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招笔试 | 教育心理学章节知识点④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6-14
手机版

  原标题:教招笔试 | 教育心理学章节知识点④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二)态度的结构

  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

  1.道德认识

  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

  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态度和品德二者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但是,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也有区别。

  第一,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第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皮亚杰认为,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个体的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具有重大影响。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

  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三节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一)依从

  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二)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三)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

  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

  1.选择阶段

  (1)自由选择。

  (2)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

  (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

  2.赞赏阶段

  (4)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

  (5)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3.行动

  (6)按自己的选择行事。

  (7)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意义和标准

  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几方面。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研究者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⑧自我调控能力。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二、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以下所列的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都属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适用范围。

  (一)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这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二)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焦虑是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

  抑郁症的表现,一是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二是消极的认识倾向。三是动机缺失。四是躯体上疲劳、失眠、食欲不振等。

  (三)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

  森田疗法,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治疗强迫行为的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暴露与阻止反应"。

  (四)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中社交恐怖症较多见。

  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

  (五)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六)性偏差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不良适应,如过度****、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性心理障碍。

  (七)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可采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予以矫正。

  (八)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来治疗失眠。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三)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第二节心理评估

  一、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一)心理评估的含义

  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法等。

  (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正常学生(包括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为主,因而心理评估的功能就不应只是进行心理症状学诊断或心理病理分类学诊断,而也应重视对学生发展潜能、自我实现程度的正向评定。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三)心理评估的意义

  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二、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人格测验。

  三、评估性会谈

  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

  (一)倾听

  (二)鼓励

  (三)询问

  (四)反映

  (五)澄清

  (六)面质

  四、其他方法

  (一)观察法

  1.项目检核表

  2.评定量表

  3.轶事记录

  (二)自述法

  第三节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⑧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二、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要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一)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1.强化法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5.惩罚法

  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

  6.自我控制法

  (二)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

  全身松弛法,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

  2.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3.肯定性训练

  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

  (三)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一)认识目标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二)情感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

  1.接受

  包括三个水平:知觉有关刺激的存在;有主动接受的意愿;有选择地注意。

  2.反应

  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

  3.形成价值观念

  包括三个水平: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偏爱某种价值标准;为某种价值标准做奉献。

  4.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内分两个水平:价值概念化;组成价值系统。

  5.价值体系个性化

  (三)动作技能目标

  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

  1.知觉

  2.模仿

  3.操作

  4.准确

  5.连贯

  6.习惯化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

  (一)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具备三个要素。①具体目标。②产生条件。③行为标准。

  (二)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四、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第二节组织教学过程

  确定教学目标并进行任务分析之后,教师要组织教学过程中几个基本要素,如教学事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和材料以及教学情景等。

  加涅指出,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以下九大教学事项。

  一、教学事项

  (一)引起学生注意

  (二)提示教学目标

  (三)唤起先前经验

  (四)呈现教学内容

  (五)提供学习指导

  (六)展现学习行为

  (七)适时给予反馈

  (八)评定学习结果

  (九)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要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实习作业。

  三、教学媒体

  一般来说,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①非投影视觉辅助。②投影视觉辅助。③听觉辅助。④视听辅助。

  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景;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性质;以及教学媒体的特性等方面的因素。戴尔(1946)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构成一个经验锥形。

  四、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第三节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指导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一)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发现教学要经过四个阶段: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其次,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再次,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最后,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的基础上引出结论。

  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则。①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②要配合学生的经验。③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④确保材料的难度适中。

  (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三、个别化教学

  (一)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三)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来的,其基本理念是: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基于这一理念,布卢姆等人主张,要将学习任务分成一系列小的学习单元,后一个单元中的学习材料直接建立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

  华夏近期预约报名中

  【现已火爆开启】

  教师面试6月17号开课

  三支一扶笔试班6月15号开课

  咨询更多考试考情及课程!

  end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三部欧美大尺度重口味恐怖黄暴电影:刑房里的原罪是僵尸玩过界?
下一篇:中小学必读书目:《猎人笔记》经典赏析+必考知识点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