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4首,重要知识点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5-25
手机版

  原标题: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4首,重要知识点

  竹 里 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注释

  ①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② 深林:这里指“幽篁”。

  ③相照: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

  二、译文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又长啸。幽篁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其中,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三、思考探究

  1.诗歌的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四、理解性默写

  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注释

  ①玉笛:笛子的美称。

  ②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③故园:故乡,家乡。

  二、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飞出的?随着春风飘荡,传遍洛阳城。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曲调,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三、 思考探究

  1.赏析“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

  “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的“折柳”的曲调引起的。由此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思乡之情。

  四、 理解性默写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 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去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语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7. 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一、注释

  ①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②凭:请求,烦劳。

  ③传语:捎口信。

  二、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路途遥远,两袖被沾湿,热泪依然流淌。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三、 思考探究

  1.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双袖龙钟泪不干”?意在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夸张。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2.任选角度,赏析诗的后两句。

  诗人用这两句诗提炼出特定环境中的典型情节,别出心裁,体现了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四、 理解性默写

  1.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4.《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晚 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一、注释

  ①杨花榆荚jiá无才思:意思是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杨花,指柳絮。榆荚,指榆钱,榆树的果实。才思,才气,才情。

  ②解:懂得。

  二、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芳斗艳。就连那没有才气的柳絮和榆钱也不甘寂寞,只知道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三、 思考探究

  1.“百般红紫斗芳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争芳斗艳的美丽景象。

  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示例:柳絮一团一团的,就像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四、 理解性默写

  1.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2. 通过拟人的修辞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的句子是: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4.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end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初三研究中心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2022中考专题

  责任编辑:

上一篇:自考一年考几次?
下一篇:考研两次终成功,学姐分享:考研调剂流程及窍门,提前了解和收藏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