成“向海经济示范区”。

  利用国家级海洋科研平台的资源优势,打造面向东盟的海洋科技人才新高地。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是贯彻落实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发展向海经济的重要平台,是在广西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坚持在用好用足第四海洋研究所科研资源优势上下功夫,把科研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竞争优势,吸引集聚中科院南海研究所等20多家科研机构进驻海洋产业园区,促成中国—东盟国家蓝色经济论坛会址落户北海,汇聚高层次研发人才142名,其中院士等国家级人才23名。持续建强海洋科技人才承载平台,激发海洋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发挥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旅游名城的集聚效应,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名人名家汇聚地。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吸引10余万“候鸟”旅居北海,其中不乏文学、艺术、教育、医学、科技等领域的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深入挖掘“候鸟”中的名人名家,用足用好名人名家资源,在招商引资、科技攻关、品牌打造、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共联系服务名人名家72名,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服务机制。

  紧贴地方实际需要,以更宽眼界视野引育人才

  人才是衡量一个地方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北海开展“引育人才”行动,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加快构建高水平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突出“急需紧缺”,让人才匹配发展。引育优秀人才,要“量体裁衣”,也要“量力而行”。编制“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靶向引进教育、医疗、产业等各领域人才。近年来,累计引进知名专家72名、高层次创新人才339名、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2689名。发挥旅游、康养、海洋等资源优势,着力打造“职教之城”,北海康养职业学院已建成开学,演艺职业学校等10所职业院校正在加快建设中。

  破除“四唯”观念,让人才脱颖而出。深化改革、破除“四唯”,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精准之举。按照三个标准评定产业高层次人才,给予不同等次的扶持奖金以及就医、购房等优惠待遇。截至目前,全市已认定27名产业高层次人才,发放奖励资金77.2万元、兑现企业扶持资金1.63亿元,集聚高端服务业企业576家。

  克服“后发”劣势,让人才柔性流入。柔性引才是破解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引才瓶颈的关键之举。出台“特聘专家”“候鸟专家”等柔性引才制度,打破地域、户籍、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的刚性制约,实现以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契约管理为基础的非全职化人才引进。探索在发达地区设立“人才飞地”“科创飞地”,物色当地科研团队入驻搞研发,推动科研成果在北海孵化转化;引导北海重点企业在飞地设立研发机构,招引当地人才搞研发。近年来,柔性引进院士专家团队4个、教育顾问和特聘专家6名,不断壮大发展“硬内核”,积蓄发展新动能。

  紧扣人才发展要素,以更强支持力度成就人才

  尊重人才才能广聚人才,崇尚人才才会人才辈出。北海开展“成就人才”行动,优化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条件,让人才有更多更大的“用武之地”。

  千方百计做大做强产业,为人才提供更大发展平台。产业强则人才强,人才兴则产业兴。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全产业链发展战略,培植“工业树”、繁茂“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以绿色化工、电子信息、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新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高端造纸、能源为主的6大产业。实施产业园区提质计划,海洋产业园区入选广西首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动3个园区、3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升格为国家级,国家级园区和孵化器数量位居广西第二,全市7大产业园区共集聚专业技术人才6.3万多名。

  倾尽全力给予优待扶持,为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初创型人才和新业态人才最为“珍贵”也最为“娇贵”。注重加大扶持力度,提供“人才贷”专属信贷、孵化场地等支持,给予房租减免和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优待。连续6年举办“双创”文化节和“双创”大赛,评选出96个优质“双创”项目,培养1500多名“双创”人才。出台高端服务业“双招双引”扶持政策,引进现代金融、软件信息等领域企业570多家,集聚新业态从业人才2.4万名。

  想方设法优化营商环境,为人才提供更优发展生态。营商环境是人才竞争的重要软实力。北海锚定“稳居全区第一、进入全国20名”目标,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要抓手,刀刃向内删繁除弊,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实现广西营商环境年度评估“五连冠”,2021年、2022年连续2年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发言。优化营商环境已经成为北海招才引智的金字招牌。

  紧盯人才所需所盼,以更大留才诚意服务人才

  人才难得,轻视不得,耽误不得。北海开展“服务人才”行动,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务工作,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服务环境。

  替人才解决后顾之忧,以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留才。子女就学和家人就医是人才最大的后顾之忧。大力实施教育“三三零”工程,3年投入37亿元建成32所中小学校,面向全国高薪引进3名高中校长,引入重点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1700多人,基础教育软硬件水平跃居广西第一方阵。实施“名医工程”,投入28亿元新改扩建6家医院,全职和柔性引进102位知名医学专家,每年划拨5000万元经费用于科研和人才培养。

  为人才提供生活之便,以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留才。留住人才关键在于为人才营造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设立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开辟惠企惠才“直通车”,在政务、安居、交通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和优惠政策。建设人才公寓,落实人才周转房1154套,近5年来累计兑现人才安家补贴1.2亿元。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北海英才园,加快打造国际化、高端化名人旅居地。

  让人才感到爱才之意,以尊才敬才的社会氛围留才。爱惜人才,贵在走心,重在用情。积极推行四家班子直接联系服务人才制度,加强与名人名家、优秀专家沟通联系。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量身订制住房安居、医疗保障等方面的专属服务。定期选树一批优秀企业家、优秀科技工作者、北海工匠,深入挖掘、宣传人才先进事迹。近3年来,累计选树了120名贡献较大的优秀人才。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上一篇:中医实践技能考试这样评分!样题及解析思路大公开!
下一篇:四川高校排名top4, 川大毋庸置疑位列第一, 四川农大也稳步前进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