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十年弄潮江海声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5-30
手机版

  

  

  代表作1:【十年弄潮江海声·创造】科技创新大潮涌动 千帆竞发勇进者

  【宣传带:十年弄潮江海声创造篇2022】

  倾听大时代的发展故事,记录奋斗者的鲜活面孔。非凡十年,江苏逐梦前行。

  这是迎难而上的勇毅之路,这是敢为善为的开拓之路,这是改革创新的进取之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行动《十年弄潮江海声·创造篇》。潮起东方,听见一个乘风而起、破浪前行的新江苏。

  【正文】

  江淮大地,辖江临海,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儿女以梦为帆,以奋斗为桨,弄潮江海,奋楫前行。

  敢为人先,开山破浪,是江苏人的精神特质。十年来,一个个“率先”、一次次“创举”接连不断地在江苏出现、发展,江苏大地涌动着源源不断的创造力。系列报道《十年弄潮江海声·创造》,今天播出《科技创新大潮涌动,千帆竞发勇进者胜》。由江苏台记者周洋采写:

  【出录音】无线通信件首次把传输速率的话达到了1tbps,那么在实时的验证方面,我们实现了双载波200G的实时无线传输,这也是当今世界上太赫兹领域无线传输的最高传输速率……【录音渐止】

  今年8月23号,在第六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发布了全球首个6G TKμ极致连接无线传输试验平台V1.0,为实现未来6G无线传输能力较5G量级提升的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时间倒回到2012年,尤肖虎牵头完成的“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一研究实现了从2G到5G的跨越发展,这是江苏获得的首个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十年后,尤肖虎正带领他的团队进行6G通信技术研究,一个个原创的成果从江苏走向全球:

  【出录音】我们在5GSHANG 已经积累了非常好的人才基础、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和过去我们3G时代刚起步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在这样一个起步条件下,我们把6G做得更好,完全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是非常有信心的。【录音止】

  尤肖虎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兼首席科学家。由省市共建的紫金山实验室,虽说成立时间不长,但在未来网络、B5G/6G通信、网络安全3个科研领域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发布10余项全球首个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并成功进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序列。紫金山实验室科研部部长齐望东认为,这是因为紫金实验室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极具包容性和开拓性的科研空间:

  【出录音】在科研成果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以后,我们如何能把它进行真正地实现产业落地?我们在这上面制定了非常大胆的政策举措,把90%的科技成果的转化收益都可以赋予团队。对于激发团队实现产业落地,完成真正的产业转化,这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的。【录音止】

  科技大潮奔涌向前,原始创新是潮头涌起的第一朵浪花。

  十年来,以紫金山实验室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依托江苏强大的科研、产业优势,顺势而起、厚积薄发。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初步建成世界集成规模最大的船舶与海洋装备总体性能试验设施群。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组织实施29个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先后三次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杨广文:

  【出录音】回过头来看,我们无论在科学问题的支撑、重大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发展上,我觉得我们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凝练聚集了一个200多人的团队——高性能计算团队,对未来我们这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会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录音止】

  畅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方能让创新河流奔腾汇聚成海。

  2013年,江苏成立了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这是江苏科技改革的“试验田”,着力于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打造我省重大创新成果“策源地”。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

  【出录音】在江苏去找细分产品领域的龙头企业,我们和它共同成立联合创新中心。这个联合创新中心不是做研发本身,而是做帮助他们做战略研究、做技术路线图,去提炼征集这些企业它想要解决的一些技术难题。然后它把这个难题提上来,我们通过我们的研发载体研究所帮他解决。【录音止】

  如今,省产研院的两项改革举措列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清单,并在制造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和能源环保等领域建有研发载体72家。

  根深者叶茂,源浚者流长。

  江苏作为我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在全国创新大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标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要求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江苏仍在苦练内功,再攀高峰。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张华:

  【出录音】我省依然需大幅提升前沿技术、颠覆技术、重要基础研究的知识生产能力,打造更完善更全面的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增强“风险意识”,注入“创业家基因”。【录音止】

  代表作2:【十年弄潮江海声·夺冠】一张薄膜撑起中国“芯”

  【宣传带:十年弄潮江海声夺冠篇2022】

  从2012到2022

  十年探索 十年奋进

  应国家战略之需 聚力专精特新  

  江苏沃土绽放新枝 中小企业逐浪奔涌

  从默默无闻到行业尖兵

  从“小巨人”到“单项冠军” 

  亮出“智造”底色 澎湃创新动能

  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潮起东方”融媒产品《夺冠》

  看经济大省勇挑大梁

  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竞相涌现

  【正文】

  今年初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实力圈粉,高效环保的储能电站成为“供电神器”,充分彰显了“绿色办奥”的理念。而成功的背后是企业的不懈努力,面对国外垄断,江苏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解决了“卡脖子”的难题,研发生产出最核心的部件“全氟质子交换膜”。【十年弄潮江海声·夺冠】今天就为您介绍这张薄膜驰骋行业的故事。来听记者姜奇卉和张君仪的报道:

  【出录音】(国家电投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要(使用)电车,这次氢车是本届冬奥会的一大亮点……【压混止】

  今年,在“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北京冬奥会办奥理念中,“绿色”位列之首,氢燃料电池车表现也十分亮眼。由江苏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全氟质子交换膜”就应用在了北京冬奥的氢能物流车上。更鲜为人知的是,冬奥会的储能电站项目也用了这张膜。江苏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大伟告诉记者:

  【出录音】一个是在物流车上面,冬奥会的氢能物流车。一个是在国家电投在冬奥会上有一个液流电池的这个项目,液流(电池)这块的话,我们是国内目前的唯一的国产的供应方,冬奥会国电投的500千瓦时的储能电站,也是我们的提供的这个质子膜。【录音止】

  在企业车间,记者看到了“全氟质子交换膜”成品,它小小的,外观平平无奇,就像普通塑料薄膜一样,很轻,轻到1平方米却只有20多克重,但就是这样一个产品,却能直接影响电池的寿命和性能,又能确保清洁零污染,技术壁垒很高,类似电脑里的“芯片”。此前,该产品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封锁。

  为此,杨大伟带领研发团队与厦门大学合作,花了三年时间试验了1800多个配方,终于打造出这张膜的生产线,开始投产,并且不断迭代:

  【出录音】质子交换膜主要是用在两大块,一块是储能的液流电池行业,一块是氢能行业。在我们公司开发出来之前都是美国的杜邦公司、戈尔公司所垄断的,我们主要是为了解决产业链的“卡脖子”的一个难题。是从08年开始开发全氟磺酸质子膜的钢带流延设备,这条产线已经迭代了到第五代了,我们每一代生产线都是我们自主开发、自主设计,包括自主制造的。【录音止】

  和氢燃料电池车不同,储能液流电池一般用于大型储能电站,往往一个电站就能储存一座城市的用电,从而解决城市的应急电源调峰。

  杨大伟自豪地说,公司如今是全球唯一量产供应储能液流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中国企业,已经实现了70%进口杜邦膜的国产化替代、建立了领先优势,也是国内仅有的两家量产供应“氢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企业之一。

  【出录音】我们是国内目前唯一量产液流电池用质子化膜的企业,目前全国应该超过了70%以上的储能液流电池的项目,用的都是我们的膜。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的一个(储能)液流电池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叫大连恒流储能电站,这个电站是200兆瓦/800兆瓦时,里面用的也是我们科润的膜,而在电站初始投资的时候,它是预算了3个亿的美国科慕(公司)的膜,后来用了我们的膜之后,他们的预算降到了1.5个亿,所以应该打下了一半的成本。【录音止】

     在质子交换膜领域深耕13年,经历“苦熬”和“试错”后,企业走向了快车道。目前,企业新建的国内最大幅宽的质子交换膜首条生产线即将投用:

  【出录音】我们一期是100万平米,主要是配套1G瓦的这个储能液流电池,我们的二期会配套5G瓦的这个储能液流电池。在氢能这块目前我们正在开发新一代的超薄的复合质子交换膜,这块主要也是替代目前进口格尔的8微米的这个超薄的质子膜。【录音止】

  代表作3:【十年弄潮江海声·共富】手工弹棉花的现代“转身”

  【宣传带:十年弄潮江海声共富2022】

  这是关于所有人的故事,

  这是历经千百年的追求。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让劳动者被尊敬,创业者有力量,

  让奔跑者有方向,柔弱者有保障。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融媒体新闻行动《十年弄潮江海声·共富篇》。

  潮起东方,听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谱写最激动人心的史诗。

  【正文】

  我们江苏拥有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非遗资源。一些曾经散落乡野的“非遗”技艺,现在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十年弄潮江海声·共富》,今天我们跟随一名年轻的手工弹棉花非遗传承人,看传统技艺的现代“转身”。江苏台记者刘正则、李秋雨采写:

  (压混弹棉花声)

  【出录音】

  蒋晓栋:现在这条做的2米乘2米3的,今天做第几条啦?

  工人:第三条。

  蒋晓栋:第三条,这个尺寸,最近做的一直是5斤的棉?

  工人:对。【对话声渐弱】

  我叫蒋晓栋,是苏州非遗传习所有暖制被所的负责人。弹棉花这门非遗手艺,在我家族里传承了130多年,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到我这辈,已经是第六代了。

  【压混蒋和母亲对话声】

  跟我说话的,是我的母亲黄翠萍,她是苏州市手工弹棉絮技艺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在我上初中那会儿,她筹划开设了家庭手工棉被厂,决心要让家里弹棉花的手艺“重出江湖”,但销路全凭邻里间口耳相传而已。

  【压混弹棉花声】

  那时候的我,坐在厂房的角落里,看着母亲一手持弹架,一手拿着弹锤,手起手落间,棉絮分离又粘合……我想和母亲一起,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压混磨纱、裁剪、缝制声】

  弹好的棉花,经过手工牵纱、打磨、剪裁、灌芯、缝制等步骤,历经3个多小时方制成。

  (自述长,需垫乐)这几年我发现,追求低碳环保、个性化和生活品质,正成为当下年轻人一种普遍的生活理念。所以我将棉被的全部包装都换成了可降解材料;我经常参与年轻人喜欢的线下文化市集,和顾客面对面地交流;在线上与客户沟通时,我也会仔细地询问他所在城市的气候、生活习惯等等,依据经验为他们量身定制适合的棉被款式。

  这些细节之处,都是生活本来的样子,都有温度的经验之谈。也正是凭借着差异化、定制化、小众化的产品,三年内,我们将手工棉被的年销量推过了3000床大关,同时带动了一众手艺人潜心制被、共同致富。

  【压混弹棉花声】

  我们这里的何毅,是个弹棉花手艺人,在这里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比起过去在外打零工,来这里收入增加了不少。重拾老手艺,让他心里面觉得更加踏实。

  【出录音】何毅:对它特别有那种情意,我认为我们这个(手工制被)是机器不能取代的。敬业爱业是每一个手艺人的宗旨,你做一行,你要爱一行,你怎么去把它做好,那才是真正的一个行业的佼佼者。【录音止】

  (自述长,需垫乐)2019年,“有暖制被所”被评为张家港市第二批非遗传习所,成为了当地宣传和教育的示范地。目前,这里集结了近20位手艺人,30岁到70岁不等。

  手艺人有个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值钱”。看着这些老师傅娴熟的技艺和朴实的坚守,我也下定决心,从妈妈手中接过那把弹弓,全身心地投入到手工棉被高端定制的市场开拓当中去。

  传统工艺的当代表达,关键是处理好传承中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我们弹棉工艺的核心制作方法:敲弹7000下、牵纱3000余根、打磨800多次……秉承着“工匠精神”去完成一床床棉被;变的,则是销售模式和售后服务,创新和发展也是时代的要求。

  【出录音】蒋晓栋妈妈黄翠萍:以前呢,我就是口口相传,出去跑啊,找朋友啊找单位啊,也很辛苦的感觉;现在儿子来了,一个网络推销,现在不担心(销路)了,一来做,还可以把技艺传下去,我很开心的,有这个创新,比妈妈做得更好,你们年轻人不断去努力肯定会好的。【录音止】

  【压混弹棉花声,蒋晓栋和母亲对话声,订单提示音,渐止】

  最近天气转凉,我们的订单也多了起来。朵朵棉花化作片片棉絮,弹奏出的一声声弦响,在我耳里,就是美妙而幸福的共富旋律。

  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作品完整目录

  

  

  

  附件1:

  主创人员:

  丁凤云、王德俭、姜奇卉、索浩阳、张君仪、缪鹏程、查多、周洋、张祖名、孙昕、彭迪帆、李秋雨、孙茂强、刘雨薇、徐仁飞、王文欢、张倩、顾倩颖、孙西娇、范志凯、刘正则、汤琤、谢博涵、路明杰、金湖台、盐城台、东海台、常熟台

上一篇:第三届药物创新济世奖获奖名单揭晓
下一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全城联动!2023湖南车展未展先热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