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钉在服务特殊群体的基层一线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7-11
手机版

  本报记者 孙晨飞 本报通讯员 江悦

  他为人和气、笑容可掬,说话带着家乡口音,让这个基层司法所长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有些“可爱”。在谈到业务时却很严肃严谨,“不是‘可以’,而是‘必须’,这是应尽的义务”;但当他面对一些特殊群体时,姿态、语气、表情等又适时的变上一变。同事调侃他,蒋所,你怎么有好几副“面孔”啊?他则解释:工作所需,专业素养。

  这位有几幅“面孔”的司法所所长名叫蒋佃能,服务于润州区司法局七里甸司法所,今年年初他获评镇江市首届“最美公务员”荣誉称号,近日,他又获评2023年第二季度“镇江好人(大爱之星)”。

  2006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蒋佃能便一直从事司法服务工作,一干就是17年。普法宣传、援法惠民、人民调解、社区矫正,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且不是普通人——需要司法救助的困难群体,怒不可遏的矛盾双方,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面对特殊群体要有“两把刷子”,怀着这样的本领恐慌,蒋佃能自学考取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还创立了润州区司法服务领域首家社会组织润心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基层司法服务中最考验功底的是社区矫正。如何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刑法人性化的一面,蒋佃能思考了很多,“如果我把他们当罪犯看待,那‘高墙内外’如何区分?”

  “出来后别人都躲着我,而你却这样关心我,如果我不痛改前非,就再也没脸见你了。”社区矫正对象李某在蒋佃能的帮助下解决了就业问题,邀请蒋佃能担任自己婚礼的证婚人。“当时我内心很是欣慰与感动,感动于他们走到一起的不容易,爱,从未缺席。”谈起当时的那一幕,蒋佃能仍然十分激动。

  同样的关心蒋佃能还用在“问题”未成年人身上。中学生小赵的母亲是七里甸司法所的矫正对象,小赵因此产生了厌学情绪,经常旷课而被爷爷锁在家里。在一次回访的过程中,蒋佃能关注到小赵因深感绝望曾有割脉自杀的想法,他及时与小赵进行沟通,得到小赵的信任后,多次对小赵进行心理疏导,小赵遇到的“问题”得到解决,如今已考入市重点高中就读。

  多年来,在七里甸司法所接受矫正的服务对象,没有一个因管理教育不到位而重新犯罪的,蒋佃能用一颗滚烫的心感化教育他们,用真情照亮了他们回家的路。他们中许多人,从自己创业成功到助人就业创业,还有许多脱离矫正人员回到司法所向新来的矫正人员现身说法,开展个案教育。

  十七年如一日,蒋佃能从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逐步转变为“婆婆嘴”的普法宣传员,“红白脸”的人民调解员和“暖人心”的心理咨询师,他把自己当成一颗螺丝钉,钉在服务特殊群体的基层一线,构筑起一道守护平安的特殊防线。

上一篇:散文|一文一诗话荔枝
下一篇:异性之间,频繁做过以下三件事,关系多半变得“暧昧”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