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动了真感情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7-07
手机版

  

  2021年,OpenAI的几个研究者在训练神经网络的时候发现,对模型训练1000步-10000步,它回答题库轻车熟路,但生成性题目完全不行。

  但练到10万步,不仅回答题库更准确了,生成性题目也达到接近100%精准度。

  一年后,谷歌大脑研究者也发布论文 ,讲大型语言模型涌现的能力,包括突然学会做加减法、突然之间能做大规模、多任务的语言理解等等……

  研究者说这些能力是模型自己摸索出来的。但他们不是突然摸索出来的,而是模型参数超过1000亿才会出现。

  这是人工智能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研究者们把这个现象取名:

  开悟。

  换个说法,就是想通了。

  上周四晚上,何小鹏在小鹏新车G6发布会上,展示了一段自己开车的视频。从广州家里出发到公司,4公里多的通勤路程,何小鹏全程是用辅助驾驶系统XNGP完成的。

  这段视频里,何小鹏对使用操作的介绍,比产品顾问还要仔细:分享了自己觉得最舒服的握盘手势,还诚恳地说,自己第一次上手辅助驾驶,也会紧张。

  视频中的辅助驾驶,流畅丝滑,无懈可击。但何小鹏还是主动提了一个视频里没有出现,XNGP正在优化的日常场景:

  避免车辆将积水溅到行人身上。

  在其他辅助驾驶系统还在研究把路跑通的时候,小鹏汽车已经开始想着加入人性的温度,把文明行车作为标准了。

  过去几年,在智能驾驶这条道上,小鹏都是走得最远的那个。能看得更远,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去年9月,在广州高精地图获批后,小鹏成了第一个把城市道路智能辅助驾驶量产落地的车企。当时,口号比小鹏喊得更早更响的友商,最后实际行动上还是被甩得看不见尾灯。

  继广州之后,深圳和上海的高精地图一过审,小鹏的XNGP同样很快地跟上节奏。上个月,北京也开放了高精地图审批。在之前,因为无图,北京一度被称为自动驾驶的无人区。

  几乎是前后脚,小鹏XNGP打头阵进了北京,拼上这块最后的中国一线城市智驾拼图。

  为什么总是小鹏?这肯定不是一个玄学。用大模型的说法,就是想通了。道理都一样,小鹏能反应得比友商快,其实也是他们更早想通了。

  北京的环路和快速路,是不少人通勤的必经之路,也是最添堵的路。当然不只是北京,所有城市都一样。

  早晚高峰的上下班路上,必然有节点性的拥堵。看上去只是缓慢跟车,其实是最难受的时候。

  城市道路上的辅助驾驶,最大的功劳正是减少堵车时的紧张和疲惫。

  想象一下,上了一天班饱经锤打,还得一脚加速一脚刹车,狂虐脚部肌肉。有第三只脚能帮忙撑上一会儿,就算是几分钟,持续紧绷的神经至少能获得短暂的松弛。

  小鹏很早就做过统计,大部分普通人的用车时长,在城市场景里占到了90%。这也就是为什么,包括小鹏在内的智能电动车,都想方设法要把城市辅助驾驶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

  小鹏的自动驾驶产品总监刘毅林说,其他车企都是写情书,小鹏这是:

  动真情。

  普通人说起自动驾驶,那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就连王传福放起烟雾弹,也是说“自动驾驶大忽悠”。背地里却忙着搞智能驾驶供应商竞赛。

  另一方面,这确实代表了大部分人对自动驾驶的怀疑。认为系统算法不可靠,人会用经验做出理智的判断,但触及算法的盲区,很可能就从人工智能变成人工智障。

  同样不能否认的是,在过去的人类技术变革里,都始于普通人操控技术。当下的辅助驾驶,也是在人和汽车的共同配合下完成。

  辅助驾驶能让更多人用上,还得做到敏捷准确,其实最有效的方式是多训练,增加经验。作为产品来说,大量数据的积累,是让辅助驾驶获得正向循环的关键。

  小鹏的XNGP,就成了目前离普通人最近的成熟产品。这种成熟的表现是: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让更多的人轻松驾驭。

  最近一年,城市辅助驾驶从0到1的快速萌芽,得于地方政府对高精地图的审批通过。对于让车子自己开这件事,高精地图就像一本教材,对识别到的道路、指示灯、行人,做出相应的判断。

  至于在复杂超纲的城市道路上考出多少分,就得考验车子的能力了。

  算力相当于智商,是与生俱来的装备buff;算法相当于智慧,可以后天训练出经验。算力还只是基础,算法用得好,才是拉分的关键。

  教材出得慢,考试不能落下。尖子生就想着自己刷题,弯道超车。

  北京小鹏车主在快速路用上XNGP的那几天,小鹏自动驾驶负责人吴新宙在个人微博上发了一条视频,是在无高精地图前提下,用小鹏旗舰车型G9进行的XNGP测试。

  从北京鸟巢边上的科荟南路,到清北附近的成府路,这是北京四环一带的城市道路,也是高精地图的空白区。

  10公里不到的开放路段,小鹏G9能自动识别红绿灯并启停,转向和连续变道,拥堵路段汇流果断,全程丝滑流畅。

  视频最后,小鹏G9和汇流车辆的博弈,甚至表现得像个老司机,激进又底气十足。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和加塞的车对抗,得磨练一只黄金右脚。

  小鹏有套感知系统叫XNET。老司机都难以察觉的得寸进尺,小鹏G9靠着XNET的实时动态识别,更能把握对方的加塞意图,避免不必要的刮擦事故。

  等出图等急了的车企,很多都说今年一定要不靠图上路。小鹏像之前几次一样,在别人喊完口号后,又是默默地拿出结果。

  在行业内,完成无图上路是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但小鹏只是在同事的微博分享中,让大家知道了自己做成了这事儿。即使是凡尔赛,也会淳朴地说:

  没有对标,最痛苦。

  也是那几天,在世界的计算机视觉顶级会议CVPR 2023上,小鹏是唯一一个分享自动驾驶经验的中国车企。

  在小鹏城市XNGP进入北京的那一周,大星也开着小鹏G9体验了一周。在北京三环和四环的主路上,G9的XNGP实在是太香了。一二十公里的路程,几乎不用人去接管。感觉再这么下去,以后开车手真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

  但不得不承认,车企自己做智能辅助驾驶,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新能源车兴起的这些年,大家里程焦虑完了,又是安全焦虑,但没有听说谁会智能焦虑。

  能让大部分普通人提起精神的,是更便宜的价格,更方便的用车体验,能加油的增程式,甚至会是装了冰箱彩电的空间。

  但难而正确的事,需要有人站出来做。

  如果说,去年的新能源车企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那今年,就是在给英伟达打工。电动化的上半场,到智能化的下半场,转场已是大势所趋。

  相信时代不会亏待长情的人。

  备注公司-职业

上一篇:这位国家一级运动员高考597分,冲冲清北!
下一篇:坡道起步这样操作,保证不熄火不后溜!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