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上教育写作之路
写作是教师的必备技能,是感悟教育生活、交流思想的基本能力,也是倒逼成长的最佳方式。我中师毕业,天赋不高,是一名曾被同事戏称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体育教师,但截至目前,我已经发表了500多篇文章。
那么,怎么走上教育写作之路呢?如果有技巧的话,我想那就是:坐下来、开始读、开始写!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要做到长期坚持、写出质量,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明确自己写作的目的。一个人的价值一定程度上是用“影响力”来衡量的,教师的专业成长本质上也是在积累个人的专业影响力,使自己有能力影响更多人,更积极、更深刻地影响人。方向和目的一旦明确,做事的主动性、效率自然就会很高,结果也会变好。当然,如果你想把作品发表在媒体上,还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用户,头脑里应该有清晰的用户画像:你面对的读者是谁?他们在教育系统中处于什么角色?目标读者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想要得到怎样的信息?等等。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读者、受众人群,我们才知道自己的写作是否适合做这样的读者定位,才能确定我们如何把文字写到他们心坎里,这是文章质量的保障。要“写到心坎里”,光有专业底气还不够,你还需要具有同理心,能与读者共情。如果有的初写者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可以先用写信的方式仿写,因为写信具有“重情”与“对话”两个显著特征。
第二,开始教育写作时,初写者要过一个心理关——从心里接受自己“写得糟糕”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然后,多读、多积累、多动笔,快速度过入门期。如果真的感觉“肚里无货”,不知道如何写第一句,不知道接下来该写什么,那不妨先从日常训练、自由写作开始,每天练笔两三百字,并慢慢增加字数,可以让你在教育写作这条道路上走得更顺畅、更有信心。
第三,开启教育写作之路后,要给自己“治懒”。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有多优秀。我有几个小技巧,可以克服“惧怕”和“懒惰”。
首先,用碎片化时间写作。时间是挤出来的,教师都很忙,若要找完全的空余时间来写作是不好实现的,那么,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是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法,既好实现又提升了我们的时间利用效率。上下班的路上、做饭和吃饭的过程中、走路的时候都可以是我们构思框架的时间,或写一小段,随时用手机录下或带笔记录,等真正能坐下来的时候,写起来就快了、顺了。
当然,要长期坚持写作并非易事。20多年来,我坚持写作,哪怕每天只写100字,哪怕每天对着手机演讲一番再整理文字。只要坚持下来,你就是在思考。只要在思考,你就会主动选择阅读材料去学习吸收,你就会去不断丰富自己,随之你的思想会丰富、深刻起来。有了思想,你就会想写更多,等哪天你每天都能写1000多字了,能对手机讲5分钟了,你的写作之路也就基本稳定了。长期以来,我坚持每天阅读1小时、写作1小时,灵感来了就赶紧一气呵成写下来,收获颇丰。
其次,学会用文字复盘。复制、复盘、翻盘,我个人认为,它们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见了一个人,听完一堂课,是不是有那么一瞬间产生过想写的冲动呢?写文字复盘,可以用“清单”的形式呈现,以时间顺序记录心得感悟,在此基础上慢慢增添内容,甚至看电影、在咖啡厅休闲时也可以用手机把好的电影名、流传的歌词、经典的台词、与教育有联系的人物形象以及具体情节和事例等拍摄、保存、记录下来,日后都会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
再其次,从一段话写起。写突发的灵感,写经过思考后的感悟,或只是写一段想说的话,不管错字、标点,自由地写,就会慢慢地从少到多、从次到优、从量变到质变。
第四,追求写作质量的稳定。这是每一个教师写作者都会面临的挑战。如何保持教育写作的高品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力:
首先,持续高质量输入是关键。坚持阅读和学习,读书是从外界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每天至少挤出半小时的读书时间(不一定非得是纸质书),把时间用紧凑。
其次,在整理中积累素材。素材整理、案例整理、逻辑整理、知识点整理等,都会成为写出更多好文章的重要积累。
再其次,做好输出的规范训练。一个优秀的写作者或者高产的教师需要做专项训练,尤其是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是教师不熟悉的领域,在论文写作中要围绕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进行论文格式的规范训练。比如,围绕题目遵循主题突出、内容清晰、简短精练、务必准确四个原则进行训练,可以从模仿开始。
最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反馈渠道。这个反馈渠道可以是朋友圈,可以是同事群,也可以是个人微信公众号。力求每日一更,从而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其中,积极的反馈有助于我们不断坚持、不断突破,而批评性意见也应转化为我们不断修正与提升的力量。
教师写作,需要不断打造稳定的操作流程和系统能力。一个人的习惯里,往往藏着他的未来。你越是早起床、早学习、早运动、早动笔,生活越精彩。从容的生活节奏、饱满的情绪,能让我们掌控一天的好状态。当心中有了方向,无论外界多么纷繁复杂、惊涛骇浪,你都能朝向自己的理想,向着自己心中的愿景,按照自己的节奏,持续地去行动,不断做出成绩来。教育写作,从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发质变,复利效应常常发生在坚持者身上。
(作者系江苏省常熟市淼泉中心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26日第9版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