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 赋能城市更新 | 让历史文物建筑更好助力城市发展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5-29
手机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政策文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近几年,多部国家级规划、政策文件发布,对建筑遗产保护传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等给予指引。各地出台相应的文件,有针对性地结合各自情况开展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使得老建筑的本体得到很好保护,文化价值得到挖掘和弘扬,功能得到升级、价值得到提升,很好地融入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

  政策制度保驾护航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拓展利用、严格执法等方面作出了部署。随后,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促进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见》,要求准确把握文物利用的基本原则,多措并举,切实让文物活起来。

  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指导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重要遵循。意见聚焦文物工作的重点难点和改革发展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制度创新和精准管理,推动文物工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之国家文物局相继出台《文物建筑开放导则》《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等文件,指导地方扎实开展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工作。

  各地也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依据《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提出的相关要求,针对腾退后的文物建筑应如何使用这一广泛关注的热点命题,研究出台了《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从政府政策层面对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文物建筑合理利用指引》,从总则、利用流程、分级利用及分类利用、装修、公共工程设施等方面对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进行了规定。《苏州市区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实施意见》解决一直以来困扰苏州古建筑保护和利用的诸多瓶颈问题。福建省印发《福建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实施意见》《福建省文物建筑认养管理规定》,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这些规章制度,成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落地实施的重要保障。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汤羽扬表示,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文物保护利用的管理制度与机制得到建立和完善,推动实现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加强保护,注重价值挖掘

  古建筑的保护利用,重中之重是保护,因此在修缮中要最大程度保留建筑本体,留存文物的历史信息。比如贵州海龙屯海潮寺修缮在“最小干预现状、最大化保存历史信息”方面表现突出,并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保护方法。海潮寺项目采用了“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式,设计方全程参与了海潮寺的施工过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相关各方及时沟通协调,在严格遵照文物保护原则、贯彻保护理念方面达到高度统一,并通过施工前详勘、施工中隐蔽部位打开后对设计方案及时准确调整,使得海潮寺得以优质、高效、顺利完成修缮。

  周围环境的整治和提升也是古建筑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比如在福建泉州府文庙的环境整治和历史风貌提升中,当地拆除了文庙西侧4栋风貌不协调建筑,并对场地进行了覆绿,还将文庙北侧沿打锡街的3栋商住楼进行了降层处理,对百源路、府学路沿街建筑进行了立面整治。由此文庙建筑群的历史景观视廊、历史环境风貌得以恢复,使得文庙恢复了其在泉州古城及城市文化复兴中的重要地标地位。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黄滋表示:“在古建筑的保护利用过程中,要注重其文化价值的整理挖掘。”青岛水师饭店建筑始建于1899年,初建时为德国海军俱乐部。据悉,在确定如何将这座百年建筑融入城市发展时,参建各方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挖掘价值和严谨论证,确定将其利用定位为“电影文化”这一独特且具有唯一性的主题,拓展延伸后,提出“电影文化艺术体验中心”的活化目标,从而形成“教育+服务+文创+旅游+餐饮”的多产业形态融合发展的模式。通过价值挖掘,促使水师饭店旧址形成契合文物核心价值主题的业态,成为青岛市的新型公共文化活动空间。

  合理利用促进功能升级、价值提升

  在古建筑的利用方面,各地充分挖掘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将其转化为城市的文化地标,既保护了老建筑,又进行了功能升级和价值提升,进而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认为,老城古建筑保护发展,应立足“让文物活起来”的方针,通过剖析历史建筑在城市当中的特点和定位,将其融入城市发展之中、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当中,以激活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形成“老瓶装新酒”的发展格局。

  在遍地胡同的北京西城,有一条海派弄堂——泰安里,如今修缮一新,以独特的风貌呈现在公众面前。作为西城区首批文物活化利用计划的项目,泰安里“变身”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泰安里在腾退修缮、保留“文化原味”的基础上,通过运营主体负责日常运营、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进行监督、多个优秀内容合作商合作运营的模式,让泰安里变为与城市发展功能相匹配的新型公共服务空间。不仅如此,还通过融合多种业态,吸引不同人群,将这里提升为地标性建筑,激发周边区域生机,让社区和文物一起“活”起来。

  “文物建筑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城乡环境中,赋存环境的不同会带来利用方式的差异。”汤羽扬说,特别是当文物建筑位于历史性地段、文化景观地等文化资源富集区时,文物建筑价值溯源、选址特征、历史功能与其周边的街巷格局、山水环境、地域文化必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利用中与周边各类资源整体联动,不仅可以凸显文物建筑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带动周边区域振兴,形成集聚效应。比如浙江松阳三庙的活化利用,以“街区化”视角,对周边多个历史时期的各类历史元素、古树、老旧建筑、街头空间、生活习俗等整体研究,分级谋划多样化的业态,并通过“泥鳅钻豆腐”的方式在片区中植入现代开放式廊道系统,重构了一个与传统呼应的公共空间体系,串联所有保留的遗存以及梳理出来的公共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泉州府文庙积极探索文庙建筑群保护利用方式,突出儒家文化遗产的展示、阐释、体验,以国学传统文化知识教育为载体,广泛开展祭孔、教育和节庆等各类文化活动,举办泉州教育史话展、刺桐风物泉州市情展等专题展览,凸显了其历史文化积淀在当代的价值。

  (中国文化报记者 李佳霖)

  广西梧州:

  历史建筑保护,留住城市“乡愁”

  中国文化报驻广西记者 郭凯倩

  ▲ 三总府文化旅游博览区 梧州市文广体旅局供图

  梧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部,是一座有着2200年历史的岭南文化古城,素有“小香港”“百年商埠”“广西水上门户”之称,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近年来,这座古城将历史遗留的印迹融入城市更新的步履中,不断创新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方式,在不断发展中留住乡愁。

  梧州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目前全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6处。早在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骑楼文化街区保护条例》,为梧州历史文化的保护利用搭建了顶层框架。

  2022年4月,梧州市出台了《梧州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在这一方案中,将“历史文化保护更有力”作为城市更新行动的9个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兼顾完善功能和传承历史,落实历史建筑保护修缮要求,在改善居住条件、提高环境品质的同时,展现城市特色,延续历史文脉。

  “2022年,梧州市在五坊路—大中路历史文化街区启动骑楼城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11亿元。”梧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城市更新办专职副主任丁旻晖介绍,项目遵循保护为主的原则,采用文脉延续、肌理织补、新旧共生的思路,修缮沿街骑楼、整治内部空间、完善道路排水设施、增加公共开放空间,进而赋予旧城新活力。

  作为岭南历史老城,梧州尚存着很多历史建筑,如建于清末的美孚石油公司旧址、英领事署旧址、梧州邮局旧址等,以及一些散落于市井的岭南民居。对于历史建筑和街区的更新,梧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保护要走在前面。

  早在2010年,梧州市就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关于历史建筑的大规模摸底和调查。至2021年,梧州市开展了第三批历史建筑的普查工作,目前已有49处历史建筑被纳入拟定名录,并对已经公布的22处历史建筑进行了挂牌保护,并建立资料库。

  2022年,梧州市编制了《梧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建立了历史建筑所有人和代管人,以及属地政府、社会公众、技术专家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通过制度建设推动解决在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建筑遭到破坏、拆除等问题,逐步构建起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风貌。

  在龙母庙景区以南,白云路以西,一片大气恢弘、古色古香的明代风格建筑群分外醒目,这是梧州三总府文化旅游博览区,也是梧州城市更新推动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行动之一。

  三总府文化旅游博览区的建设不仅是城市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有机结合的典范,更弘扬了梧州历史文化、再现了岭南古城辉煌。该博览区能串联起龙母庙、中山公园等梧州几大旅游景点,带动周边大片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梧州对红色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也成为城市更新工作的一项亮点。在今年初举行的梧州市“两会”上,《梧州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条例》获得一致表决通过。同时梧州市整合各级财政资金,投入财政资金5500多万元修缮提升大同酒店旧址等43处党史教育基地;推出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开展50多场红色经典沉浸式演出,打响了“梧州——广西革命的摇篮”红色品牌。

  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梧州将进一步挖掘、利用、保护、传承好岭南文化、龙母文化、红色文化,将推动骑楼城—三总府—龙母庙景区整体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岭南文化博物馆、文化民俗生活体验区等文旅融合项目,全面激发文化旅游发展活力,让历史印迹成为城市名片。

  黑龙江哈尔滨:

  促进城市生态与历史文化和谐共生

  中国文化报驻黑龙江记者 张建友

  ▲ 游客在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参观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近日,集收藏、展览、研究、交流于一体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博物馆群,每天迎来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

  原哈尔滨市委办公区作为历史文物建筑旧址,哈尔滨市本着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的原则,将其打造成哈尔滨博物馆群,各个楼宇外部充分保留历史建筑的原汁原味,内部则突出主题,精心布置展陈。博物馆群于2020年10月建成向公众开放后,成为城市新地标。

  哈尔滨市博物馆馆长齐旭光说,改造提升后的原哈尔滨市委办公区,以展示城市历史文化为核心,通过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利用声光电等数字技术,使参观者在观赏、参与、体验中感受哈尔滨历史文化的厚重。其开展的研学游、科普游等主题旅游,形成了文化旅游新业态。

  哈尔滨博物馆群是哈尔滨市保护利用历史建筑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一大亮点。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洪新说,哈尔滨市对历史文物建筑加强保护利用,通过展示其文化内涵、文化脉络,突出了城市多元文化特色,从而成为连接文化带、架通旅游桥的重要抓手,提升了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松花江铁路大桥始建于l900年,是中东铁路西部线的第一座桥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技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百余年历史的松花江铁路大桥千疮百孔,破损严重,已不能继续承载铁路运输的功能。2014年4月9日,最后一列火车通过,宣告这座百年老桥停止运营。

  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哈尔滨市投入10余亿元,启动中东铁路公园和城市慢行系统建设项目,按照“轨·迹”的设计理念,既有铁轨的延伸、记忆的延续,又有绿色功能和城市文化的更新与传承,2018年开门迎客后,迅速成为哈尔滨新的休闲娱乐和旅游观光的打卡地。

  中东铁路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园分南、北两个区,以“铁路与城市为主题”的南区,设有表演舞台、台地园、文化角、小型集会广场等。北区以“铁路与文化”为主题,通过铁路博物馆、站亭、铁轨、蒸汽机车等铁路建筑及设施,系统展示铁路建设发展历程与哈尔滨城市发展历史。

  据了解,哈尔滨市不断借鉴先进地区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开发、利用经验,并结合哈尔滨的实际,在努力把城市的历史记忆留存好、守护好的同时,把文脉传承跟现实生活融合好,把哈尔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好。包括索菲亚广场、中华巴洛克、中央大街、中东铁路群等历史建筑的设计、修缮、改造过程中,提前征集民意,及时公开公示,并将利用成果让公众共享,不断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哈尔滨市阿城区是金朝开国都城所在地,金上京会宁府是金王朝修建的第一座都城。阿城区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全力打造金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东铁路总稽核官邸经过哈尔滨市南岗区重新进行修缮后,建成了哈尔滨市南岗博物馆,并推出“南岗区百年历史展”,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参观。

  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物保护处处长可文秀说,今后,哈尔滨市将继续发挥传承城市历史文明、弘扬城市先进文化的重要使命,把历史建筑作为展示城市历史、树立城市形象、推动城市文明程度提升的重要工作,把历史建筑打造成群众满意、游客青睐的亮丽美景。

  城市更新要“以人民为中心”

  赵 娜

  城市更新作为一项综合性城市治理工程,既关乎国家或城市的未来发展和文脉延续,又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为我们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以人为核心、以文化为重要支点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城市更新不仅是自上而下的外部资源配置过程,更是自下而上的内生需求挖掘过程。从目前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城市更新实践看,它们大多是在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下,经由专家团队的指导和论证,由专业机构负责策划和实施,以项目运作的形式推进的。但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参与度较低,其主体性角色和能动性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应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引导和鼓励本地居民在地参与。实际上,每一次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过程也是培育社会和赋能居民的重要过程,要想使社区居民愿意参与、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城市更新,需要走进基层社区,倾听和挖掘居民的切实需求,邀请当地居民和“深藏”在民间的高手贡献智慧、集思广益,从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和痛点出发合理配置资源,真正进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实现更有温度的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不仅是城市空间和基础设施的更新,更是关系的更新和文化的重塑。随着中国整体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区普遍面临着人与地、人与人、人与社会历史三种关系的疏离问题。要解决人与地的关系疏离问题,核心是重建对“附近”的关注和对城市及居住社区的归属感。其次是人与人关系的疏离。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寻找和建立共同话题,重建社区凝聚力和守望相助的邻里文化。最后是人与社会历史关系的疏离,即社区居民与自身历史之间关系的疏离。这就要以文化分层唤起和引领社区的文化信心,弥补社会分层引起的心理落差,使居民重拾文化自信,增加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社区活力,提升居民幸福感。

  笔者认为,可以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为契机,邀请居民围绕社区中或邻近社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参与社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活动,进行社区文化空间的再创造、社区文化活动的再组织和社区口述史的再书写。由于不同城市和城市中的不同社区在人口结构、文化需求、历史文化积累、区域地理特质、经济形态以及景观风貌等方面本身就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在设计和实施城市更新项目时,应充分认识、尊重和利用这些差异性,做到因地制宜。对社区的人口结构、经济形态、文化需求等进行调查,尤其是对社区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文化遗产资源的存量进行挖掘与整理,应成为社区动员和居民参与城市更新项目的第一步。这样做,对于老旧的本地社区来说,意味着唤起居民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增加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对于新建移民社区来说,则意味着在居民各自的文化知识系统中,增加人人可参与的话题和共同的历史文化知识,在居民各自的家乡文化与新居住地的历史文化之间,建立起新的有机联系。

  由此,可以在丰富社区公共文化空间、重塑和谐邻里文化的同时,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赓续城市文脉,改善人与地、人与人、人与社会历史的疏离关系,重建对内认同、对外独特、高度整合的城市文化和社区文化。而新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要求在充分尊重社区文化权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吸收社区参与遗产的保护、管理和传承工作。毫无疑问,在未来,社区将成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阵地,散落在城市空间中的有形文物遗迹、名人故居、社区共同记忆的地点,连同它们的文化记忆和口述史,都应该成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社区居民共享这些文化资源,同时也应担负起将它们传承向未来的重要责任。

  (作者单位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责编:陈道霞

上一篇:「医讯宣布」:南宁医院治疗白癜风/玉林/治白癜风医院
下一篇:九江工人文化宫办中医养生班深受欢迎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