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刷新”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7-13
手机版

  6月27日,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对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未来走向作出新的定调和部署。

  作为时代的“宠儿”,国家级新区自带光环,是区域发展的排头兵、领头羊。19个国家级新区绝对算是“稀有物种”,吸引众多后来者争夺第20张“入场券”。

    你追我赶,竞争激烈,西海岸新区如何扮演好“山东第一区”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扛牢国之重任?

  翻开“中国国家级新区地图”,19个新区星罗棋布,蔚为壮观。它们有的“含着金汤匙出生”,有的“天赋异禀”,有的特别“能打”……

  国家级新区“新”在哪?

  新在使命。国家级新区肩负重大使命,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如,最早设立的浦东新区敢闯敢试,短短三十多年间从“一张白纸”变成“一面旗帜”,引领了发展,鼓舞了一代人。国家级新区中最年轻的雄安新区,着眼千年大计,建设未来之城。

  新在内涵。国家级新区意味着新的发展方式,就是要从粗放扩张转到集约节约,从规模速度转到质量效益,更加尊重自然绿色,大幅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集约利用率,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

  新在政策。国家赋予各新区在一定领域先行先试的权利,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比如,西海岸新区在获得设立批复时,相关文件中提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有关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机制创新、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新在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是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目前,大部分新区都将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汽车产业等确定为主导产业。如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是雄安新区着力打造的创新主链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绿色低碳新材料、氢能等新兴产业专业园区,成为西海岸新区赢得主动的主战场。

  全国19个新区整体“成绩单”显示,它们依靠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政策红利和后发优势逐步呈现,已经成为所在省、市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代表的部分国家级新区位列我国城区经济的第一梯队。

  以西海岸新区为例,获批9年来,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台阶,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4691.9亿元、对青岛经济增长贡献度为36.5%,经济总量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位居第三。

  19个新区成立时间有早有晚,禀赋各异,发展状况差别较大,有优势,有不足,面临着一些“成长的烦恼”。

  国家层面曾发文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区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不同程度地面临规划建设不够集约节约、主导产业优势不够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改革创新和全方位开放不够深化等问题”。

  一些国家级新区仍偏重土地财政和投资拉动,甚至是坐等国家的特惠政策、产业扶持和资金资助,没有主动用好用足优惠政策,没能真正探索出一条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发展道路。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家级新区就是要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

  怎么做?各地都在摸索。

  山东省委常委会日前召开的会议,旨在推动西海岸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会议要求部署概括起来就是“五要”:要主动寻标对标,要加大支持力度,要突出海洋特色,要扩大对外开放,要加强上下联动。

  做好这“五要”关键是要——

  “心定”。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激发事争一流的进取心,强化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上下齐心,一起想、一起干、一起拼。

  “眼高”。高站位谋划,多做前瞻思考、先行规划和超前布局。当年,浦东管委会机关食堂墙上贴着“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西海岸新区也要站得高,看得远,看得到未来,要“跳出新区看新区”,思考在全国的定位和角色。“北京第一区”海淀区,GDP总量突破万亿;“广东第一区”深圳南山区,以8035.9亿元的经济总量排在全国第三。作为“山东第一区”,西海岸新区要拉高标杆,对标一流,提高能级,着力增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手实”。把高质量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集聚先进制造业、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全国领先的“雁阵形”集群、领军企业。同时,抢抓制度型开放新机遇,打造我国面向日韩、辐射黄河流域的开放窗口。

  西海岸新区,任重道远,未来可期。

  来源:西海岸新区工委宣传部

  作者:和声

上一篇:杨绛先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人生,人类生活的意义?听完恍然大悟!
下一篇:2024答疑问题汇总|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702/802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