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让|闲话凤翔城之一——四街十八巷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6-03
手机版

  四街十八巷”是凤翔人对凤翔老县城空间布局的高度概括。提起它凤翔县城的老住户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在凤翔县城工作生活逾30年,听人们谈起“巷子”总是一头雾水,对于“巷子”中蕴涵的深厚历史文化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本来就“腹少诗书”,加之曾对历史知识缺乏兴趣,“街巷文化”于我而言就是“白丁”。

  2022年10月,我曾去拜访凤翔县文化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才知道,自己对其居所“准提庵巷”竟然闻所未闻!秦凤路全封闭改造期间,我骑自行车自凤翔区医院出发,试图穿巷抄捷径去南环路,却误入了东大街“沙家巷”死胡同中,遭到了巷中“土著人”奚落!这两件尴尬事一下子引起了我去探访凤翔县城“巷子”的冲动和热情。

  

  “巷子”自古是伴城市建设而生的小道,现代多以“路”命名。“大街小巷”是对“街”和“巷”特点最简明扼要的解释。巷子往往因地域风情、文化名人、文化古迹、军政衙门、神庙道观、祠堂馆舍、商务学社及旺族姓氏等不同而名称各异,巷子是一个城市不可复制与再生的文化名片。

  凤翔古称雍州,华夏九州之一。先秦筑“雍城”,北魏建“魏城”,唐代修“唐城”即“凤翔县城”。“雍城”早已被岁月尘封,“魏城”的范围从东关街至塔寺河西岸,仍留有“街巷”遗迹。唐城以“老什字”为中心,“四街”为城之纲,“十八巷”为城之目。

  公元424年,北魏拓跋焘先后灭夏、北燕、北凉等国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逐鹿割据的局面,与南方宋、齐、梁、陈四位汉人建立的南朝政权对峙,其疆域东起辽西,西至今新疆东部,南达秦岭,北抵蒙古高原,凤翔“魏城”为其边陲重镇。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天祐元年(904年),早已成傀儡的唐昭宗被节度使朱温(又名朱全忠)弑杀。天祐四年(907年)唐哀帝李枳被迫禅位,朱温取而代之成为后梁太祖,当时,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等节度使仍尊奉唐哀帝为天下共主。天祐五年(908年)二月,朱全忠为绝后患派人鸠杀唐哀帝于曹州。李茂贞高筑凤翔城,称“岐王”并开“岐王府”,拥护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所创后唐,抗后梁达数十年。

  

  斗转星移中凤翔城头大王旗帜似“走马灯”般变换,但城墙始终以巍峨之躯挺立于凤翔城周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历经千年的凤翔城墙遭到人为毁灭,而“街巷”仍然保留了下来。凤翔城“街巷”值得一提的是“魏城”和“唐城”时的“街巷”。

  一、魏城

  魏城只有东关一条街。巷子有:宁家巷(已失)、太平巷、财神庙巷(又名小北街)、侯家巷、太白巷,春秋巷、磻溪巷、粉巷(三巷已失,大致为现“东环路”所在位置),诸司巷、小南街(现为凤翔中学北门前的南北通道,未设标牌),共10巷。

  二、唐城

  (一)、东大街共12巷。

  1、东大街北侧的巷子:大关庙巷、肋子缝、道背后。“道背后”现在为二马路与大关庙巷相交处之西段。

  2、东大街南侧的巷子:毡匠巷(又名张家巷)、文昌巷、郗家巷(已失)、行司巷、通文巷(又各周家踅巷)、韦家巷、雍辉路(新命名,被秦凤路截断的原韦家巷东段)、沙家巷、新庄(新辟巷子,以毡匠巷为西界)。

  (二)、西大街共4巷。

  1、西大街北侧的巷子:府城庙巷。

  2、西大街南侧的巷子:县前巷、承流巷、辛巷。

  (三)、北大街共3巷

  1、北大街东侧的巷子:小仓巷。

  2、北大街西侧的巷子:军仓巷、西小巷。

  (四)、南大街共7巷。

  1、南大街东侧的巷子:行司巷、韦家巷、儒林巷、东马道巷。

  2、南大街西侧的巷子:灶爷届巷、府前巷、西马道巷。

  

  由此可以看出,凤翔城应当是“两城五街三十六巷”。见“民国时期凤翔县城区示意图,“双红线”系作者勾画“秦凤路”所在位置。

  “街巷”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走遍凤翔城的大街小巷,无限感慨涌上心头。住户建筑混乱、公共地域被饱和开发占用。“秦穆公墓”长年大门紧锁,“府城隍庙”门可罗雀,“周家大院”范围仅剩原来面积的十分之一,“府/县前巷”“行司巷”“准提庵巷”等仅有路牌无介绍,“韦家巷”东段变成了“雍辉路”,“箭道”(古官方设立为兵勇射箭的训练场)“道背后”“凤鸣驿”等场所有名无实,值得凤翔特书的“县学/府学”“儒林巷”也失去了路牌标签。一年四季,巷子中机动车辆随意出入、乱停乱放。

  

  我们对凤翔城“两城五街三十六巷”的开发利用有限,仅停留在“竖标志牌”层面上。城中曾有许多能够承载历史文化的巷中瑰宝如“府/县衙门”“八角寺”“金佛寺”“文祠”“武庙”,明熹宗题写的“三世中枢”表彰牌坊,清代“敬泰当”“凤鸣书院”等凤翔历史文化“名片”均销声匿迹;“凤翔起义”之地仅以孤碑诉说着当年生死博弈的故事;彭大帅金戈铁马的“西府战役”纪念馆仅见于陈村镇紫荆村,许多凤翔人也难觅其踪。其实,这些都是凤翔发展文化旅游事业的“稀世名片”和“金字招牌”!我们如果舍弃这些珍稀“名片”和“招牌”去大肆建筑“髙楼大厦”,建造“人造景观”,无异于在克隆一尊尊刻板的“木偶”和一盆盆无香无韵的“塑料花篮”,其结果只能是昙花一现、无疾而终!

  

  我们要珍惜身边残存的、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资源。如“街巷城”具有极大的文化挖掘潜力,北京胡同、成都巷子开发建设的经验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蓝本”,慎思、审时、理性地去保护、去利用、去开发凤翔城,建设新凤翔!

  让市民能和着晨钟暮鼓的节奏怡然自乐,让游客能乘坐着我们布局的电动/或者畜力观光旅游车,伴随着蹄声和铃铛声,聆听着古刹钟声,漫游在凤翔县城的“两城五街三十六巷”,赏风情,冶心情,品美味……让凤翔“街巷城文化”“东湖苏轼文化”“六营泥塑文化”“西凤酒文化”“灵山佛文化”“千古爱情文化”与“雍城湖”“雍城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景观融为一体,成为我们凤翔的“旅游名片”和“会客厅”。让凤凰能“涅槃重生”,焕发生机。凤翔游人如潮,八方来财的美好盛景定会到来!

  白金让,陕西凤翔人,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大学本科学历、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现系宝鸡市凤翔区医院外三科主任,偶有随笔抒发情怀。

上一篇:青岛市卫生健康委: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下一篇:长三角为什么“畅”?打破看不见的壁垒,“一网通办”跨省共“营”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