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建高校,这一轮中部大省赢麻了?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6-27
手机版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过去一年多以来,“疯狂建大学”似乎是各地最流行的事情:深圳疯狂建大学、苏州疯狂建大学、广东疯狂建大学、河南疯狂建大学……

  究竟是谁获益最大?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截至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相比2022年5月底,全国普通高校新增61所,其中本科高校减少5所,高职(专科)院校新增66所。

  

  从这一维度来看,“一年新增61所高校”是各地疯狂建大学最具说服力的成果——这些学校今年就将进入招生环节,而许多筹建状态的高校还未统计在内。

  其中,河南、湖南、新疆、云南分别新增12所、7所、7所、6所,成为全国新增高校数量较多的省份。凭借全国五分之一的增量,河南高校数量一举超过广东,与江苏共同成为高校规模领跑者,湖南则顺利实现了对四川的反超。

  从更大范围来看,还有哪些最新趋势?“疯狂建大学”的背后,又有怎样的逻辑?

  

  图片来源:中原工学院官网

  从高校总量来看,江苏、广东、河南、山东四省最早突破150所,长期盘踞全国前四的位置。不过,瓜分“年增61所高校”成为最新变量,正在搅动着原有的次序格局。

  凭借12所高校的增量,河南高校数量一举达到168所,超过广东(162所),成为跟高教大省江苏并列的全国高校数量第一省。事实上,经济和人口大省河南就已经在高等教育规模上遥遥领先——

  根据各地2022年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河南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82.33万人,招生93.66万人,双双保持全国第一,领先于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与此同时,2022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55.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瓜分全国高校两成增量,河南真正晋级高教规模第一大省,这也将带动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提升。

  紧随江苏、河南,广东、山东的高校数量也分别达到162所、156所,共同组成全国高校规模第一方阵。与此同时,四川、湖南、湖北、河北、安徽、辽宁高校数量也均在110所以上,占据全国前十位。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多年湖北高校数量上要压过湖南一头,但是湖南凭借7所高校的增量完成反超,追上排在全国第五位的四川(137所)。从这一维度来看,中部大省河南、湖南成为搅动高等教育实力方阵的最大变量。

  

  从更大范围来看,新疆、云南、河北、上海新增高校数量也均在4所以上,表现十分亮眼。这也使得云南高校数量(88所)超越广西(87所),上海(68所)超越吉林(66所),新疆(62所)超越天津(56所),实现规模上的晋级。

  “听起来我们的高校数量好像不少,但是跟印度、美国等国家相比还远远不够。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增建一些高校符合国家发展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要求。”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城叔分析,这是一个定性的问题。

  更进一步来看,61所新增高校中仅郑州美术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重庆中医药学院5所本科高校,其余均为专科类高校,职业院校占据绝对比重,亦反映出职业院校成为当下高等教育扩张的重要驱动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我们现在高等教育结构本身就不合理,大量高校都想办学术型大学、综合型大学,高教结构跟社会需求是脱节的,“社会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但高校培养的很多是学术型人才。”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肯定希望通过增加职业院校的设置,培养技能型人才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最终能不能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关键还是能不能真正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和职业教育质量”。

  倘若从高校规模十强城市来看,变动同样剧烈。根据教育部最新高校名单,中国内地高校数量最多的10座城市是——北京、广州、武汉、郑州、重庆、上海、西安、长沙、成都、天津。

  

  北京一骑绝尘,广州武汉处于第二梯队,三座城市在高等教育规模上跟其余城市拉开明显差距。对比去年5月,广州超过武汉独居第二位,郑州超越重庆、甩开西安上海,而长沙则一举反超成都、天津,晋级全国第八城。

  跟河南、湖南晋级类似,高校十强城市的巨变同样也是跟职业院校的迅速增加密切相关。

  以突飞猛进的郑州、长沙为例,前者新增5所高校分别是郑州美术学院、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郑州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后者分别是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

  

  不难发现,职业院校都占据绝对主导,并且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不论是郑州涉及的软件、智能、食品、汽车领域职业院校,还是长沙新增的轨道交通、文创艺术领域,都跟当地重点发力的产业融合紧密。

  比如,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与中车集团、长沙轨道交通集团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计划开办企业特色订单班,“填补了长沙高职大专层次轨交产业人才培养的空白”。

  “把职业教育跟当地优势产业、资源、人口、市场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让它们能够精准对接,是发展地方经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弯道超车的一种重要举措,体现了当地产业优先、经济优先的理念。”宋向清告诉城叔,高等教育的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也要优化调整、合理布局,让职业教育服务更多的岗位和工种,为不同地区提供不同的技能人才。

  这也是当下高校调整的重要趋势。不止郑州、长沙,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上海的科创职业技术学院、闵行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化工职业学院、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等也都体现出相似的逻辑。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宋向清认为,高等教育一个合理的比例应当是1/3的理论性、科研性的教育,2/3的职业性、实务性、操作性的教育。

  未来应当进一步压缩理论型、研究型高校数量,逐步提升职业院校的层级,甚至可以在本科基础上设立硕士、博士,形成多层次分布的教育体系,逐渐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熊丙奇认为,现在社会逐渐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后,必须要调整唯学历的评价体系,形成一个技能型社会。接下来,我们对增加职业院校,整个社会也需要给予一个积极的回应。

  近日,国家发改委透露,我国将新增200所左右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推动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这或许也是更多中西部高教弱市“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契机。

  我们讨论高校规模,当然也离不开高校结构。

  如果说发展职业院校是回应社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一流高校则承担着“向上突破”的重任。就像合肥与中科大相爱相成的故事,如今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上演。

  需要职业院校,渴望顶尖高校,或许也是大多数城市的心态。聚焦眼下“双一流”高校建设情况——不论从高等教育规模、竞争力而言,北京都是断档式领先。沪宁“双一流”高校数量势均力敌,广州、武汉、成都、西安齐头并进。

  图片

  这些顶尖高校聚集的城市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作用,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也较为明显。

  不过,对于河南、河北、广西、山西等地而言,缺大学、更缺顶尖大学却是切肤之痛。近两年来,这些省份均在不遗余力地积极筹建高水平大学,或争取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落地。尤其是教育部“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以来,这种焦虑尤甚。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河南提出推动黄河流域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来豫办学、合作设立研究院(所),广西提出要持续优化高等教育布局,谋划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共建分校,河北以雄安新区为切口,提出“承接首都一批高校整体疏解,或设立分校、分校、研究院等”。

  其中,河南显然是最“努力”的一个。从对接北师大、中国民航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谋求在豫设立研究院或分校,到省委书记楼阳生带队赴京向教育部“恳请”……河南在争取高校上不遗余力。

  今年2月,楼阳生到中原工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调研,听取高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和筹建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工作汇报。

  他指出:“要抓住重点、先行突破,围绕建设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找准突破口、关键点、着力点,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加大学科学院建设力度、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力度、科研平台建设力度……”

  

  图片来源:中原工学院官网

  这也意味着河南筹建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进入新的阶段。在此之前,河南已经提出依托现有理工科院校,筹建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大学、交通大学、工业软件学院等。

  在“十四五”期间,河南将力争5所左右高校、10个左右学科达到国家“双一流”建设水平,培育3-5所未来技术学院。

  在宋向清看来,发展职业教育跟新型高水平大学并不矛盾,河南是全国经济、人口大学,“河南考生也是全国最卷的一群人”。

  近年来,河南对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不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且也在积极争取高层次的新型大学,利用省内外资源建设高端实验室、研究院等,能够助力当地的产业攻关向高端化、向尖端领域进阶,“至少雏形有了,未来拭目以待”。

  每日经济新闻

  举报/反馈

上一篇:goFLUENT语言学习平台支持与SuccessFactors Learning
下一篇:华侨大学7584名境内外学子毕业 校长寄语“胸怀天下”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