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传承,我们在行动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6-03
手机版

  第

  五

  届

  雅 言 传 承 文 明

  经 典 浸 润 人 生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深入挖掘中华经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民族正气、爱国情怀、道德品质和艺术魅力,由黄浦区教育局和区语委办主办,区教育学院师训部协办的第五届“诗教中国”黄浦区青年教师诗词讲解大赛日前已经拉开帷幕。这项比赛是面向中小学在职教师,以古典诗词讲解教学为主要内容的赛事。

  海

  选

  赛

  4月12日,黄浦区近百位入职4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汇聚区教育学院参加初赛。根据比赛要求,选手们自选统编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在五分钟内朗读并说课,全程脱稿。评委们则从语言素养和教学思路进行评价打分。

  

  

  

  

  比赛现场,我们看到有的老师特别认真,向评委老师递交了设计文本;有的老师情绪饱满地朗读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有的老师在《马诗》教学设计中有单元意识,注重环节,逻辑清晰,准确提炼了关键词;有的老师特意穿上中式服饰朗读了《赠刘景文》,语音标准,语气自然,具有亲和力;还有的老师在朗读完《江南》这首画面感较强的古诗后,娓娓道出三大板块设计:“视频导入,出示地图……初读诗歌,完成识字……再读诗歌,感受采莲之乐……”,生动展现了大自然四季之美……

  培

  训

  班

  

  4月21日,区语委办组织进入初赛的青年教师一起聆听语文特级教师、“诗教中国”上海赛区专家评委朱震国老师的专题辅导讲座。

  朱老师从教学角度、文本解读和摄录剪辑三个维度给选手们解析了赛事的关键环节。围绕微课的整体融合性、特长鲜明性和课堂灵动性三大基本原则,结合生动的实例分析了诗词微课如何紧扣一首诗,将主题层次化,使8分钟的课也能设计出“一波多折”的感觉。朱老师还建议选手们能根据教学对象巧妙运用方法途径,从教材文本中挖掘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趣味性,使学生围绕文本,沉浸其中,感受诗歌的魅力。《忆江南》《小池》……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在朱老师口中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韵味和别样的景致,启发了年轻教师要做到既能传承优秀文化又不拘泥所谓的固守原有。

  

  

  

  

  朱老师娓娓道来,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选手们徜徉于浓浓的诗情画意中,深厚的语言功底以及文学修养也让老师们深深折服,令人意犹未尽。选手们说,这是一次简朴而纯粹的培训,干货满满,意义深刻。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青年教师学习、传授古诗词就是教化培育爱的心灵,培养教育美的视野,更是涵育提升智的慧根。通过诗教比赛我们看到了一群充满朝气、充满自信、充满活力的诗教传人正在成长。期待我们的选手能赛出水平,赛出好成绩。让我们拭目以待!

  ","origin":"陈语米道

上一篇:高分满分作文《宿命》,以猪喻人立意深远,网友:结尾“太绝了”
下一篇:@应届生家长:2023年广州中考名额分配招生方案出炉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