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兴趣、提升素养,中学生的阅读教育应该如何开展?
自2014年“全民阅读”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于全民阅读的高度重视。目前,全民阅读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教育部等八部门2023年3月印发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新举措,中学生阅读进入了新阶段。深入推进中学生阅读,不仅是学生个人学习进步、成长成才之所需,更是强国建设、民族振兴之所需,是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一、中学生读书要突出其育人功能
1. 回答时代追问
伴随着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公众阅读日益娱乐化、浅表化和碎片化,低质化和低效化阅读现象越发普遍,中学生阅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阅读更多呈现出单向的享乐式样态,阅读内容百般迎合读者的懒惰心理,阅读形式具有视觉化、感性化和工具化的倾向。这不仅消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弱化了阅读的教育功能。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与新挑战,中学生阅读必须与时俱进。推动中学生阅读深入开展,需从三个维度回答时代所需:一是如何以阅读涵育时代新人,二是如何以阅读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筑基,三是如何以中学生阅读引领全民阅读。
2. 突出素养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是高质量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质量人才素质,关键要发挥阅读的教育功能。因为阅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阅读最根本的功能是教育,阅读的本质属性是教育性。中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都离不开以阅读为核心的学科育人、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阅读有助于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能够有效地塑造品格,并对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推进中学生阅读,对于培育时代新人,意义深远。
3. 服务终身学习
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这一纲领性文件中,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指导教育整体发展的统领性理念,贯穿始终。特别是随着世界局势的演变、科学技术的革新和生存环境的复杂变化,终身学习显得愈加重要,将自始至终伴随着个体的生命历程。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便成为面向未来的迫切课题。而阅读是学生获取经验,建构知识,增进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学生认知世界、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重要手段。阅读偏好、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深刻影响着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人终身学习能力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阅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根本,也是终身学习质量的有力保证。
二、读书要突破学科门类的思维桎梏
1. 对“阅读”内涵的思辨
“阅读”是日常社会生活和当前课程教学中极为熟悉而重要的概念。阅读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特点,阅读是认知理解到转化运用的过程,“阅”和“读”是完整行为过程的两个步骤。由此,可以认为“阅读”是“读者通过视觉和听觉,从语言文字中认知并理解意义和进行转化运用的行为过程”。其立足于读者自身,着眼于语言文字,实质是视觉听觉共同作用下语言文字的认知与运用。
2. 阅读内容的全面精选
阅读内容是中学生阅读的基础,是主题教育的载体。阅读内容既要广泛全面,包含历史文化、科普知识、法律常识、卫生健康等诸多方面,同时又要从中精选主题内容。阅读内容要突破固有学科门类的思维桎梏,不局限于语文学科中的文学作品,而是倡导学生博览群书,拓宽视野。除了阅读内容数量的充分充足,还要重视阅读内容的精选质量。诸多前沿科技的变革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升级,也促进了阅读内容的多元广泛,但是部分阅读内容为了迎合读者功利的阅读需求,经过简单加工就呈现在读者面前,其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必须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对阅读内容进行有效选择,不能不经筛选便将阅读内容全盘提供给中学生进行阅读。具体而言,要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思路,精选阅读内容。精选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的阅读内容。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在《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中,科学文化教育被鲜明提出,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探究能力的阅读内容也应划入选择范畴当中。另外,学生的阅读需求,尤其是阅读困惑,也是精选阅读内容的重要参照。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困惑,可依据经验预估,也可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将文化主题和学生需要相结合,有助于更加精准地确定阅读内容范围,生成有价值的阅读内容体系,促进学生有意义地阅读。
3. 阅读形式的创新融合
在阅读内容全面、精选的基础上,阅读形式的独特创新也尤为重要,以达成阅读内容与阅读形式的有机统一。创新阅读形式,一是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相融合。中宣部《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把提高数字化阅读质量和水平列为重点任务并作出部署。数字阅读呈现出知识性与娱乐性兼具,灵活性与即时性并存的特点,可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学习强国、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等数字阅读资源,服务学生处处可读、时时能读。但数字阅读终究不能取代传统阅读的地位,因为传统纸质阅读不止是一种简单的阅读行为,其本身更是一个审美过程。在阅读传统纸质书籍的过程中,便会潜移默化地涵养自身修养。二是家校社共读相融合。家庭亲子共读,家长保证亲子阅读时间,设定每日阅读计划,明确共读要求,与儿童一同养成阅读习惯,营造书香家庭。学校师生共读,教师从加强自身阅读素养出发,率先垂范,以实际的阅读行动带动学生共读共进,与学生阅读同频共振。社会名家共读,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共同助力中学生阅读。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和大国工匠、榜样人物走进校园,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图书馆、新华书店、少年宫等青少年活动场所,支持和帮助中学生参加校外阅读活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电视台、报纸等各类媒体,开展领读指导,共同营造家校社共读的良好氛围。
三、构建学科阅读、全学科阅读、阅读实践活动的大阅读体系
1. 以语文学科阅读为核心
语文学科是推动中学生阅读的关键课程,是提升中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环节,是开展校园阅读行动的主要渠道,这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独特的教育优势与育人价值。深入推进中学生阅读的重要任务由语文学科承担,其中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推进整本书阅读。在碎片化、短平快的阅读潮流之下,语文学科中的整本书阅读显得尤为关键,在丰富文学素养、优化阅读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蕴。除了阅读统编版必修教材中整本书阅读单元规定的《乡土中国》与《红楼梦》,学科语文教研室在集体备课中可以主动延伸课堂边界,将课内整本书阅读与课外整本书阅读相结合。围绕教材文本,与学生共读与作家作品相关的阅读书目。例如,与《边城》相近年代时期的《子夜》,与《安娜·卡列尼娜》同属三部曲之列的《战争与和平》,与卡夫卡作品具有相同隐喻意味的《蛙》,等等。
二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使学生的阅读“得其法”,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后续开展更广泛、更深入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学校语文教学中要把带领学生阅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明确阅读教学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以身示范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读写结合原则。在日常语文阅读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阅读感知、阅读理解、阅读评鉴、阅读表达等方面的知识、能力和品格,此外,还要根据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阅读指导。因为有研究表明,即使是相同年龄段的学生,阅读素养的层次也是有差异的。要帮助所有学生完成从“我爱读”到“我读懂”的飞跃,使学生真正成为“会阅读”的人。
2. 以全学科阅读为支撑
全学科阅读就是指每门学科都要开展阅读指导教学,通过阅读来学习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阅读能力和素养。换而言之,全学科阅读是以“大阅读”理念为指导,致力于将阅读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突破学科壁垒,挖掘各学科的阅读教育要素,凸显其阅读教育功能,实现阅读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全学科阅读要充分发挥阅读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从“学会阅读”走向“通过阅读学习”。全学科阅读指导的目的,并非语文学科纵向地加深文本解读和文本评论,而是指向阅读领域与内容的扩展,为学生进行阅读书目的推荐,并指导学生以学科视角为切入点,加深跨学科思考与理解,从而建立起完全意义的阅读教育。例如,语文学科《文学回忆录》、数学学科《数学思想概论》、英语学科《傲慢与偏见》、物理学科《伽利略的手指》、化学学科《诗意的原子》、生物学科《生命的多样性》、历史学科《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政治学科《领袖们》、地理学科《江城》、体育学科《郎平自传》、音乐学科《聆听音乐》、美术学科《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信息技术学科《人工智能》、心理学科《自卑与超越》等等,都是可以从学科教育视角推荐给中学生的跨学科阅读篇目。
而实践活动是全学科阅读的集中体现,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才能建立个体与全学科阅读的互动性关联,形成个性化的具身认知。指导学生从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前演讲,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科学史故事分享和心理学科的心理情景剧表演等全学科阅读实践活动中,既获得对学科知识的真实体验和真切理解,也加深对学科本质的把握。在全学科实践活动中,既有对经典学科实践活动的传承与延续,也有满足学生需求的活动创新与调整,不仅强调了阅读的全学科覆盖和全方位推进,也提高了全学科阅读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和旺盛生命力。
3. 以校园阅读活动为基础
校园阅读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关乎中学生阅读行动的实施成效和整体质量。根据阅读的基本特征,可将校园阅读活动的类型划分为独立阅读活动和融合阅读活动两种。独立阅读活动是学校专门开展的以推动学生阅读为主要目标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实践活动,其目标直接指向阅读。学校应该围绕独立阅读活动,进行丰富而有益的实践尝试,为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保驾护航。例如,整本书阅读知识竞赛、师生共读一本书交流会、思辨性阅读与辩论赛、戏剧阅读与戏剧表演赛、诗歌阅读与朗诵会、图书推介沙龙等活动。融合阅读活动是指利用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与阅读的某种内在关联,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能、阅读习惯、阅读品质融合在学校各类活动中,其目标虽然并不直接指向阅读,却紧紧围绕阅读展开。例如学校可以结合“世界读书日”举办以“读书周”为核心的系列融合阅读活动,举行学科知识竞赛、读书海报展、书画作品展、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专家报告会和作家见面会等活动,长期坚持、定期举办、不断丰富,就能够形成学校独有的阅读活动品牌。
更广义来讲,学校各类活动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看作是融合阅读活动,因为各类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都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来完成,也就自然离不开学生的阅读行为。例如,升旗仪式、开学典礼等活动中的致辞演讲,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节庆活动中的汇报展演,国防军训、研学旅行等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交流,无一不包含阅读这一要素。此外,阅读社团活动也是融合阅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学校成立的“文学社”,一所学校的“文学社”就是高端阅读的俱乐部,承载着众多青少年学生的阅读故事和青春回忆。
学校结合语文学科阅读教学,全学科阅读和校园阅读活动,建立起“三位一体”的校园“大阅读”体系,引领学生从爱读书、读好书,到逐渐形成善读书、读懂书的能力,全面提升中学生阅读素养,将来才能担当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任。
(文章作者:韩子续,中学一级教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邵志豪,正高级教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人民教育》2023年第8期,原题为《从时代之需出发回答阅读教育之问》
作者:韩子续 邵志豪
举报/反馈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